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14-07-18蓝芳芳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教学方法

【摘 要】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教学更直观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信息化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50-02

大力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对于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对此,笔者就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许多理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着重研究电工和电子技术中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强大的工程应用性。随着电气及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学好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将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因此,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越来越重要。

然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层次多,知识点连续性、系统性强,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为了保障知识的连贯性和避免出现知识盲点,往往不能够对所有知识点都进行深入讲解,无法保证所有知识点的透彻性。学生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印象也普遍为内容多、原理抽象、难理解、难记忆。再加上高职学生对于基础课程不够重视,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不仅有利于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化教学是集文字、语言、平面图像、3D图像和运动画面、视频、演示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各方面都有直观的感受,给学生以形象、新奇的感觉,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增加教学信息量,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因其专业上的知识特点,在讲授的时候需要运用到许多复杂的电路图,同时也有大量的公式及过程推导。如果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作图及板书上,这样会使原本就紧张的课时更加紧张,不能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学生也容易因教师在作图及板书的时候分散了注意力。如果运用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上课时就可以极大减少作图及板书时间,增加教学信息量,有助于解决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三)及时补充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新换代相当快。而教材从编写到出版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再新的教材也难以将最新的知识纳入,不可避免会出现知识滞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所授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非常方便、及时地将新知识新技术补充进来,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紧跟当代科技的发展,实现教育与科技的与时俱进。

(四)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一堂课上得好坏与否、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是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难点很多,许多知识点如器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如果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讲解透彻的。信息化教学可以使复杂化为简单、使困难化为容易、使抽象化为形象,更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实例

(一)基于多媒体的信息化教学

基于多媒体的信息化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运用文字、图像、色彩、声音、视频等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许多现象加以形象的描述,来达到教学目的。以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为例,该内容在讲解时无法将实物带到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很难画出或根本无法画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图形或动态过程,学生又无实际应用的感性认识,加之图形复杂,会很难理解。如果应用了多媒体课件,在讲解三相交流电发电机的结构时,可以用图片将三相交流发电机各部分的结构展示给学生看,通过图片可以非常直观、方便地看到三相交流发电机内部的样子,让学生对它的结构有很清晰的认识。而在讲解到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时,可以运用一个3D动画来模拟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动画立体生动,结合动画讲解工作原理,学生不会觉得抽象枯燥,更容易理解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视频在多媒体课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实践操作时,可以把实践操作过程拍成视频,在上课时用投影播放出来,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够清楚仔细地看到操作的每个步骤。

(二)基于仿真技术的信息化教学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是目前运用最全面、最广泛的电子设计技术及工具,它涵盖了电子设计的主要环节,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建立仿真电路模型,对电路进行仿真,同时进行仿真实验,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用EDA仿真技术,可以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1.仿真可以直观呈现理论结论

EDA仿真技术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用实物设备即能完成电路模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对于某个电路的作用及其工作过程等内容,因为课堂上没有实际的电路,学生觉得非常抽象,学习兴趣不大。如果应用EDA仿真技术来模拟电路,学生就能在软件中看到电路的作用及工作过程,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例如在讲解滤波电路的作用时,很多学生无法理解滤波电路能够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输出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这一作用。在授课时用EDA仿真软件建立一个滤波电路,对其进行仿真,学生就能从仿真结果中看到经过滤波电路作用后比较平滑的波形,从而对这一抽象的知识点有深刻的认识。

2.仿真可以方便进行实践验证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课程,为了方便消化、掌握理论知识,在课程中安排了很多实践课。但是有些实践却因受限于元器件、仪器仪表等实验设备的原因,或因实际操作过于复杂而无法进行,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可以通过EDA仿真技术非常方便快捷地解决。运用EDA仿真,可以很方便地仿真在实际中我们不能完成或者比较难完成的实践,避免了烦琐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效率,保障了学生和设备的安全。同时也能极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及创新空间,让学生在仿真中充分发挥。

(三)基于网络资源的信息化教学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完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项资源、信息、知识的获取变得简单容易。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完善,也可以学习到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直接把网络上的视频、动画、信息等加入进来。运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2.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习型论坛

强大的网络资源和功能使教学过程能够延伸到课后。为了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够及时学习、复习相关知识,在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进行适当处理后,笔者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了一个电工电子技术学习论坛。论坛主要分为“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后练习”“互学互助”等模块。在这个论坛中,学生可以获取每个项目、章节的课件及各种学习资料,也可自行下载课后练习进行自我检测,还可以在上面与同学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学习,避免了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互动

网络资源还能在师生之间驾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传统的教学互动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中,教师只能与少数学生进行互动。而各种网络资源却使教学互动在课后也能实现。通过网络这个桥梁,既可以避免学生与教师直面的某种尴尬,也可以避免学生对提问的顾虑和担心。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系统性强、内容广泛、课时相对较少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展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把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封百涛,胡承忠.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35)

[2]张淑君,徐红彩.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过程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

[3]陈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和认识[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蓝芳芳(1985- ),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汽车电子。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电工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专业基础课中的改革与实践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效率的措施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浅析《电工电子技术》教学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