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有“四味”

2014-04-14刘梅梅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活味人情味

刘梅梅

【关键词】生活味 娱乐味 人情味 人文味?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45-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在“热闹”的课堂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有蜻蜓点水、水过鸭背似的肤浅,有流于形式、忙于跟风的“作秀”,有华丽“满天飞”的课件等。怎样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归本真,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数学课要上得“有滋味”,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让数学课堂多点“生活味”

在课堂教学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犹如雾里探花、水中捞月,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姻”,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圆柱》时,让学生对圆柱的高进行相关的描述后,笔者做了以下设计:

师:同学们是否留意过,在不同的地方,人们会用不同的词来描述圆柱的高。瞧,我们教室里的日光灯管就是一个圆柱体,平时人们是怎么表述它的高的?

生1:人们常用长来表述它的高。

师:你非常用心观察生活。1角、5角、1元的硬币同样也可以看作一个圆柱,那它们的高人们又怎么说?

生2:人们常说成厚。

师:水井也可以看成一个圆柱体,人们对水井的高又是怎样表述的呢?

生3:深。

……

这看似随意、简单的三问三答,问题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用于数学课堂,二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让学生对圆柱的理解更为深刻,也为学生解决以后的相关问题做好了铺垫。

二、让数学课堂多点“娱乐味”

开发学生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是玩耍和娱乐,这一点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得到明证。课一开始,学生的精力是相当充沛的,可是课时过半,学生就有一种疲劳感,劲头没了,注意力也分散了,学习效果也会随着降低。此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小游戏、小魔术、谜语、歌曲等调节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心收回,让学生的魂拢回到课堂中。例如,教学“10的分解与组成”时,起初学生还能用心学习,可是课堂过半,学生就会走神,心思已经不在课堂上了。那怎样把学生心思收回课堂呢?笔者引导学生自编儿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十字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两五相凑刚刚够,九和一、八和二,七三、六四也好凑,两数相凑都是十,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用处大。”这样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10的组成和分解一目了然,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加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让数学课堂多点“人情味”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放下师道尊严,走下神坛,俯下身子、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这样能使师生彼此间的情感交流的隔阂自然消除,心与心的距离是“零”。教师给予学生的爱,学生会一一接受;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他们也会一一感触。学生的心情舒畅了、坦然了,学习的兴趣自然水涨船高。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数学课堂多点“人情味”,多关爱学生,以生为本,努力实现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做到“爱心教育”温暖人,“创新教育”培养人,“挫折教育”锻炼人,“赏识教育”激励人。只有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让数学课堂多点“人文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力求充分地体现出来。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后,笔者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将题目的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

361÷19=?摇 176×11=?摇?摇 260÷52=

33×57=?摇 2420÷44=?摇 2×951=

鲁迅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年出生于破落的封建家庭,并于( )年前往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 )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年10月病逝于上海,终年( )岁。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练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同时也让学生复习了刚学过的三位数乘法,这六道算式的答案(19、1936、5、1881、55、1902)巧妙地和介绍鲁迅先生生平的文字结合起来,既用到了年、月、日的知识,又需要结合历史进行一些简单推理;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理念、新的课堂,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思维的空间需要我们继续拓宽,学生沉睡的潜能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唤醒,学生封存的记忆需要我们猛烈激活,学生幽闭的心智需要我们勇于开启。

猜你喜欢

生活味人情味
充满人情味的雅量
人情味
创设富有“生活味”的初中英语课堂
用生活事例解释高中概率统计中的某些原理
华住酒店集团:有“人情味”的IT微创新
让作文具有“生活味”
浓浓的人情味——记中华情老年公寓护理员郝在有
把生活融入物理课堂,让物理走进生活
人情味与人情风
万花筒 人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