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如何实现生命化教学

2014-04-14胡滨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胡滨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生命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28-01

在我国,首先提出“生命化”概念的是哲学家黄克剑教授。“生命化教学”是立足于生命视野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以生命为基点,遵循生命的特性,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使生命得以完善、生命的价值得以提升。“生命化教学”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关怀,富有无限活力的教学境界,它是对儿童的关爱、理解、成全与信任,是实现师生生命涌动的成长历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生命化境界呢?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三个“对话”。

一、文本对话,鼓励多元解读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文本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敢放手,课堂中往往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听得心不在焉,学生没有自己的读书时间,没有感悟过程,更没有发表观点的机会,学生不能快活地与文本对话。语文课堂首先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文本中的生命存在。西方谚语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本对话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比如在苏教版语文第八册课文《三顾茅庐》中有一段景色描写,有同学提问:写三人去拜访诸葛亮时为什么要添加这段景色描写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他们通过阅读课文得出结论,有的说这段景色描写与诸葛亮隐居山林是相对应的;有的说美景配人才,这是艺术上的加工;有的说句中描写这如巨龙的山岗暗示着诸葛亮如同巨龙待时腾飞……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走进文本读出了自己的感悟,文本因学生的充分挖掘而鲜活。

二、心灵对话,搭建情感之桥

“对话”不仅是言说者之间的言语交际,更重要的还有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生命化的历程,必须要让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让心灵听见文本的声音。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九册《在大海中永生》这一课时,我们不仅要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不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透过文本语言,感悟邓小平的崇高与伟大,使学生的情感与文章意境水乳交融,从而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通过几个问题去引导学生的心灵对话:1.用心去读读课文,你读出了什么?2.文中提到不舍了吗?3.你从哪里读出了“不舍”与“怀念”?这几个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与文本架起“情感之桥”,产生心灵上的震撼。虽然邓小平离孩子们很遥远,但学生被文本的字里行间感动着,特别是针对“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这句话,有学生补充道:“海鸥低飞,它贴近海面悲鸣,似乎在一声声呼唤着伟人的名字。”在课堂的最后,笔者播放了音乐《春天的故事》,让学生闭着眼睛静静地沉浸在故事之中,缅怀伟人,感悟伟人的风采。

三、文外对话,拓展想象时空

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本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走出去”,走出文本,学生才能逐渐形成新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走进文本,还要鼓励学生走出文本,把文本读丰满,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天鹅的故事》中,要让学生感受老天鹅的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仅靠文本中的“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等词句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抓住对这些重点词语感悟的基础上,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老天鹅破冰的模拟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受到冲击,从听觉上引发震撼。随着老天鹅一次次重重落下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声响,学生被老天鹅的英勇所震撼,笔者接着引导学生拓展说话练习:“老天鹅和鹅群破冰后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潘杰斯老人跟后人说起目睹老天鹅破冰的景象是怎样的心情?作者通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通过说话练习,老天鹅破冰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学生心目中的老天鹅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可见,走出文本是对文本的一种超越、升华。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长此以往,学生才能超越文本,走向新的认识高度和情感体验。

无论教学如何定性,它一定得做到追求精神的解放;无论课堂如何变化,它必须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实现生命化的教学境界,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对生命智慧的开启,对灵魂的滋育。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