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方法

2014-04-14秦邕云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变式教学

秦邕云

【关键词】变式教学 以练代讲?摇逆推导学?摇竞赛激学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23-02

教学活动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线原则。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并未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当多的学生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学习的效率不高。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是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的首要条件。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他们有丰富的思想和求知的欲望,还有不可估量的创造力,如果我们教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语文课教学一贯按照“一、学习字词,初知内容;二、理清层次,划分段落;三、讲读课文,归纳中心;四、熟读课文,巩固练习”四步走的模式进行,这是切实可行的。可是,如果教师不加选择,千篇一律地使用,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笔者尝试打破常规,采用“以练代讲”“逆推导学”“竞赛激学”等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具体谈谈这三种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以练代讲”式

“以练代讲”的教学方法旨在克服讲风太盛的弊端,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线原则基础上,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内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提高其朗读和写作的能力,使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经过多次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以练代讲”的一般教学模式为:以练代讲 感知全文→以练代讲 突破重点→以练代讲 突破难点→以练代讲?摇总结全文 。笔者现以人教版语文第八册讲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为例,谈谈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以练代讲,感知全文

教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玉泉、举止特别、专心致志、活灵活现、仿佛游到了纸上”这组词句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步骤由浅入深:1.按词序说;2.加上“我”之后说;3.打乱词序说。

(二)以练代讲,突破重点

文中句子“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体现了聋哑青年做事专心致志的精神,让学生理解好这个句子,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体现青年专心致志的词语,然后按照“想→试→范→仿→比”的步骤,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先让学生想一想怎么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接着在老师的示范下仿读,最后比一比谁读得好。学生理解了“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这些词句的意思之后,通过朗读理解句子的含义并快速背诵。

在教学“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这个句子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

1.把四组题目分别交给每个小组,由组内同学共同讨论,并派一位代表汇报结果。

第一组题:“一丝不苟”在这里的意思是: ,这句话把“ ”比作“ ?摇”。

第二组题:这句话的意思是( ?摇):①青年刚开始学画金鱼,画得很慢;②青年画金鱼时非常勤奋、专注,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的马虎。

第三组题:“他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中的“挥笔”“很快”是写青年画画动作 ;“金鱼在纸上游动”说明青年画得 。

第四组题:后半句的意思是(?摇 ):①青年画金鱼的动作很熟练;②青年画的金鱼像极了,就像活的金鱼游到了他的画纸上一样。

2.填空练习。

①做早操的时候,同学们有时 ?摇,好像 ?摇;有时 ,仿佛 。

②小江的情绪很不稳定,有时 ?摇,好像 ;有时 ,仿佛 。

3.说话、写话练习:仿照以上的句子练习说话、写话。

(三)以练代讲,突破难点

《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我的心里”这一句的含义。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贴卡纸的趣味游戏:让学生手持一张“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卡纸,到黑板找到相应的位置粘贴,贴之前教师向学生发问:“贴在黑板的什么位置最合适?”当学生把卡纸贴在课题“鱼游到了纸上”的下方时,笔者又问:“为什么要贴在这里?”学生通过贴卡纸游戏,弄清了鱼“游”到“我”心里,再“游”到纸上的含义。笔者接着让学生用“先……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关联词结合贴卡纸游戏练习说话,既加深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又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还巩固了关联词的用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以练代讲,总结全文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教学结束时,笔者设计练说句式如下。

1.聋哑青年 ,因为 。

2.因为 ,我喜欢这位聋哑青年。

学生通过以上练习,获得了思想品德教育,陶冶了情操,从而完成了课堂教学。

二、“逆推导学”式

1998年10月,笔者在红星小学听了一个教材分析的讲座,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此后,笔者尝试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授课,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对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为“逆推导学”式,顾名思义,“逆”就是方向相反,“推”就是推导、推理,“逆推导学”就是打破教学常规,按照“四步走”的教学模式反向运行。笔者归纳“逆推导学”的教学模式为:从课题入手 直奔中心→从中心入手

抓住要点→围绕要点 学习内容

整理内容 熟读课文?摇。下面,笔者谈谈利用“逆推导学”式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步骤。

(一)从课题入手,直奔中心

1.让学生熟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地球”为题好吗?为什么?2.比较“地球”和“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并思考:课文为什么要用“只有一个地球”作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3.让学生默读课文,归纳出中心思想: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二)从中心入手,抓住要点

围绕“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这个中心,笔者先让学生讨论:作者选取了哪些内容来写,并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后,请一位代表归纳出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板书:

一、地球是可爱的、渺小的;

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

三、破坏了地球人类就别无去处。

(三)围绕要点,学习课文

学习“地球是可爱的、渺小的”这部分课文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地球是可爱的、渺小的?阅读后请学生上黑板写(每人写一点)。

2.逐句分析学生写在黑板上的句子,如指出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请学生用英文字母给句子排序,并说出理由,从而讲清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以及构段的方法。

4.把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并练习朗读。

(四)整理内容,熟读课文

学习了第一部分内容后,教师小结学法,后面的几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在独立学习完课文的各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作者,你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从而把几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对全文进行总的认识,最后让学生熟读课文。

三、“竞赛激学”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有兴趣,就有学习的潜力。那么,什么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喜欢竞技类的活动,如:成语接龙游戏、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等。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设计竞赛激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例谈谈做法。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阅读课文,课文所介绍的关于地球的知识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在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分成两个阵容——甲方、乙方开展竞赛活动,活动的规则是:双方队员设计问题并向对方队员提问,“会提问题的”和“能解答问题”的都可以加分,最后累计双方的积分,评出获胜的一方。在活动中,教师充当评判员的角色,对学生的问答给予公平、准确的评判,并针对相关知识及时点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为了击败对手,认真地去阅读课文,绞尽脑汁地设计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如“宇航员为什么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可以到另一个星球去居住吗?为什么?请列举文中使用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的句子”。学生淋漓尽致地施展了才能,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竞赛激学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设多方位、多渠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乐学不倦,充分发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所长,各增其能。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
注重初中数学试题的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促进生本发展性课堂评价的分析
变式教学,不可忽视的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课堂中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途径
解读数学文本提高课堂参与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