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气钡小肠造影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2014-03-20徐远友刘伟吴宗山胡大成

安徽医专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肠粘连克罗恩肠管

徐远友刘 伟吴宗山胡大成

双向气钡小肠造影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徐远友1刘 伟2吴宗山1胡大成1

目的:探讨气钡双向小肠造影检查技术对诊断小肠疾病的价值。方法:对68例患者先进行常规口服小肠造影检查,再逆行注气检查。结果:通过双对比造影检查,病变检出率增加16%。结论:气钡双向造影对诊断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双向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 小肠疾病影像诊断

随着数字化胃肠机的普及,目前小肠疾病的检查仍首选X线造影检查,尤其是小肠气钡双向双对比造影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图像质量,也提高了小肠病变的检出率[1]。我们回顾性分析以往小肠造影资料,提示气钡双向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科接受气钡双向小肠造影检查的68例患者,男36例,女32例;年龄14~60岁,中位年龄31岁。临床表现: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4例,有消化道不全性肠梗阻10例,不明原因腹痛20例,其他24例。

1.2 肠道准备 ①检查前2天进少渣、低脂、易消化食物。②检查前1天20:00点口服肠道清洁剂。③检查前禁食、禁水。

1.3 仪器和方法

1.3.1 数字化胃肠机 采用东芝数字化胃肠机,技术条件:管电压:80KV,管电流:400MA;采用上消化道造影GI模式。

1.3.2 造影方法 常规做胃肠钡餐造影准备,即口服产气粉,然后让患者饮入硫酸钡混悬剂150ml,透视下观察食管及胃的大体轮廓及形态表现,为了提高胃肠排空能力,可以肌注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20mg/2ml,钡剂在气体及高张药物作用下,快速经十二指肠进入空肠,病人可取仰卧位及右侧抬高,使胃内气体进入空肠,间断性口服硫酸钡混悬剂,逐步观察,当确诊钡剂通过回盲瓣后,经肛门插管,注入空气,可用打气球逐渐打气,直至显示满意的小肠双对比像,尤其是下部回肠段,为了延缓排空速度及减轻患者由于注气引起的腹痛、腹胀,可肌注低张药物654-2 20mg。

2 结果

行双向小肠双对比造影,对于小肠粘连(图7-1、2)、慢性阑尾炎(图2)淋巴滤泡增生(图3)、克罗恩氏病(图4)、Meckel's憩室(图5)及小肠多发息肉能较好显示,对于肿瘤病(图1、6)变更能清楚显示病变部位、肠腔狭窄程度及病变长度。通过双对比造影检查,病变检出率增加16%。具体常规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常规检查情况 (例)

注:图1小肠腺癌;图2阑尾冗长,慢性阑尾炎;图3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症;图4回肠crohn's病;图5回肠Meckel's憩室;图6空肠间质瘤;图7小肠粘连(1注气前,2注气后)。

3 讨 论

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小肠病变的诊断是很有效的方法,由于肠管扩张良好,避免了常规口服小肠造影造成肠管堆积重叠,无法显示小肠疾病的影像表现的缺点。能够直观观察肠管功能状态及小肠有无位置异常[2]。对小肠肿瘤、不完全性梗阻、肠粘连、克罗恩氏病等能发挥最大的诊断作用。

小肠肿瘤可发生在小肠任何肠段,可分良性及恶性,可见充盈缺损、肠腔狭窄、黏膜不规则、破坏,引起完全性或部分性梗阻,小肠克罗恩氏病好发部位为末端回肠和回盲部,受累肠段狭窄,蠕动消失,肠壁增厚,肠间距增宽,其近侧肠管常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蠕动增强。病段肠管因溃疡龛影,轮廓呈锯齿状或尖刺状突起,因有肉芽组织增生,出现小息肉状或卵石样充盈缺损,如果病变附近肠管粘连,在检查时推压肠曲不能使其彼此分开。常发生脓肿、瘘管及肠梗阻等并发症。不同患者在影像表现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与可变性。小肠Meckel's憩室实际上在儿时就已存在,到了成人时发生的并发症往往是以消化道不明原因、无痛性、间断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3],Meckel's憩室是卵黄管在肠管侧退化不全而遗留的先天性畸形,是有全层小肠壁组织结构的一段重复的小肠结构,生长在肠系膜对侧肠壁上的袋状或指状突物,部分带有系膜结构。憩室一般位于距回盲瓣20~100cm的末段回肠,个别距回盲瓣远达150cm以上,长2~5cm。具有完全诊断价值的Meckel's憩室影像为:回肠中段、系膜对侧缘突出肠腔外囊袋、盲端状结构,憩室口部黏膜呈“三叉路口”或“T”字型。

逆行注气由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充气,将位于盆腔内的小肠上推,利于重叠回肠的展开和显示,也容易显示Meckel's憩室影像。低张药物的使用一是可以使回盲瓣、憩室口的开发,使气体、钡剂进入,显示憩室的形态、憩室底部以及内部细微结构;二是减轻结肠和回肠的张力,降低肠道因注气膨胀的不适感。

逆行气钡小肠双对比造影方法简便易行,检查前一定要做好肠道准备工作,虽检查花费时间较长,但对某些小肠疾病影像诊断仍受到一定限制,尤其在对小肠血管畸形、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方面的诊断较为困难,对小肠病变已发生小肠肠管形态学上的改变,定位较为准确,如对小肠多发性憩室、克罗恩氏病,小肠粘连定性诊断较为准确,而对小肠淋巴瘤、小肠间质瘤及小肠癌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不高,基层医院有胃肠机设备的均可采用此方法检查。该方法安全、易操作,对小肠疾病的X线检查有一定的意义。

1 纪年尚,安丰新.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影像学评价[J].山东医药,2009,49(33):114~115.

2 陈玉明.小肠改良双重造影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1):97.

3 Elsayes KM,Menias CO,Harvin HJ,et al.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Meckel’s Diverticulum.AJR Am J Roentgenol,2007 Jul;189(1):81~88.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Bidirectional double contrast barium examination in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s

1.Lu'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Lu'an 237005,Anhui
2.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01,Anhui
XU Yuan-you1,LIU Wei2,WU Zong-shan1,et al

Objective: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Bidirectional double contrast barium examination in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s.Methods:68 patients take routine double contrast barium first,then inject gas from anus of these patients.Results:By using bidirectional double contrast barium examinat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lesions increase by 16%.Conclusions:Bidirectional double contrast barium examination shows better clinical value in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s.

Bidirectional double contrast barium examination;Imaging diagnosis of small intestinal diseases

R574.5

A

1671-8054(2014)01-0044-02

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医学影像科 六安 237005 2.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影像科 合肥 230001

2013-11-05收稿,2013-12-20修回

(编审:吕维富)

猜你喜欢

肠粘连克罗恩肠管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粘连53例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