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都叫我“芸姐”

2014-03-13吕芸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亲和力课外师生关系

吕芸

笔者从教多年,送走了一批批高中毕业生,也经常有些上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给我写信。在信中,他们不约而同地称我为“芸姐”,说我很有亲和力。而我在从教的过程中,自己也感觉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的教学事半功倍。如何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呢?我认为教师扮演好两种角色是关键。

一、扮演好课内角色

学生和教师接触最多的时间是在课内,一个教师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课堂角色直接决定着他的亲和力。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教师如果不能上好本学科课程,直接损害学生的切身利益,即使他再有高超的人际交往技巧,也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更无法产生亲和力。当然,扎实的基本功还包括教师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这些都会给学生认同感,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因敬佩而喜爱老师,愿意走近老师。

其次,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上投入情感。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热爱学生,才能真正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可尝试从以下几点来投入情感。

1.提前几分钟走进教室

不要忽视这一小小的细节,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可以和学生随意交谈,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对他们的关心。

2.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幽默

教育是充满艺术性的工作,微笑和幽默是提升教师亲和力的“秘密武器”。在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会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和煦的春风、浓浓的爱意,从而不断汲取知识营养。教师的幽默不仅会让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会化干戈为玉帛,即使严厉的批评,加上幽默元素也会让学生易于接受。

3.善于抓住学生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创设平等宽松的环境,对学生的个性巧妙地加以引导,会拉近师生距离。对直爽开朗、不拘小节、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的学生,我们要积极表扬,也要点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对倔强刚毅、勇于吃苦的同学,尤其要多加鼓励,从而树立良好的学风;对脸皮薄、沉默寡言、自信不足的学生,一定要点拨精当,不能因为答错题而对他们横加指责,要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确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4.教师在课堂上要彰显才华,巧妙展示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

有人说,爱与崇拜有关。在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往往会成为爱戴教师的基石。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的才华、风度,会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比如,有的教师有音乐细胞,不妨在下午上课之前高歌一曲;有的教师善于表达,授课时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些才华的展现,既为课堂增色,又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热爱之情。

二、扮演好课外角色

教师想提升亲和力,仅仅靠课堂的“一亩三分地”是不行的,还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课外角色。课外角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扮演好课外角色,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1.有爱有恨,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就是教师应多一些童心、爱心、纯真之心。教师在课下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童心未泯、有血有肉的凡人。要为人真诚,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既看透人情世故,又不失赤子之心。这样才能走到学生中间,赢得学生的认同。笔者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谈天说地,说到尽兴处,开怀畅笑,针对社会不良现象,也不妨淋漓尽致地抨击一番。不隐藏,不做作,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善于谈心,沟通心灵

谈心是教师做思想工作的手段之一,更是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的重要手段。在谈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爱憎、苦乐做出反应,奠定彼此理解的基础。唯有如此,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并对学生施加正向的影响。当然,谈心时一定要注意创设相互信任的氛围,把握好时机,选择好环境及方式。

3.戏而不谑,德高为范

很多年轻教师为了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和学生称兄道弟,甚至不惜暴露个人隐私,实际上,这种行为不仅不会提升亲和力,反而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成熟,削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进而降低亲和力。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朋友,也是学生的管理者、示范者。教师沉稳的人格特征、阳光的性格气质,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教师的言行过于随便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亲和力与他的“亲和动机”密切相关,亲和动机越强,其亲和力就越高。所以,一个教师若想提升个人的亲和力,就必须从心底里提升亲和动机。我愿意学生叫我“芸姐”,我更愿意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研究和学习,努力提升亲和力,提升教育水平。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亲和力课外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如何关爱学生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