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根本 探索新路

2014-03-13赵占起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习惯

赵占起

不久前,我在我们学校一位老教师的教育随笔中看到:“好多年没有急于上课的冲动了,现在老盼着去上课。我发现,一旦把课堂真的还给学生,学生提问很大胆,提出问题的水平很高。” “当真正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时,我不仅收获了学生成绩的进步,还有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话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实施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抓教育内涵发展,的确抓住了根本,内涵发展成了推动我们的教育发展理念、发展途径、育人方式转型升级的有力杠杆。一年来,我们重课改、强管理、提素质、优结构,摸索出了一条内涵发展新路子。

一、探索教学模式,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为此,我们按照县教育局“课改整体推进年”的工作部署,以人为本,努力打造幸福高效课堂,提升教育内涵与品质。一是确立了“421”教学模式。我们组织中心校教师分6批,每批10人,赴杜郎口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跟班观摩学习,累计长达42天。培训结束后,我们就组织动员部分骨干教师先行在课堂上积极模仿尝试,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在反思中改进,积累课改经验。我们由模仿到深入,由盲目到理智,由模糊到清晰,由现象到本质,在实验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421”教学模式雏形,即“四个环节、两次调查、一个总结”。四个环节是课堂学生活动的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展示提升、测评反馈四个环节;两次调查是自主学习时学情调查、测评反馈时达标调查;一个总结是教师归纳与总结。同时,我们又成立了“421”教学模式工作室,扎实做好模式的推广运用和完善提炼工作。“421”教学模式的实施,打破了过去沉闷的课堂局面,学生变得阳光、自信、快乐。二是创新课堂教学管理。我镇中学实行“两转一听”课堂管理法,“两转”即“转两节课”,全校教师分成五个“转课小组”,每组由一名校长或值班主任带领十名教师,随机选取两节进入各班,查看新模式的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一听”即“听一节课”。由转课小组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对模式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提交给工作室,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两转一听”课堂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教师应用模式教学、参与模式研究的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三是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我们围绕教学模式,以教研组为依托广泛开展同课异构、评课议课、磨课赛课、问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教研交流活动,深入开展以“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小文章”为主要内容的“四小”研究,不断为模式注入新理念、新方法、新内涵。

二、创新自主管理,提升学校内涵品位

我们在学习名校自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索出了韩张镇中心校自主管理新模式,并编撰了《翱翔在蓝天下》一书。在教职工的自主管理方面,我们在广泛调研、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出台了《韩张镇中心校教职工自主管理方案》,明确各岗位职责,通过岗位工作承诺推进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试行一年多来,全镇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高涨,创先争优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在学生的自主管理方面,中学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下,通过制定班级规则,营造独具匠心的班级文化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自主安排和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有效增强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小学则以开展“好习惯伴我行”德育教育活动为主线,每周选定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等60个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逐渐形成学生自觉遵循的习惯。

三、实施梯级成长工程,奠定内涵发展基础

“名校之名,名在名师。”我们始终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发展质量。一是施行“梯级教师成长工程”。目前,我镇已有省、市级骨干教师14人,县教学名师1人。二是扎实开展“走出去、找差距、促赶超”活动,分批次组织优秀教师到名校学习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重视对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以不同类型的教研观摩活动为平台,以开展各种课堂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为年轻教师搭台子、铺路子,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铸就内涵发展之魂

我们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花草树木营造环境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创建和提升工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按照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设计,投资4000万元建设的韩张镇中学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新校区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汴张路小学立足自身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确立了“发展个性、培养习惯、采撷智慧、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镇第二实验小学在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的养成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乐学、静思、自主、合作”的学风。

今后,我们将秉承“德育为首,素质为重,文化为源”的建设理念,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作者系濮阳市南乐县韩张镇中心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内涵习惯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习惯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上课好习惯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好习惯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