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2014-01-13张洪珍刘向力

地理教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异规律翻转课堂

张洪珍 刘向力

(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6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张洪珍 刘向力

(青岛第二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61)

“翻转课堂”是美国的学校从2011年起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也称“颠倒课堂”。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学生运用网络、教师制作的微视频以及其它的学习资源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以学定教,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湘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作为一节重要的学习内容,笔者利用“翻转课堂”来进行教学,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成两大部分:创建课前学习材料和组织课堂活动。

一、创建课前学习材料

首先,明确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①通过课前学习,理解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②通过“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学会学习的自我管理。③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具体应用三大地域分异规律。

第二,创建课前学习文本材料。课前学习文本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课前对课本内容进行自学。笔者创建课前学习文本材料时,对本节的教材(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内容进行了整合和补充,由教材的四块内容(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主要的陆地自然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整合为两块,即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在“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部分,笔者还补充了“理想大陆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为加强学生课前学习的有效性,针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还设计有相应的问题。在“垂直分异规律”部分,笔者设计如下:

喜马拉雅的垂直地域分异

1.山麓: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珠峰南坡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而北坡山麓是高山草甸原带,为什么?

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山地雪线的海拔高度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想想珠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选学)

第三,确定视频要表达的内容,即三大地域分异规律,并录制视频。笔者运用录屏软件录制了四个微视频,分别是自然带的形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垂直分异规律。

笔者在上课前两天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文本的“课前学习材料”和微视频发给学生,供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完成课前学习后,对于同学们在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纸质“课前学习疑难问题统计”的形式进行统计,适时反馈。

二、组织课堂学习活动

环节一,疑难解答。本环节目的是对学生课前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用时约7分钟。

对“课前学习疑难问题统计”的结果,根据问题之间的知识逻辑关系,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汇总,最终形成三个问题:问题1,水热组合,各种地域分异规律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影响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问题2,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的分布;问题3,雪线。

先组织学生分组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来分析解答,最后只有各种地域分异规律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影响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雪线等内容由老师来讲解。

环节二,小试牛刀。本环节的目的是检验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对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用时约7分钟。

笔者精选了两道考查主干知识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1题,考查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判断;第2题,考查垂直分异规律。

环节三,旅游线路推介。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各自然带的了解,巩固和应用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和三大地域分异规律。本环节用时约15分钟,具体设计如下:

活动名称:旅游线路推介

目的: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让游客在你推介的旅游线路中充分感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之美。

要求:①前后桌4人一小组,共同设计旅游线路,沿线至少有3种自然带,并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中用红笔画出线路;②每组选一名同学到屏幕前指图推介旅游线路,要说出该线路的自然带差异体现了哪些分异规律;③共同讨论设计时间为5分钟,每组发言时间不超过1.5分钟;④小组间的旅游线路不要重复。

各小组经过充分的讨论和酝酿后,最终有至少6组同学能推介自己设计的旅游线路。学生设计的线路有国内线路和国际线路,南北向线路有亚洲东部、欧洲西部、非洲中部、南美洲中部,东西向线路有亚洲东部,还有从东北向西南横穿澳大利亚大陆的,有爬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学生设计的线路丰富多样,而且都体现了三大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

环节四,问题研究。即“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本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要因地制宜。本环节用时约10分钟。

表2 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云贵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措施比较

猜你喜欢

分异规律翻转课堂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重庆市臭氧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巧解规律
平泉县下营坊杂岩体分异演化及其成岩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