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高校)医院140例急诊出诊情况分析

2013-10-15

淮海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转院年龄组居民

李 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希望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延伸到自己身边,及时解除自己的病痛和挽救生命。近年来,对校医院要求出诊次数逐年增加。为分析高校人群对急诊出诊的需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医院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本文对2010年-2012年我校140例急诊出诊病例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本院校内急诊出诊的病例,共140例。其中男48例,女92例;年龄4~96岁。

1.2 方法 将急诊患者的一般情况、急诊处理结果、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数据处理使用SAS软件。

2 结果

2.1 急诊出诊的一般情况 2010~2012年急诊出诊140例次,2010年35例,2011年48例,2011年57例。校内共有普通居民3 253人,中国学生5 789人,外国留学生3 000人。由于条件有限,急诊出诊仅限校内,接电话后一般5~10 min可以赶到现场。急诊出诊配备急救箱、氧气、心电图机。

2.2 患者的一般情况 病情:140例急诊出诊患者中,一般急症或原发病加重,不伴明显生命体征改变的共114例,占81.4%,转院28例;危重患者生体征不平稳的,有22例,占15.7%,全部转上级医院;当场死亡患者4例,转院后死亡6例,共占7.1%。内科病123例,外科疾患7例,妇科9例,耳鼻喉科1例。年龄与性别:140例急诊出诊患者中,女91例,男49例。普通居民96例,急诊出诊率2.95%;中国学生24例,出诊率0.41%,留学生20例,出诊率0.67%。患者年龄从4岁到96岁。20~29岁年龄组出诊次数最多共42例,且以女性为主(79%);其次是70~79岁年龄组;60~69岁年龄组列第三。60岁以上患者55例,占出诊总数的39.3%。年龄及性别构成见表1。

表1 急诊出诊病例年龄及性别构成(例数)

2.3 急诊出诊的时间分布 从1月到12月,急诊出诊例数依次是19次,9次,10次,11次,10次,7次,9次,13次,18次,11次,8次,15次。其中1月、9月、12月出诊最多。

2.4 疾病分析及处理结果

2.4.1 症状分析 根据患者主诉、体征和诊断结果,呼叫急诊出诊最多的是胸痛、胸闷25例(占17.9%),年龄主要在70~79岁;其次是一过性晕厥23(占16.4%),主要在20~29岁组,有12例;第三是腹痛20例(占14.3%),主要在20~29岁组,共11例。见表2。

2.4.2 疾病分析 急诊出诊的疾病排序,排前3位的是:心血管疾病44例(占31.4),转院19例,其中2例转院后死亡;神经系统疾病30例(占21.4),转院15例,转院后死亡1例;呼吸系统22例,转院3例。见表3。

表2 呼叫急诊出诊的主要症状排序

表3 出诊的疾病谱及处理结果

2.4.3 出诊结果分析 140例急诊出诊患者经医生现场救治后,有86例(占61.4%)病情缓解,并居家观察;其他50例,经现场诊治后,认为病情危重校医院无法进一步处理的,或外科急症需手术,还有4例已经死亡患者均有120或999急救车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处理。

3 讨论

高校医院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卫生资源,在地域和规模上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社区,现阶段我院是向社区医院过渡时期。门诊已涵盖周边社区居民,年门诊、急诊量103 060人次。因医务人员有限,急诊出诊仅限校内。从140例急诊出诊病例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出诊次数逐年增加,急诊出诊时间每年以12月、1月、9月为主,说明冬季易诱发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9月是新生入学时间,在适应新环境期间学生容易生病。急诊出诊病例普通居民96例,急诊出诊率2.95%;中国学生24例,出诊率0.41%,留学生20例,出诊率0.67%,平均0.5%,普通居民出诊率远高于学生的出诊率。患者的年龄以20岁组、70岁组、60岁组为主。20岁组急诊出诊多与校内居住人群特点有关,校内共有居民3 253人,学生8 789人,男女学生比例1︰4,所以本年龄组呼叫出诊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60岁以上患者55例,占出诊总数的39.3%,老年人各脏器功能下降,各种老年疾病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加上多有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等因素,所以70岁组、60岁组急诊出诊较多。从症状上分析,高发症状除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胸痛、头晕、呼吸困难外,晕厥是呼叫急诊出诊的常见症状,多发于20岁年龄组的女性,经检查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无器质性病变,询问病史多有生活不规律、正在减肥阶段、未吃早饭、精神紧张、缺乏体育锻炼,平时血压偏低等情况[1]。20例因腹痛出诊的患者,其中9例为痛经,与本社区居民特点有关,年轻女性较多。从疾病谱分析,请求急诊出诊的病例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共96例,占总出诊数的68.6%;转院患者54例,占总出诊人数的38.6%,其中63%的病例是心脑血管疾病。这与我国疾病谱变化一致,即从过去的传染病为主要死因转变为现在的慢性非传染病为主要死因,心脑血管疾病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

社区医院急诊出诊服务是城市院前急救体系的有力补充[3]。在目前交通拥堵,急救车辆不足的情况下,社区医生能最快到达现场,并给与诊断和初步处理,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更多的时间。

社区医院急诊出诊服务缓解了二级以上医院的急诊和住院压力[4]。140例急诊出诊中不伴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的114例,占81.4%,经初步诊治后,仅转院28例,说明要求出诊的患者并非都是真正危重患者,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病情减轻,可以居家观察,或者在社区医院即可解决问题,免去了去大医院的不方便和等待时间,减轻了家属负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一些大城市社区内,老龄人口超过20%[5],且大部分老年人身边无子女同住,老年人对社区急诊出诊这一方便形式表现了极大的需求,家庭医疗将成为社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和综合性大医院要负责培养和培训更多优秀的全科医生,提高医护人员急诊出诊救治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医院的建设,是缓解“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总之,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居民提供及时、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是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6]。高校医院要明确服务定位与服务内容,加快向社区医院的转变,满足以学校为主这一特殊社区人群的基本卫生服务要求,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方 颖.中国晕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

[2]邵瑞太.中国疾病模式转变及对策[J].中华医学信息报,2001,16(15):4-6.

[3]刘奕然.天津市某地区496例次社区急诊出诊患者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825-827.

[4]刘 全,杨 勇,汤 彦.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995.

[5]王茂斌.老年脑卒中的康复[J].实用老年医学,2001,15(2):71-73.

[6]吴庆波.高校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2009,8(10):732-733.

猜你喜欢

转院年龄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基层医院肿瘤患者“转治不转院”模式及应用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危重患儿转院应用效果的研究
上海市某社区住院脑卒中患者转院相关因素研究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建议转院
高台居民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