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选择及影响因素观察

2013-10-15王程芳

淮海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节育避孕措施活产

王程芳

目前世界上所提供的避孕节育方式种类多种多样,因受供对象的各自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不同,其需求也相对多样化。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改变,我国计划生育服务体系面临着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在知情的基础上不同特点的需求[1]。为深入了解人群避孕生殖健康信息的掌握与使用,笔者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妇女避孕方式的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提供更好的技术性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农村已婚育龄妇女2 00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7±3.7)岁。所有调查对象均自愿知情加入调查研究。

1.2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经预调查后反复给予修订。由经培训的计划生育业务骨干进行调查指导,选择具有中等文化程度、有相关调查经验并有较强责任心的基层工作人员为现场调查员,以面对面的直接调查方式进行。每日调查结束,对所调查内容进行人工审核并及时回访更正。具体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妇女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活产次数、人工流产史、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并统计相应宫内节育器(IUD)、绝育术、避孕套、避孕药及其他避孕措施的选择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以P<0.05为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 000例调查对象中,1 754例采取了避孕措施,避孕率为 87.7%。总体来看,以使用 IUD(70.3%)、绝育术(19.3%)及避孕套(8.6%)等避孕方式为主。经调查分析,影响避孕率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活产次数、是否有人流史及家庭经济状况等。而这些因素在育龄妇女避孕措施的选择中均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见表1。

3 讨论

目前全球范围内总共有3.5亿夫妇尚未获计划生育信息及现代避孕措施。在发展中国家,约有25%的育龄妇女希望对生育次数及生育间隔进行人为控制,但仍处在无任何避孕措施的状态[2]。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生殖健康的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从此,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展开。我国于1996年确定了避孕节育服务、生殖道感染干预及出生缺陷干预三项提高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的工程[3]。近年来,随着避孕药具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多种避孕节育方法和器具可供选择。因育龄妇女各自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对于避孕节育措施的要求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4]。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计划生育服务措施已明显难以满足不同特点人群的要求。因此,及时了解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现状及其对避孕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于提供更加优质的计生服务、针对性建议的提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5]。

表1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式选择情况调查结果

笔者对2 000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其中1 754例采取了避孕措施,避孕率为87.7%。总体来看,以使用IUD(70.3%)、绝育术(19.3%)及避孕套(8.6%)等避孕方式为主。经调查分析,年龄、文化程度、活产次数、是否有人流史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情况具有较大影响(P<0.05或P<0.01);而在避孕措施的选择中,年龄≤40岁、文化程度≥高中、非农业职业、活产次数≥2、有人流史、经济状况较好人群中选用IUD较多(P<0.05);绝育手术在所调查人群中采用率低于IUD,在年龄>40岁、文化程度<高中、农业人口、活产次数≥2、无人流史、经济状况较差人群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P<0.05);避孕套则在相对较为年轻、文化程度较高、非农业职业、活产次数较少、有人流史、经济条件较差人群中选用较多(P<0.05),避孕药及其他方式很少被选用。与蔡建华等[6]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

目前,我国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避孕措施的选择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相关信息知识的咨询服务等计划生育工作仍需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者应在充分了解妇女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人工流产史、孕产史等信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避孕措施的副作用及配偶参与等问题,推荐合适的避孕措施。

[1]蔡福满,彭李菜,王一婷,等.温州农村地区不同人群计划生育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1):3003-3006.

[2]苏 萍,任 宁,陈 莉,等.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701-3704.

[3]童 琦,刘 俊,何 杨,等.基于重庆市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适宜技术优选策略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9):525-527.

[4]周英凤,韩庭雯,黄 丽,等.育龄妇女避孕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8):756.

[5]崔 念,刘小章,潘晓放,等.已婚育龄人群的避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09,1(3):19-22.

[6]蔡建华,张 妍,俞 华,等.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9):522-526.

猜你喜欢

节育避孕措施活产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IVF/ICSI-ET取卵周期因素与不同移植次数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医院门诊581名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现状及影响因素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中国妇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计活产率分析
人口主要指标
探讨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及效果的影响因素
民国时期关于“生育节制”的四大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