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3-07-22孙娟

关键词:阅读质量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孙娟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情感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阅读质量

卢梭曾经说过,教育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而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教育的主要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呢?

一 教师范读的作用

充满感情的教师范读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在听读时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还能为学生提供仿读的对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除了播放课文录音,还多次进行了片断范读。采用的语调、语气、语速等都表达了朝鲜人民与中国志愿军的深情厚谊,结果学生在讨论时体会到了中国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感谢及朝鲜人民对中国志愿军的热爱。学生也学习到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友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更可喜的是,在检查学生读书时,学生的朗读非常精彩,与老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 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刚上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预习,本人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后,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得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 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联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比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进行创造力想象力的训练。

三 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五彩斑斓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鲜活的语文阅读教学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后要找准切入点,顺势引入到乡土教材的学习,这样既丰富了课堂资源,活跃了学生思维,又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弘扬了乡土文化。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

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其次,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农村小学应建起图书室,班级可成立图书角。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最后,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阶段正是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用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寻求学科间的有机渗透,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 设计各种活动,使学生爱读书

增加阅读量,只是一遍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应该多设计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爱上阅读。比如,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自己从课余时间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或喜欢的故事,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快乐,喜欢阅读并能把课外阅读中获得的一些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说话和作文中;组织学生小组办黑板报的活动,每周一次,深受学生的喜爱;定期举办故事朗诵会、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质疑、交流、提问。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建议。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阅读质量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给阅读一片蓝天
掌握三步课外阅读策略 提升英语课外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