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究

2013-04-07郑书雨

中国经贸 2013年1期
关键词:二元结构城乡关系民族地区

郑书雨

摘要:甘肃省城乡关系处于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及生态环境脆弱性等这四大诱因造成了这种局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制度变革,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社会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策略,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机制,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关系;二元结构;民族地区;城镇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国家当前和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由于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东、中、西部社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全面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自然环境复杂,生态脆弱,社会发展不均衡。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人文与自然环境,难度相当之大。那么甘肃省城乡关系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存在哪些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诱因以及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是本文所探究的内容。

一、甘肃省城乡关系与结构类型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马克思认为:“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从世界各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或者说正在经历以下发展阶段:城市出现(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对立(城市偏向)—城乡互动(要素参与程度高,城乡联系加强)—城乡协调(城乡逐步走向融合)。城乡关系的这种演变轨迹表明:走向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选择和必然结果。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城乡关系呈现出了三种类型:一是强城市强农村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城乡一体化显著;二是强城市弱农村型,区域内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农村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三是弱城市弱农村型或双重滞后型,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内部城乡差距悬殊并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主要分布在西部、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甘肃的城乡关系即属于此种类型。甘肃城乡差距远远大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也较其他地方落后。

甘肃省的城乡关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二元结构类型,其中包括:行政主导的二元结构和市场主导的二元结构。计划经济时代由户籍制度、食品供给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形成并维系的二元结构称之为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甘肃省目前正处于一种双重二元结构。兰州市是典型的大都市,与省内各城市及省外的某些城市之间联系紧密,对其依赖性远远高于对于城市周边农村的依赖。而甘肃大多数农村还处于施坚雅提出的“基层集市”的经济体系之中,与城市经济处于脱轨状态。行政主导的二元结构和经济主导的二元结构叠加在一起加深了甘肃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引起了城乡经济社会之间发展的失衡,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失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失衡、政府资金投入的失衡、基础设施建设的失衡、城乡就业的失衡、社会保障的失衡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事业发展失衡等。城乡之间产生如此之大的发展失衡,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困难重重,减缓了城镇化的进程。

二、甘肃省城乡发展失衡的诱因

甘肃省城乡发展失衡产生的诱因很多,最主要的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生态环境脆弱性等这四大诱因。

1.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性

甘肃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和脱节,造成这种现象有三点原因:首先,甘肃省农业发展落后,大多数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科技含量明显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其次,甘肃产业结构布局相当不合理,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甘肃在有色金属冶炼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烟草制品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5个产业发展迅速,而在食品加工、日用品化工、皮革、电子产品、高新技术、及旅游业、服务业等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发展缓慢。但是重工业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能力明显不足,而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有较强反哺农业能力,其不但能够消费大量农产品,还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即认为城镇化是为了解决现有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问题。于是,这些年来甘肃省一直把城镇化的重心放在城市自身的建设上,但是,当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建设上取得很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有显著提高的同时,不仅城市没有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导致城乡差别趋于扩大。

2.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

城乡管理制度的二元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户籍管理制度。采取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严格限制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间的流动。虽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出现了松动,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了城市,成为了城市人口。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时至今日,户籍管理制度依旧存在,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依旧是限制城镇化的重要制度障碍。其实户籍管理制度之所以重要,源于户籍背后的资源与利益分配,农村户籍下的居民在享受的医疗、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资源方面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使得农村的发展先天性的落后于城市,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一大截。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改革当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其尽量提供公平发展的制度环境。

3.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不均衡性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原因,其社会发展状况差别较大,城镇化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以甘南藏区为例,玛曲、碌曲和夏河三县,当地藏族群众大多以放牧为生,在近十年里才完成了定居工程,实现了游牧到半定居、定居的生活转变。对这些居民而言,如何适应现代定居生活才是其面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跨越式的进行城镇化并不现实。

4.生态环形脆弱性

甘肃省位居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高山、草原、荒漠高原交错纵横,自然环境非常复杂,致使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难度较大。在过去几十年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短期来看,“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策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策略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积贫积弱的农村而言,造成其发展缓慢、滞后,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例如,近些年,越演越烈的土地“三化”已经直接影响和威胁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甚至生存。

三、实现甘肃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于城乡失衡的局面形成已久,要扭转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甘肃省城乡失衡的问题既有着全国城乡发展问题的通病,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对甘肃省而言,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甘肃省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强烈制约着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对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的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省城镇化化进程。最后,明确城市发展的自身定位,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把部分农村地区变成城市发展、生活和休闲的保障区,从而带动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间差距。

2.进行制度变革,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甘肃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制度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弱化户籍控制人口流动和执行分配的功能,增强其为人口信息和民事关系证明服务的功能,逐渐消除城乡户口的划分,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能够包容城乡居民共同生活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开放和平等的社会秩序的生成。与此同时,政府应的政策应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补偿农村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做的牺牲。应该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高等教育的覆盖率,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3.充分认识不同民族社会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策略

由于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差别很大,社会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对城市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迥异。所以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要对各民族聚居区采取不同的城镇化策略。例如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民族自治县,由于当地的穆斯林群众和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差异不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和汉族相同的城镇化策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对于玛曲、碌曲和夏河三个以游牧为主的县应该先进行牧民定居及适应工程,在牧民基本能够适应定居生活之后,再展开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在民族地区尤其谨慎,不应该采取跨越式这样过于激烈的方式,这样容易引起各少数民族的抗拒,引发社会问题。

4.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机制,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不仅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形态协调发展,同时也包括城乡生态形态的协调发展。首先,加大政府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财政投入,展开对甘肃省土地“三化”、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危害较大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其次,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因为煤炭、石油等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危害。例如,甘肃的河西是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之一,可大规模的开发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最后,扩大新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当中的应用范围。应该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甘肃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镇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59.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31.

[3]胡增元: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民营科技.2007(4).

[4]魏丽丽:甘肃省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2010:2-10.

猜你喜欢

二元结构城乡关系民族地区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
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
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特点及启示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价值判断的矛盾与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