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院校基于CBI的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2012-11-08杨道云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双学位学士学位英语专业

杨道云(中原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理工科院校基于CBI的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杨道云
(中原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文章介绍了河南省理工科二本院校中原工学院基于 CBI教学理念的首批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设置情况。课题组为检验课程体系运行效果,针对2009级开设的课程、使用教材、考核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访,在了解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收获和教学信息反馈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CBI;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

2010年3月,河南省教育厅学位办在河南省高校启动双学士学位试点申报工作,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申报的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试点成功获批,首次面向全校二年级非文学类本科生开展跨学科招生。9月底以来,经过近两个月的招生宣传与咨询工作,目前我校申报2009级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的学生共有141人。在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普通二本理工科院校,如何结合申报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学生主修专业特点,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由于课程体系本身及专业拓展课程设置有限,导致学生知识面偏窄;思辨能力较差;教学效率较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和就业实际需求;难以达到《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

中原工学院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学习时间为2.5年,授课任务安排在第4-8学期共5个学期内完成。鉴于我校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学运行、管理将于第4学期第一次启动,如何基于一线教学实践,加强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使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学生,在主修专业的基础上,加强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内容为依托的课程体系研究,具有可行性。

一 基于CBI的教学理念介绍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即基于内容的教学,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语言的使用来习得语言,旨在把语言学习与学科学习相结合,在教学中使用一种目的语言教授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从而确保学生既可以习得目标语言,又可以掌握学科知识。

CBI只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是教学方法,也没有单一的模式。在我国,过多的专业英语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和以语言知识为中心,忽略了学科知识与语言知识的有机结合和实际应用。CBI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语言学习转变为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使枯燥的学习变为趣味学习,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CBI教学理念强调把教学的重点从教授语言本身转变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获得目标语的能力,这是对传统语言教学的一种本质上的改革,将实现内容课程与语言课程的融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言技能。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推广、示范和应用价值,可以为我校、河南省、乃至全国具有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招生资质的普通高校,提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课程体系成功范例及模式。

二 基于CBI的课程体系设置

基于 CBI教学理念,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第二学士学位英语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弥补双学位学生在语言能力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经过教学运行实验,对其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论证研究,推动我校英语专业双学位培养目标的不断完善。

(一)如何利用语言教学研究最新成果,探索河南普通高校英语第二学位课程体系建设

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学有专长、以专业为主、专业与英语均是强项的21世纪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是为学生设计的知识结构。第二学位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服务于双学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并能体现理工科的特点。理工科院校的专业门类与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有着学科间合作的好传统,这些都为第二学位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办学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英语专业学生所必须培养的英语基本语言与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以及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等课程。鉴于理工科学生主修专业的特点,学习英语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两个专业特色模块组成,以服务行业知识所需。

(1)科技英语模块:包括科技英语阅读、科技英语翻译、科技英语写作等。

(2)经贸管理模块:包括商贸英语、实务英语、口译等。

基于CBI教学理念,该课程体系是针对申报英语专业双学位,主修专业为经管、理工科的学生设置的一种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教学中的话题、学科知识、语言材料以及所组织的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和情感需要,并适合他们将来的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以CBI内容依托教学理论为指导,在不改变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对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进行变革,改变单一的语言技能课程设置模式,基于双学位学生主修专业特点,在双学位6-7学期加大语言实践课、技能课比例,实现学生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的有机融合,实现特色内容课程与语言课程的融合。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言技能。

(二)灵活运用基于CBI教学理念的四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基于 CBI教学理念的四种教学模式为:(1)主题模式:主题模式的教学材料选自目标语原创的各类主题、话题。(2)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教学材料选自目标语的各类专业课程,难度要符合学语言水平及专业的接受能力。(3)辅助模式:辅助模式是语言和内容相结合的一个比较中和的方式。此模式指同时开设专业课和语言课的一种模式。语言课为专业课服务,要学生借助语言知识掌握专业内容。语言与专业在同一门课中相辅成。由专业课和语言课教师共同承担该课程。(4)专题模式:专题模式的授课内容与某一行业或专业有密切关系。教学材料自实际工作岗位或有关学科领域。

为保证双学位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运行同步,任课老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研究可从理论研究入手,探索语言和教学规律;也可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讨论教材、教法、评估与测试;还可从外语学习入手,研究学习者、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等。在双学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英语专业教师和公共英语教师可以优势互补,团结协作。此外,英语教师也需要不断充电,学习科学技术、经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依靠内容依托教学在方法上的灵活性,通过问题驱动、输出驱动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把启发式、任务式、讨论式、结对子、小组活动、课堂展示、多媒体手段等行之有效的活动与学科内容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升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与学生所在院系ESP教师互动与对接的方式,以便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各教学院系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大三阶段,都开设有不同种类的专业英语课程,如纺织英语、计算机英语等,为了优化教学资源,应探讨与学生所在院系ESP教师互动与对接的方式,旨在推进专业内容与英语知识的融合。

CBI双学位课程体系除了搞好课程建设、开展教学研究之外,更要严格管理、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为课程体系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因此在学籍、学分、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这些工作既涉及到外国语学院教学单位,又涉及到学校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只有齐抓共管,落实到位,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的办学途径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

三 我校2009级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运行问卷抽样调查及反馈结果分析

2012年3月,课题组针对我校首届2009级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出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55份。问卷设计了10个问题。其中有9个客观选择题(答案为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和1个开放性问题。以下是调查问卷问题及学生反馈结果分析:

表1.你的第一学位专业隶属的学科是_______

从表1可以看出,我校双学位学生的来源以理、工、管学科为主,占88%。文法、艺术类学生所占比例较小。

表2.你读英语第二学位是为了_______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选择攻读英语专业双学位的首要原因是学好英语增加求职竞争力,利于找份好工作;而对英语感兴趣,对自己的英语学习和能力有信心而选择的占到31%。而抱着为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占1/4。可见大部分学生牺牲周六休闲时间,而选择上双学位课程,对双学位学习的期望值都很大。

表3.在第二学位学习中,你哪方面提高最快_______

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最快,交际能力随之提高了。而这恰好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软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校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在基础阶段加强听说能力的设置措施,如选派外籍教师参与口语授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表4. 你对开设课程的评价是_______

目前学生对开设的课程体系感到满意的占62%。说不上的占到25%,是因为双学位是5学期的课程,被调查问卷学生目前只处于第3学期的学习,因为全部开设课程还没学完,尤其还没有接触到模块特色课程,对课程无法做出评价也在情理之中。

表5.你对所用教材的评价是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满意率达到 75%,说明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所用教材都是权威出版社如外研社、上外社和高教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全国优秀教材。基本与英语专业学生所用教材趋同,已经过任课老师多年使用且反映效果良好的教材。

表6.你对考试内容、形式、题量的评价是_______

学生对期末考试的满意率也较高,基本满意以上占 74%。针对双学位期末考试课程考核,外国语学院教学委员会专门针对组卷试题的难易度、主客观题比例、题型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出题难易度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基本相符,学生及格率达到98%以上,基本检验出了双学位授课效果。

表7.你对第二学位教学管理的总体评价是_______

学生对教学管理评价基本满意占 51%。由于我校双学位采取集中授课,统一授课时间是在每周周六一天,势必存在着教学管理服务及督导不到位现象。

表8.你对撰写毕业论文的评价是

选项 非常必要 必要 说不上 没必要 根本没必要人次 7 24 11 12 1百分比 13% 44% 20% 22% 2%

英语专业双学位毕业论文写作设置在第8学期。目前学生还没到这个学习阶段,对撰写毕业论文没切实感受,但认为有必要撰写的占58%。也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期待。

表9.你对全体授课老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总体评价是_________

从表 9可以看出,学生对我校全体授课老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满意率达到了 94%。我校首批英语专业双学位学生授课老师资质,经过了严格的遴选,全部是授课效果好、学生评教高、曾在全省、全校讲课比赛中拿过奖项的中青年教学骨干老师。这些老师不仅专业水平过硬、授课态度认真、而且牺牲周末乐于奉献双学位教学的精神也值得褒扬。

针对学生建议开放性问题,学生的谏言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课程设置方面:多增加听说写的部分和交际用语的培养,开专课指导英语发音;应多根据学生选课目的开设课程,如考研英语课程,工作中的实用英语;实践机会少,多是理论教学,无实际运用环节;开放专业英语等级考试,增加第二外语,缩小与英语专业的区别度。(2)课堂授课方面:上课时间连续,时间过长,可再分散一些;大班授课效果不好,缺乏互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讲英语小游戏;(3)教学管理及服务方面:双学位管理工作不到位;双学位教育网站缺乏信息。多介绍有关英语的学习资料和读物。

四 目前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建议及访谈,梳理出目前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学生对加大英语语言实践课、实用课型比例呼声较高。

(二)在双学位课程体系中,充分凸显依托学生第一学位专业知识结构,又不能降低双学位学生英语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要求的标准。

(三)双学位英语专业授课教师如何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尽快弥补英语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第一学位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差距,以达到双学位任课老师“双师型”教师转向要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四)基于学生主修专业特点,加强探索基于CBI教学理念,架构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并通过实验教学验证其有效性,在双学位6-7学期加大语言实践课、技能课比例,实现学生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的有机融合,实现特色内容课程与语言课程的融合。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语言技能。

(五)应加强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程度。

随着首批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的教学运行,课题组今后还需要继续通过个案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探讨有效实施该课程体系的途径和策略,并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分析总结我校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体系的效果,以实现培养双学位学生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学有专长、以专业为主的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1]Brinton D, Snow M & Wesche M.Content-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M].New York: Newburry House,1989.

[2]Dupuy 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an it help ease t 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0,(2) .

[3]Kasper L(ed) . Content - 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2000.

[4]Met M. Learning language through content : Learning content through languag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1.

[5]Richards J & Rodger s T.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6]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1999,(4).

[7]秦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J].外语界,1999,(4).

[8]李荣,郭群.专业+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反馈[J].外语界,2001,(2).

H319

A

1673-2219(2012)06-0151-04

2011―12―12

201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改项目“纺织类院校基于CBI的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2011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理工科院校基于CBI的英语专业双学位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GH-163)。

杨道云(1971-),女,河南南阳人,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双学位学士学位英语专业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0岁老人拿到中国美院双学士学位
商务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词块使用特征研究
国务院:取消第二学士学位授予 设立辅修学位或双学位
双学位教育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分析
我国大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政策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中原工学院双学位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