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思考
——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

2012-11-08颜建华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湖南长沙410076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理工大学长沙

颜建华(长沙理工大学 中文系,湖南 长沙 410076)

地方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思考
——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

颜建华
(长沙理工大学 中文系,湖南 长沙 410076)

实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程,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优化配置与构建是题中应有之义。这里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剖析地方性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方案,把课程体系整合成“文化素质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技能课程”、“文化素质拓展课程”三个模块,认为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应该走科学与人文融通之路,同时应注意课程开设的序列,促成“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形成联动机制,切实加强文化素质课程的管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真正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

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地方院校

大学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职业教育,或云“授业解惑”,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术”与“艺”,时髦的说法是“工具理性”,即“做事”;另外就是素质教育,即育人,或云“传 道”,时髦的说法是“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即“做人”。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时讲话时指出大学学生应当有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主张“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而引起其服务社会之习惯”,特别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和道德素养,“不可不以公民道德为中坚”。[1]P134-135上世纪90年代杨叔子院士率先在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进行大学素质教育的改革,指出理工院校教育存在严重弊端,“我国理工科大学教育中存在‘五重五轻’的现象”[2],因而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推出《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系列研究丛书,大学素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开始为大众所体认。尽管如是,轻视基础科学,轻视人文精神、素质建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我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着“重教学生做事,轻教学生做人”的价值取向,文化教育素质面临着外部环境制约与自身内涵式发展不足的严重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大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内涵建设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为了培养人格健全、文化自信、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长沙理工大学日益重视文化素质类课程的建设,2011年以文法学院为主体设立“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教学中心”,具体规范管理全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孕育和积淀人文精神,“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所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砌构形成自己隐性的人文精神的学校”[3]。教研教改重点课题“地方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现有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深度反思;另外,通过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以弥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内涵之短缺,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提供参考。

一 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为了完成本课题,本人和课题组人员深入学校各个层面调研,和学生进行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并且具体实施步骤:一是对近四年(2008年——2011年)学校图书馆学生人文社科类书籍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二是对学生人文社科类阅读书目和阅读情况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采取抽样调查与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与新闻系文丽娟等同学在本人指导下完成学生课外科技立项项目《湖南省理工科学生人文社科类阅读书目调查与研究——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4],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一手材料;三是通过对同类型兄弟院校的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四是从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也说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还存在问题,诸如学生写作能力欠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强等等,也暴露了我们在教学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而在文化素质课程设置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强

课程的开设并没有真正围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展开,没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同时,课程开设也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忽视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和水平远没有像专业课引起重视,许多学生就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来听课。课程开设五花八门,信息量和科学性有待评估。此外,有些相近课程重复开设,一些课程名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论证。

(二)课程设置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课程板块、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结构失衡特点明显。从2004年新的长沙理工大学组建以来,虽然学校就一直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多的时候有一百多门,小的时候也有六十多门,但开设课程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存在“因人设课”现象,有些课程只是《长沙理工大学本科生学习指南》上的课程目录,是“死课程”,实际上并未开设,有些课程比如“德语”、“法语”等专业选修课混进人文素质类课程目录,课程结构松散,概念含混,课程体系缺乏整体设计与有效衔接。课程内容以概论课为主,有宽度,没有深度,注重趣味性的多,注重思想性与方法论的少。

(三)开设科目门类与课时偏少

在学生总学分中所占比重偏弱,达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人文素质类课程(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到总学分的10%,而美国、日本等国则达到20%以上。而本校与国内同类学校相比也还存在差距。

(四)课程体系缺乏自组织性和现实性,形式化特征明显

课程设置要保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能够根据现实和学生情况及时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和课程内容更新。而实际上有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形成反差,其课程体系也缺少后续性和跟踪反馈。

(五)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还处于条块分割状态,区划界限不明晰

它与艺术素质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学生课外活动以及学生实践课程体系等之间纽带松弛,与艺术素质课程体系如何区分还存在问题。另外,在具体教学中出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的偏颇和误区。

上述问题,有些是各个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我校个别性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而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设计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 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基于上述情况和教学发展要求,文化素质课程需要按照“科学、实效、切近、互补”等原则进行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完整,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的系统,具有自组织和造血功能的有机组成。具体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系统性原则

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应该是知识结构形成序列和板块,比如从学科门类可以分为文学、哲学、史学等课程体系;从选课方式和类型可以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从教学方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核心主干课程与子课程等等。那么在课程设置上要通盘考虑,在开设时段、选课系统、课程比重、课程结构以及学分构成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教学上要统筹安排,课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便于学生选择和学习。

(二)切近性原则

文化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现有师资队伍状况;二是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注意学生情感诉求和兴趣爱好,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换,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审美鉴识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三)显性与隐性互补原则

所谓显性课程是指事先编制而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亦即“正规课程”;隐性课程则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亦即“非正规课程”,具体包括社会实践、人文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等等。显性课程带有“强制”和“硬灌”特征,隐性课程则处于“粗放”和“散漫”的状态,需要将两者有机的协调统一,通过“互补”方式产生更大的效果。

(四)适度和渐进性原则

“适度”指课程类别和数量要统筹规划,在课程知识结构和课程数量上要适度,能够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由于环境影响、学生个体差异、教育状况等等因素影响,课程开设和编排要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比如有一般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以便满足不能文化层次学生的选课需求。

三 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设计

教育部教高司在[1998]2号文《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而针对一般理工科院校的特殊情况,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对大学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根据目前进行素质教育试点高校的经验,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但毫无疑问,第一课堂教育依然是最重要的手段,这里将以长沙理工大学为案例,重点探讨一般理工院校文化素质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长沙理工大学一般地将文化素质课程称作“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艺术及其他”构成“长沙理工大学人文与科学类素质教育选修课”,与代曦《我国理工科高等院校文化素质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中所调查的情况大同小异。[5]开设形式是“学校公共选修课”,2011年根据就业市场反馈信息和相关部门的力争,“大学应用语文”被确定为“限选课”,与“公共艺术类课程”同等待遇。设立“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教学中心”管理机构,但文化类素质课程体系如何科学构建,如何进行科学评价,远没有达成一致和共识,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究。我们的想法是在课程设置时我们在考虑课程整体性的同时还应当考虑课程层次性,概括地说是建立具备整体性系统性兼顾层次性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校园文化等连续性环节,亦即“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融合与沟通,实际上包括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体系则是指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的体系建构。我们根据本校实际初步设想课程划分为三个层面或者课程体系模块:

(一)文化素质通识课程

有些学校把这类课程称为“文化素质核心课程”,或者称为“主干课程”,部分学校把此类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属于文化素质基础课程,主要是文学、史学、哲学和语言学等课程,为培养“通才”所必需,朱自清“大学教育应该注重通才,不应该一味注重专家。”[6]P431哲学是“大智慧”,是科技人才进一步提升品质内在要求,因为科技技术是双刃剑,科技的进步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科学家人格决定科技的价值取向,大科学家同时也是大哲学家,比从亚里斯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均是。史学是人类对于自身过去经验教训和规律的总结,“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知古可以鉴今,而在没有历史系的理工科院校史学课程设置尤其必要。文学艺术课程是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发达的今天,文学艺术素养是抵抗“异化”的利器。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人类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诸如《哲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美学是什么》、《人类学是什么》、《宗教学是什么》等,应当是这方面发出的强烈信号。这类课程主要是《中国文化概论》、《中西文化概论》、《旅游文化概说》、《中国古代名著导读》、《西方哲学美学名著导读》等。

(二)文化素质技能课程

这部分的课程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也可以称为“人生技能训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文章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主要课程是《秘书学》、《大学应用语文》、《文献检索与应用》、《逻辑学》、《交际与口才》、《社会调查方法》、《文学鉴赏方法》等课程类别。

(三)文化素质拓展课程

这部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和提升人生境界,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内化为个人的“精、气、神”,也可以称之为“人生境界提升课程”,这方面的课程前瞻性课程、交叉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比如“学术前沿动态讲座”课程,《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报告》等反映最新国际社会动态和学术发展的新课程;交叉性课程如《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灾害信息传播学》、《文学与经济》等,教师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校外科技项目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等;研究性课程则根据师资和学生需求适当开设,比如《古器物鉴识与收藏》、《域外汉学发展概况》等等。文化素质拓展课程着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精神内涵的丰富,为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哈佛大学前校长NeilL.Rudenstine(陆登庭)认为:大学教育并不专门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和进一步学习做准备。一个在未来社会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学生,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7]文化素质课程可以说是为学生整个人生规划做准备。

基于以上课程构建原则和设想,我们对全校文化素质类课程体系需要进行重新整合,删并和调整一些课程,重新规划和推出一些课程,课程模块分为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技能课程、文化素质拓展课程三大板块,在模块内以主课程带子课程的形式,组建课程群组。从学科分类上来说有文学类课程,哲学类课程,历史类课程;从学习形式来说有理论课程,也有实践课程;从教学方式来说有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实践教学等;这样,课程体系设计有主有次,层次脉络清楚。具体见下面表格:

文化素质课程体系表

当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通过优化课程方案和课程结构,探索开课模式以及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等手段来促进课程体系的实施,真正发挥其效能。

总而言之,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好的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文化素质课程切实发挥作用,需要职能部门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构建多元的评价反馈体系,使得“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形成联动机制,比如拓展课程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可以融合沟通,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氛围和人文环境的建造,凝练和凸显具有理工大学特色和个性的人文精神。

[1]罗家伦.历史的先见——罗家伦文化随笔[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3]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2002,(1).

[4]文丽娟等.湖南省理工科学生人文社科类阅读书目调查与研究——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Z].长理工大学学生课外科技立项项目,2010.

[5]代曦.我国理工科高等院校文化素质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

[6]朱自清.论大学共同必修科目[A].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8册[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7]NeilL.Rudenstine.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N].中国青年报,2002-07-25.

G521

A

1673-2219(2012)06-0062-04

2012-04-16

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研教改重点课题“地方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最终成果。

颜建华(1967-),男,湖南新邵人,文学博士,长沙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理工大学长沙
昆明理工大学
长沙之旅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我眼中的长沙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