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植物栽培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思考

2012-10-15张建海冯彬彬方应权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思考

张建海 冯彬彬 方应权

摘要:专业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之一。如何有效加强中药学学生人文素质,是相关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药用植物栽培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同时渗入现代科学理论的、颇具特色的一门新学科。本文对药用植物栽培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本课程的素质教育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药用植物栽培;人文精神;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76-02

将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之一。但是,如何有效加强中药学学生人文素质,则是相关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重视每门学科中都渗透着的人文精神,药用植物栽培教学更不例外。人文精神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修养的教育。药用植物栽培作为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质量构成因素及其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巨大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涉及的学科有中医学、本草学、植物学、农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等等。如何提高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将人文精神有效融入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学中,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药用植物栽培专业教师进行人文教育的特殊重要性

从医药院校的办学理念来看,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的培养,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心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知识丰富、懂得生活、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而不是造就专业工具。这不仅是为了医药院校本身树立品牌,更是关乎社会和谐、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人生幸福的大问题。近年来,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出现的高智商、低情商现象与事件,医药行业也屡见不鲜,已经敲响了警钟。现实告诉我们,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越来越显现其紧迫性。就总体而言,医药院校人文科学及其教育,相对其它高校较为薄弱,特别是从事栽培专业的教育,人文理念构建的任务更加艰巨。[1,2]

从伦理层面来看,医药院校科教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功不可没。但是,因为医药院校科教事业解决的是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其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更加凸显。特别是药用植物栽培专业,它作为植物药的源头,对祖国传统医药事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医药院校“不仅能够创造新的科学和技术,而且能够把教学与人的价值观念及人类的希望联系起来”的理念更为突出。事实上,医药科研领域出现的安全、伦理问题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普遍。近年来,药材的农药残留,药材的转基因等诸多问题,都与医药科技直接或间接相关,对医药科技伦理问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解决这一系列的科技及伦理问题,必须以相应强大的人文教育体系作为支撑。[3]

二、改变药用植物栽培专业课教师固有的教学理念,培养人文素养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在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感化。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道德文章,堪称楷模”,即要求教师在学术上及人格上都成为学生的榜样。因此,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教师首先要具有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在教学、生活中得以充分展示。长期以来,药用植物栽培课程的教学,人为地出现与人文精神的隔离,教师成了传授专业知识的高级扬声器,学生成了专业知识的接收器,学生被剥夺了用于独立思考的时间。最终,将学生培养成缺乏情感及价值判断、创造力的科学怪人。要改变这种现状,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师必须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将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于专业教学过程,才能使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学具有勃勃生机,师生的能动性才有可能得以充分展示。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任务是点燃学生求真求善的热情和火焰。药用植物栽培课程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补充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视野,彰显教师独有的人格魅力。如果教师本身缺乏人文素养,或者未能牢固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就会成为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级工具。这时,教学会成为单纯的科学知识训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被专业知识所占有,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从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特别是基本理念中发掘、引申和归纳出具有历史传承力量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把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形象的力量,拓展学生在药用植物栽培课上的人文修养和思维空间。通过设计问卷反馈、情景模拟、案例讨论、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体味、应变、沟通等能力,让他们主动捕捉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实践中的人文因素,促使他们认真体验、思考人文精神的价值,并转化为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动力。[4]

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信念,提高学生热爱祖国中医药的人文素养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栽培知识。夏商时代的甲骨文中“薏苡”种植的相关资料,春秋战国时代的《论语》记载的孔子“不撤姜食”的生活习惯,说明这时山东已有姜的栽培。从秦、汉直至清代,本草著作约有400种之多,这些包含着我国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中药栽培技术的丰富的文字资料,是我国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于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版;成书于唐朝的《新修本草》,则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比欧洲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800多年;而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更是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文中记载了200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近年来,中医药在肿瘤等疑难杂症治疗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非典”、“禽流感”等流行时期,更是让世人刮目相看。中医药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已为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所接受,全球已经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中医药。世界卫生组织也非常重视,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中医药发展史,使学生体会祖国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医药辉煌的昨天,能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中医药学的兴趣。

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拓展人文精神教育的培养

人文教育不只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灌输教给学生,更应该通过传授知识、环境熏陶等,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修养。药用植物栽培课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必须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实验、调查、观察、探究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应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实践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一部分,经常让学生到药用植物园辨认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动手制作标本,巩固课堂知识。在药材栽培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说出自己家乡的道地药材,比如:“石柱黄连”、“酉阳青蒿”、“巫溪款冬花”、“秀山金银花”,等等,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专业课教学。

五、加强人文教育,培养药用植物栽培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在药用植物栽培人才培养上过分强调独具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地体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因此,中药种植与加工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外,还应不断地学习其它领域的知识,如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从这些人文科学知识中获取创新的方法和创造的灵感。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考虑注重拓宽本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强调在药用植物栽培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注重专业交叉,尽可能广泛涉及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还可以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5]

总之,药用植物栽培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结出丰硕的果实。高校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实质,不拘泥于形式,不急功近利,主动落实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杰等.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教育的现实需要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

[2]靳丹虹,董丽丹.浅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长春医学,2008,6(3).

[3]杨志钢,韩庆龙.农林院校人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1,(1).

[4]万东等.专业教学中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9(5).

[5]荆玉君等.人文教育与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药学教育,2009,25(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思考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思品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寻思的寻思——立法者·解释者·游民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