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情绪智力对教学的影响

2012-10-15吴静珊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情绪智力教师教学

吴静珊

摘要:随着教育界对教师情绪、情感的关注,教师的情绪智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较少学者对该构想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情绪智力的内涵和研究教师情绪智力的意义,并从理论上论证了情绪智力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教师;情绪智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09-03

一、情绪智力的内涵

情商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取代智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现在普遍认为,情商对个体的成功具有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情商到底是什么?从学术的角度来讲,情商(EQ)是一个测量学名词,全称情绪智力商数(Emotional Quotient),是情绪智力水平的量化。学术界虽然关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存在分歧,但一般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緒的能力。[1]该定义包括两个关注点:第一,情绪智力包括对情绪的认知、调控和利用三个成分。第二,情绪智力包括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影响两个方面。情绪的认知能力是指能正确认识、评价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即了解自己或他人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这种情绪对环境是否合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情绪的调控是指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不良情绪情感体验进行控制和调节,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如,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懂得通过改变认知、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改变自己消极的情绪。当别人处于消极情绪时,懂得采用如开解、激励等有效措施使他人摆脱消极的情绪。情绪利用是指能够运用自己的情绪或用有效的方式影响他人的情绪达到实践的目的。如,在聚会场合,懂得运用高昂的情绪来获取别人的关注。在紧急危险时,懂得保持冷静来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在与人交往时,懂得对他人适当的赞扬以获得好感,等等。

有些学者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有些将其当成一种人格。虽然存在争议,但比较一致的是无数实证研究证实了情绪智力对实践的重要性。

二、研究教师情绪智力的必要性

以往研究大多关注企业领域情绪智力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对教师群体情绪智力的关注较少。随着情绪劳动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情绪情感对教学效果具有重大的影响。[2]随着对教师情绪情感的重视,情绪智力已经被视为教师岗位胜任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师情绪智力如何影响教学。

三、教师情绪智力对教学影响的理论推论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本文从这两大方面探讨教师情绪智力的影响。

1.教师情绪智力对教师教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情绪智力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的知觉与信念。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情绪情感。[3]研究发现,教师情绪智力对教学效能的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这是因为情绪知觉能力、管理能力高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有信心及时觉察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并进行管理和调控,以适应于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境,从而对自己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有积极的认识与评价。

其次,教师的情绪智力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职业倦怠者对工作没有热情、没有活力,情感资源被消耗一空,感情处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会有意地对工作对象采取忽视和冷漠、应付了事等消极态度,并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工作中存在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实证研究发现,情绪智力是降低职业倦怠的一个关键因素。[5]因为情绪智力高的个体善于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进行自我激励,可以有效地防止职业倦怠。

2.教师情绪智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

教师的情绪智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1)对教师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影响。

首先,教师情绪智力能通过影响教师的情绪状态而影响其工作时的记忆、思维和操作的效率。高情绪智力的教师可以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心境会加速对有关材料的加工,促进思维的流向,使人不费力地回忆起许多材料,从而简化信息输出的复杂性。因此,教师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有利于其迅速准确地掌握信息,整合知识,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情绪能让教师备课时思路开阔,记忆敏捷,深入掌握教材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其次,教师的情绪智力会通过影响学生情绪和动机的水平而影响学生的认知操作水平。根据耶克斯道森定律,情绪和动机与认知操作的效率是成倒U形关系的,即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太低了,会使认知活动缺乏足够的能量,太高了,会干扰到认知的操作。高情绪智力的教师可以有效地洞察学生的情绪水平,太低时,采取适合的激励措施,太高时,采取合适的调节措施,使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动机处于最佳的状态。

(2)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首先,是对直接兴趣的影响,使学生对知识本身感兴趣。乔建中研究发现,相比于课程性质,授课水平才是决定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上课的“生动活泼性”比“科学逻辑性”更能影响知识的传递效果。[6]情绪智力高的教师善于用适当的教学措施呈现知识,如创设问题情绪、设置悬念等,激发学生好奇、求知欲等情绪情感,提高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

其次,对间接兴趣的影响,使学生对学习的结果感兴趣。高情绪智力的教师懂得根据学生的情感需要,通过向学生传达高期望、及时强化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

(3)对课堂氛围的影响。课堂氛围是指在一堂课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感情格调。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兴奋、情绪高涨,学生反应积极,紧跟课堂进度,师生有效地互动,双方同时感到既轻松愉悦又紧张热烈。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维持和调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课堂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当教师情绪饱满、思维兴奋时,能够有效地感染学生,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反应积极。学生的积极反应对教师就是一种强化,又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上课的积极性,这就会形成良性循环。相反,课堂氛围没有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没有得到学生的反应时,教师讲课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这又进一步降低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形成恶性的循环。

教师的情绪智力是影响课堂氛围的关键因素。

首先,高情绪智力的教师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如果没有特殊的生活事件,教师的情绪一般是保持平稳的状态。但是,在课堂上,平稳或者平淡的情绪是不够的,教师的情绪必须是饱满的,兴奋度和紧张度都很高。这种高唤醒的情绪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另外,当教师受到生活事件影响、产生不适合情绪时,要及时地洞察和调节,使自己的上课状态达到最好。比如,有些教师,由于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情绪较为低落,如果没有及时的觉知,把这种负性情绪带上课堂,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因为教师的情绪是课堂的开始。

其次,高情绪智力的教师能够通过与学生良好的交流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把握课堂的节奏。教学中只有教师情绪高涨是不够的。在许多情况下,教师自己讲得很兴奋,但是学生却听得很沉闷。教师的情绪为何没感染到学生?这主要是因为缺乏互动。课堂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师生之间不能只是传授和接受的过程,还需要沟通和交流。课堂上的交流包括知识和情感的交流。知识的交流能获取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调整教学进度,情感的交流能获取学生课堂情绪状态以调整课堂氛围。无论知识的交流还是情感的交流,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情绪智力。高情绪智力的教师能及时洞察学生的情绪状态,比如学生对知识是否存在疑问,是否需要思考的时间,注意力是否分散。根据对学生状态的认知,及时采取调节措施。比如,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拉回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情绪的兴奋性。适当地设置提问,提高学生的注意集中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大多是抽象的、相对枯燥的。大脑在枯燥知识刺激下,维持一段时间的兴奋之后,就会产生抑制。因此,在一堂课上,要学生大脑一直保持兴奋是不实际的。所以,教师要及时觉知到学生的情绪状态,做到松弛有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控制课堂的节奏,调节课堂氛围。

最后,高情绪智力的教师能用有效的方式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维持课堂秩序,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如部分学生高声喧哗、讲话、睡觉等。遇到这些情况,如果教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采取的措施不恰当,就会破坏课堂氛围。比如,有些教师遇到调皮的学生捣乱就忍不住发怒,采取惩罚(如批评)措施发泄,这样课堂就陷入消极氛围中。处理这些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情绪智力,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处理。如學生讲话时,能以提问题或调侃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自律。例如,有个学期笔者上物理学专业的课程时,由于课程安排比较满,上课之后,发现无论怎么努力,还是有许多学生抵抗不住疲劳打瞌睡。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与学生做了一个探讨,同时开了一个玩笑,说我不上这个课,可以去做另一个行业,就是催眠。结果学生体验到了轻松和幽默,精神也上来了。课堂氛围就在正性情绪中度过。

(4)对教师威信的影响。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以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博得的学生的信赖与尊敬。教师的威信会影响教学效果。首先,教师的威信会让学生产生信任的心理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其次,教师的威信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让学生产生敬佩的感觉,从而内化教师的期望。最后,教师的威信会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使学生自愿遵从教师的教导。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在教师威信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中的一个两难问题,远了缺少共情,近了缺少威严。要使师生关系处于恰当的距离,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高的教师善于洞察和调控学生的情绪情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如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认同、关爱等,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获得学生的爱戴。同时,高情绪智力的教师善于利用情绪情感影响学生的行为,如向学生传达高期望和高要求,在适当地时候给予约束,获得学生的尊敬。从而,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让学生感觉亲近又尊敬。

(5)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任何学科的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培养学生合理的动机、健康的兴趣倾向和各种与环境相适应的人格特质(如遵守规则、尊敬师长等)。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与知识传授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知识的传授只需要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发生改变。而人格塑造不仅需要在认知上的改变,还要达到行为习惯层面上的改变,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在认知上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社会规范知识,还要将这种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成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当中,这种转化常常发生困难。教师谆谆善诱、苦口婆心,但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教师在感叹恨铁不成钢的同时,一般的教育效能感随之下降。学生在感叹代沟的同时,深觉不被理解。那么,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怎样实现这种社会规范知识的转化呢?笔者认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人格塑造的过程与心理咨询过程是相类似的,都需要学生转变某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心理咨询当中,来访者转化的前提因素就是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良好关系包括三个因素:同理心、真诚和积极关注。同理心是从他人的角度去了解他人的能力。真诚是指做真正的自己,以缩短双方情绪的距离。积极关注指重视对方并视其为有价值和尊严之人。师生关系要具备这三个关键因素,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情绪智力。只有准确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才能达到同理心。只有自己情绪情感具有良好的认知和调节能力才能做到真诚。只有善于利用情绪情感线索调节他人的情绪才能达到积极关注。因此,教师的情绪智力是育人的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才康.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

[2]叶水应.教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王芳.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成就目标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杨晓萍.中学教师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Duran A,Extremera N,Rey L.Self-reported Emotional Intelligence,Burnout and Engagement Among Staff in Services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Psychological Reports,2004,95(2).

[6]乔健中.课程性质和授课水平对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绪感受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3).

猜你喜欢

情绪智力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绪智力培养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分析
秋天在哪里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