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2012-08-15张建萍杨太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胃体性病变胃窦

张建萍 杨太明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如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及荧光内镜等的不断发展,消化道病变,如息肉、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可行ESD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剖腹手术。ESD是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为基础的一种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及黏膜下肿瘤的微创技术。在临床应用中EMR的最大缺点是对于较大、平坦的病变,只能通过分块切除的方法来进行,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低于50%[1],其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而ESD能在内镜下一次性大块、完整地切除病变,获得完整的病理标本,利于明确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管和淋巴结浸润情况等。

1 资料、器械

1.1 临床资料 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间,对常规胃镜、肠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靛胭脂染色内镜检查,结合放大内镜,明确病变范围后,黏膜下注射5 ml靛胭脂、5 ml肾上腺素和100 ml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使病变明显抬举,即抬举征阳性者,行 ESD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17例隆起性病变中,男10例,女7例,年龄31~70岁(平均50岁)。病变最大直径1.5~2 cm(平均1.7 cm)。胃窦隆起性病变8例,直肠病变6例,食管病变3例。

1.2 器械 采用Olympus GIF-H260Z电子胃镜、OlympusCFH260AZI电子肠镜、NM-200U-0423注射针、一次性高频切开刀KD-611L(IT刀)、针形切开刀 KD-620LR、止血钳 FD-410LR、HX-610-135止血夹、ERBE ICC-200高频电切装置和APC300氩离子凝固器。黏膜下注射液:5 ml靛胭脂、5 ml肾上腺素和100 ml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

2 操作步骤

2.1 常规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常规检查血23项、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乙肝表面抗原筛查、胸片检查等。开通静脉通路,咪达唑仑、丙泊酚静脉麻醉,吸氧并监测生命体征。

2.2 操作步骤及技巧

2.2.1 标记 确定切除范围。首先利用0.4%靛胭脂染色,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边界,应用针形切开刀、扁平刀或氩离子血浆凝固器(APC)于病灶边缘0.5 cm电凝标记切除范围,每一标记间隔约2.0 mm。标记顺序可顺时针,亦可逆时针。

2.2.2 黏膜下注射 应用注射针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注射液为5 ml靛胭脂、5 ml肾上腺素和100 ml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每次注入的液体量约2 ml,将病灶抬举,与肌层分离,即抬举征阳性,利于ESD完整地切除病灶,而不容易损伤固有肌层,减少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2]。

2.2.3 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 顺利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是ESD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2]。沿标记点或标记点外侧缘应用针形切开刀切开病变周围部分黏膜,再用IT刀切开周围全部黏膜。

2.2.4 剥离病变 当病变四周被充分切开后,根据病变不同部位和术者操作习惯,选择应用IT刀、扁平刀或钩形刀等剥离器械沿黏膜下层剥离病变。姚礼庆[2]等报道,黏膜下剥离的难易程度主要与病变大小、部位、是否合并溃疡、瘫痕形成等有关。

2.2.5 创面处理 当病变被完整切除后,应对ESD人工溃疡创面上所有可见血管进行预防性止血处理,小血管或可能发生渗血部位以止血钳、APC等治疗,较大的裸露血管应以止血夹夹闭,最后喷洒胃黏膜保护溶剂以保护创面、预防出血。对于局部剥离较深、肌层有裂隙者,金属夹缝合裂隙是必要的。以上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姚礼庆、周平红[2]报道的操作步骤进行。

3 结果

17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经ESD治疗,ESD治疗成功率100%。其中,胃窦病变8例,直肠病变6例,食管病变3例。病变最大直径1.5~2 cm(平均1.7 cm)。所有病变全部得到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其中黏膜炎症、纤维组织增生4例,扁平息肉5例,早期胃癌侵及黏膜肌层2例,管状腺瘤伴上皮内瘤变(高级别)3例,黏膜下平滑肌瘤2例,脂肪瘤1例。ESD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70 min)与姚礼庆[3]报道接近。术中均给电凝、APC和止血夹成功止血,ESD术后出血2例,术后出血发生率11.8%(2/17)。未发生穿孔。

4 术后随访

术后1、3、6、12个月复查内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病变有无残留和复发。术后随访12例,成功随访率70.6%,其他5例因工作、住址变动等失访。随访期1~12 m(平均6 m),随访患者中6个月内切面愈合率70.6%(12/17),12个月内切面愈合率达100%,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病例。

5 讨论

17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均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100%。无穿孔,穿孔发生率为零。其原因在于:病例的选择严谨、慎重。首先,只选择常规胃镜、肠镜检查肉眼可见的隆起性病变。其次,选择操作相对容易的病变部位,如胃窦,直肠等。如当肿瘤位于胃底部、中上部、胃体大弯侧、幽门或下部胃体小弯侧时可能较难于操作,而病灶位于胃窦、胃体中部小弯、胃体下部后壁时操作则相对较为容易[2,3]。再次,选择的病变范围直径相对较小,约1.5~2 cm,不超过2 cm。为避免穿孔的发生,术中不断反复进行黏膜下注射,始终保持剥离层次在黏膜下层,从而提高病变完整切除的成功率。

[1]周平红,蔡明攻,姚礼庆.早期胃癌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16(3):227-230.

[2]姚礼庆,周平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42-150,119.

[3]姚礼庆,周平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病变.中华胃肠外科杂,2007,10(4):316-317.

猜你喜欢

胃体性病变胃窦
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经腹胃充盈超声造影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价值探讨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胃功能检测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