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鲤疱疹病毒双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

2012-08-07孟庆峰刘金华宋战昀吕文雪王伟利钱爱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疱疹病毒锦鲤核酸

孟庆峰,刘 阳,刘金华,宋战昀,吕文雪,王伟利*,钱爱东*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118;2.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吉林长春130062)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引起的一种鲤鱼和锦鲤的传染性疾病,鱼感染KHV后可在24 h~48 h内死亡,病死率高达80%~100%。该病于1997年在以色列首次发现,先后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与流行[1]。随着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扩大,该病给世界的养渔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鱼停止游动;皮肤上出现白斑和水泡;鳃出血,产生大量的粘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等症状[3-4]。

目前,该病的检测方法有电镜检测、ELISA、PCR、荧光PCR等[5-9]。在国内PCR方法可作为疫情检测及确诊手段之一,也是OIE诊断手册推荐的检测方法[10]。OIE手册提供的PCR方法涉及DNA聚合酶基因(Sph)和胸苷激酶基因(TK)两个基因,它们可以彼此互相验证。本研究建立一个体系同时扩增Sph与TK两个基因的方便、快捷、灵敏的PCR检测方法,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毒株和细胞 KHV株购于ATCC(VR-1592),锦鲤鳍细胞系(Koi Fin cell line KF-1)、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和鲤鱼疱疹病毒(CHV)核酸由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提供。

1.2 主要试剂 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Ex-Taq聚合酶、质粒提取试剂盒、凝胶回收试剂盒、pMD18-T载体、DNA Marker、PCR试剂盒等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Sph基因(AB375381.1)和TK基因序列(AB375391.1)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表1)。引物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引物序列Table 1 Primers sequences of PCR

1.4 核酸提取与最佳退火温度选择 将KHV标准病毒VR1592接种KF-1细胞,待出现细胞病变收获细胞病毒。用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胞毒的核酸做为扩增的模板,退火温度分别设置为47℃、52℃、57℃,进行PCR反应。25 μL PCR扩增体系:DNA 模板 3 μL,10×ExTaqbuffer 2.5 μL,dNTP(2.5 mM)2 μL,引物 Sph1 0.8 μL(10 pM),引物 Sph2 0.8 μL(10 pM),引物 TK1 1 μL(10 pM),引物 TK2 1 μL(10 pM),ExTaq酶(5 U/μL)0.4 μL,DEPC处理水补到25 μL。PCR反应参数:94℃5 min;95℃ 1 min、57℃ 1 min、72℃ 1 min,30个循环,72℃10 min;4℃保温。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效果。利用凝胶回收试剂盒将Sph基因和TK基因PCR扩增产物分别回收,将回收的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到DH5感受态细胞,经培养后,挑取阳性克隆菌进行测序。

1.5 双基因PCR检测特异性试验 应用优化的双基因PCR检测方法检测KHV、SVCV、IHNV和CHV核酸。并设立无模板阴性对照,在已优化的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下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及凝胶成像仪分析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1.6 双基因PCR检测敏感性试验 利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KHV核酸,核酸蛋白检测仪测其浓度为56 ng/μL,将提取的核酸用无菌的DEPC水10倍系列稀释10-1~10-6,按所建立的PCR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凝胶成像分析。

1.7 双基因PCR检测临床样品 应用所建立的双基因PCR方法将30份细胞培养物与功毒鱼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单一PCR进行检测,以检测双基因PCR方法的应用情况。

2 结 果

2.1 退火温度的选择结果 在其它条件与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将退火温度设定为47℃、52℃、57℃进行双基因PCR扩增,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进行检测,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当退火温度为57℃时,两基因分别在155 bp和570 bp处出现目的条带,并且扩增效率较高。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与已知相符。

2.2 特异性试验结果 以优化的方法检测该方法对SVCV、IHNV、CHV的特异性。结果表明,KHV扩增出特异性片段,SVCV、IHNV、CHV均无扩增片段。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无病原交叉反应(图 2)。

2.3 敏感性试验结果 利用建立的方法,将不同稀释倍数的模板进行扩增,每个反应体系可检出TK基因DNA含量为5.6×10-1ng/μL;可检出Sph基因DNA含量为 5.6×10-2ng/μL。两种基因同时检出DNA 含量为 5.6×10-1ng/μL(图 3)。

2.4 样本的检测结果 应用建立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结果与单一PCR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双基因PCR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表2),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作双基因同时检测出具检测结果。

表2 样本检测Table 2 Sample detection

3 讨 论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严重威胁鲤鱼和锦鲤养殖业安全的一种疾病,OIE列为必须通报的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11]。由于该病毒没有敏感的细胞系,因此对它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学者正在对该病进行广泛深入研究,人们期待对锦鲤疱疹病毒病的防控取得巨大突破,目前研究的方向仍然是该病的早期诊断及疫苗研制[12],PCR技术等已逐渐应用到锦鲤疱疹病毒病的诊断中,这些诊断技术简便、快速、准确、灵敏,是比病毒分离、电镜观察更加易行的诊断方法,已广泛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的PCR检测方法已推广应用[13]。

多重PCR技术目前应用于病原检测,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对以上引物,分别扩增不同的目的片段[14]。该技术具有检测两种病原或两个基因的特点且具有单个PCR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消耗时间和试剂少,减轻了工作量等等。目前,常规诊断KHV感染的方法如病毒学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或费时费力,或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不能满足快速、准确诊断的要求。OIE动物疫病诊断手册建议PCR检测方法用两种不同基因进行检测以保证结果的特异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建立的双基因PCR可同时检测两个基因且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与单一PCR进行比较,符合率达100%,而且可在同一时间内扩增两个目的基因,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适用于临床检验,为进一步研究KHV以及诊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Haenen O L M,Way K,Bergmann S M,et al.The emergence of koi herpesvirus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European aquaculture[J].Bull Eur Ass Fish Pathol,2004,24(6):293.

[2]Reinertsen H,Haaland H.Sustainable fish farming[M].In: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Fish Farming,Oslo,August,1994:28-31.

[3]张利峰,刘晶,苏世敏.一种新发现的鱼类病毒KHV在国外的流行和研究现状[J].中国动物检疫,2003,20(2):41-43.

[4]周永灿,袁军法,任武泽等.鲤疱疹病毒的检测与人工感染试验[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51(S2):249-252.

[5]Stephanie G,Janet V,Rodman G,et al.An unusual Koi Herpesvirus associated with a mortality event of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in New York State,USA[J].J Wildlife Dis,2006,42(3):658-662.

[6]Perelberg A,Ilouze M,Kotler M,et al.Antibody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of Cyprinus carpio immunized with cyprinid herpes virus 3(CyHV-3)[J].Vaccine,2008,26:3750-3756

[7]朱霞,李新伟,王好,等.一株锦鲤疱疹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5(33):340-343.

[8]孟庆峰,张琼,宋战昀,等.利用PCR方法检测锦鲤疱疹病毒3个主要靶基因[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4(33):316-318.

[9]张艳,孟庆峰,钱爱东,等.锦鲤疱疹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吉林畜牧兽医,2010,4(31):11-14.

[10]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Koi herpesvirus disease.http://www.oie.int/fileadmin/Home/eng/Health_standards/aahm/2010/2.3.06_KHVD.pdf.

[11]陈爱平、江育林、钱冬,等.锦鲤疱疹病毒病[J].中国水产,2010,11:58-59.

[12]闫春梅,张雅斌,郑伟,等.锦鲤疱疹病毒组织灭活疫苗研制初探[J].河北渔业,2010,4(7-8):29.

[13]SN/T 1674-2005,锦鲤疱疹病毒分离和聚合酶链反应试验操作规程[S].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版.

[14]侯瑞生,王丽,张勤,等.多重PCR技术及其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8:1288-1290.

猜你喜欢

疱疹病毒锦鲤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犬疱疹病毒感染治疗
核酸检测
有趣的锦鲤
小编,来条“锦鲤”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