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溶栓对脑血栓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2-07-06杨华君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7期
关键词:脑血栓尿激酶溶栓

杨华君

脑血栓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变,该病主要是由于脑内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内膜受损,血液粘稠度增高,极易产生血栓,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起一系列脑缺血和脑组织变性坏死等继发性病变[1]。脑血栓以老年患者较为多见,患者轻则表现为对侧肢体活动迟钝、失语等,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等[2]。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0例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8例患者采用了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0例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8例患者采用了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41-62岁,平均(50 ±3.6)岁,病程1 -10h,平均 2.5h;72 例患者采用了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40-63岁,平均(51±4.2)岁,病程1-11 h,平均2.8 h。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经过CT等检查排除脑出血或出血倾向、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等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衡可比。

2.治疗方法 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病程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病程小于3h,尿激酶(5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0分钟内滴完;病程大约3h,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对照组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静脉滴注(0.5ml),用时7天,1次/天。在两者治疗的基础上用甘露醇等药物来改善微循环及脑部的水肿情况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3.疗效判定依疗效标准(全国第三届脑血管会议,1995年):功能评分减少大于90%,病残程度(0级),记为痊愈;45% <功能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1-3级),记为显效;18% <功能评分减少≤45%,记为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约为18%,记为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大于18%或者发生死亡,记为恶化。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好转)/总数×100%。

神经功能评定(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5)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l6-30)分;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27 ±4.64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20.91 ±9.43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8 30.32 ±13.51 15.27 ±4.64※对照组72 31.24 ±14.09 20.91 ±9.43

讨 论

研究表明,当患者发生脑梗死时,梗死灶周围的脑组织出现一过性功能障碍,但是脑细胞仍然处于暂时存活状态,此时脑组织如获得及时的诊断和溶栓治疗,重新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则可以有效遏制脑组织的进一步变性和坏死,从而使暂时失活的脑组织得到可逆性修复和好转[3-5]。据报道,脑血栓形成六小时以后的致残率最高,因此六小时内的早期干预和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明显降低死亡率[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这和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显示了尿激酶溶栓脑血栓治疗中的显著效果。尿激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水解酶,主要由人体肾小球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因此可从尿液中提取获得[8-9]。近年来,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超早期脑血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它可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溶酶,有效溶解血栓组织[10]。目前尿激酶多采取基因方法大量生产,因此其价格较为便宜,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尿激酶可以激活人体纤溶系统,促进血栓组织溶解,从而发挥强大的抗血栓作用。

总之,尿激酶溶栓对脑血栓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其死亡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1 张文勇.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0,31(17):2 617 -2 618.

2 韩光.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1):82 -83.

3 申平,李迪,肖翔,等.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7(3):84 -85.

4 李亚娟.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I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0,2:329 -330.

5 Trouillas P,Nighoghossian N,Getenet JC,et a1.Open trial of intravenous tissue plasminogne activator in acute carotid territory stroke.correlations of outome with clinical and radiologieal data[J].Stroke,2006,27(5):882.

6 袁应双.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0,31(14):1 975 -1 976

7 徐爱妮.颈动脉灌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2):119 -120.

8 胡跃辉.动脉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69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6):595 -596.

9 张永花,刘晓玲.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7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4):325 -326.

10 陈鹏启.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亚太传统医药,2010,6(8):114 -115.

猜你喜欢

脑血栓尿激酶溶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