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426例65岁以上老年人心电图体检结果分析

2012-07-06张文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7期
关键词:年龄段心电图心血管

张文生

老年人是心血管病高发人群,对老年人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显得格外重要,2012年夏季我院对本镇辖区内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包含心电图在内的体检,笔者对1426例心电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参加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人员共1426例,男性669例,女性757例,年龄65-92岁。受检者静息仰卧位,记录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必要时加做导联或加长描记。诊断标准依据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六版),由专业心电图医师诊断。统计异常男女性别比和各年龄段比,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统计异常心电图分类构成比。

结果与分析

1.各年龄段男女心电图统计见表1

2.817例异常心电图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表1可见异常心电图者817例(57.3%),在65~74岁年龄段中,男性心电图异常率大于女性,比较(χ2=1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另两个年龄段中女性心电图异常率大于男性,但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从年龄分布来看,各年龄段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之间比较(χ2=2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异常心电图资料分类统计

3.异常心电图种类分析

由表2可见发生率最高的三类异常心电图是:ST-T改变20.7%、窦性心动过缓10.8%、房性期前收缩8.4%,共326例;各种心律失常合计415例占50.8%,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老年人缺血性心脏改变逐年增加但各种心律失常仍是临床心电图检查的常见类型。

讨 论

本文通过对本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142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异常者817例占57.29%,说明在农村老年人中心电图异常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而且大多数人并无明确的临床症状,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加强对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特别是心电图检查。在性别差异上仅65~74岁之间男女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此阶段老年女性心电图异常率低于同年龄段的老年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特点和生活方式有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之间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逐渐相近。在年龄分布上三个年龄段之间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电图异常率逐渐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性不断上升,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在异常心电图分类统计中显示检出率最高的是ST-T改变,表明在老年人群中心肌缺血改变发生率明显增多,这可能与慢性心肌缺血、心肌劳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最常用无创性方法,而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客观依据是发现心肌有缺血的表现[1]。比例较高的异常心电图其次是窦性心动过缓,临床上约有15%正常人静息心率可<60次/分,尤其是老年男性,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其心血管状态良好。但当心率过于缓慢或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如头晕、胸闷、心绞痛甚或晕厥时须及早考虑植入起搏器[2]。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中心电图异常现象并不少见,而且异常率与性别和一定有年龄段具有相关性,在对老年人的体检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治的,重在早期发现,早期采取干预措施。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改善高危因素,可使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减少75%[3],因此不仅要对老年人定期进行心电图体检,而且要积极开展针对心血管病不健康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对异常心电图人群要治疗性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积极运动,调整营养,放松精神,控制“三高”、体重指数、腹型肥胖等可调节的危险因素,提供更多的二级预防性服务,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表1 各年龄段男女心电图统计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469.

2 刘丽娜.584例老年人体检心电图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NO.10:7 -8.

3 郑娟.进一步加强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5):676.

猜你喜欢

年龄段心电图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