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04例分析

2012-05-21孙立恩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浙江绍兴312000

中国药房 2012年24期
关键词:清开灵滴速监测中心

孙立恩(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浙江 绍兴 312000)

清开灵注射液是在传统中药古方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的首批中医院急诊科必备中药制剂之一,主要由珍珠母、黄芩、金银花、水牛角、栀子、板蓝根、胆酸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等功效,临床上应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证,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脑血管疾病等。近年来,随着清开灵注射液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ADR)报道数量也明显增多,用药安全性备受关注。为此,笔者就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4例清开灵注射液致ADR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促进其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绍兴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清开灵注射液致ADR病例报告,共104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4例清开灵注射液致ADR病例报告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ADR发生时间、ADR因果关系及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ADR的表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ADR的分型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04例病例中,男性53例(占51.0%),女性51例(占49.0%),男女性别比例为1.04∶1;年龄最小2岁,最大95岁,详见表1。

表1 性别与年龄分布(n)Tab 1 Distribution of gender and age(n)

2.2 原患疾病

清开灵注射液致104例ADR的原患疾病见表2。

表2 原患疾病Tab 2 Information of primary disease

2.3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清开灵注射液致ADR大部分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参照《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将报告表中涉及的ADR名称规范化并编号,按累及系统/器官分类,详见表3。

表3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Tab 3 Organs or systems involved in ADR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4 给药途径与ADR发生时间

104例病例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其中97例发生在给药过程中,且多数发生在用药30min内;7例发生在用药结束后。ADR发生时间分布见表4。

表4 ADR发生时间分布Tab 4 Distribution of onset time of ADR

2.5 ADR因果关系与转归

按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评价标准,对104例报告判断结果为:“肯定”6例(占11.5%),“很可能”86例(占82.7%),“可能”12例(占11.5%)。

发生ADR后,停药后自行好转24例(占23.1%),停药给予一般处理后治愈65例(占62.5%),停药后给予一般处理加吸氧、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后好转15例(占14.4%)。

2.6 给药剂量和联合用药情况

104例用药剂量范围在10~40mL之间,均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26例(占25.0%)为联合用药,78例(占75.0%)无联合用药。联用1种药物的13例,其中联用胸腺肽注射液1例、利巴韦林注射液3例,其余9例均联用抗菌药物(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注射用阿洛西林钠、注射用克林霉素、注射用头孢噻肟等5种);13例联用2种药物,联用的药物中均有1种为抗菌药物。26例联合用药中采用先后给药的病例24例(占92.3%),2例采用了混合给药,均为加入维生素C注射液同瓶滴注。

3 讨论

3.1 清开灵注射液成分复杂,易导致ADR发生

清开灵注射液组方中金银花所含的绿原酸对人体有致敏作用[1],水牛角提取物内有蛋白质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2],易引起过敏反应。

3.2 儿童易发生ADR

表1表明,0~10岁年龄组发生ADR的几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这可能由于儿童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药品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与成人不同,对药品敏感性与成人有差别,而静脉滴注又是儿童常用的给药途径,也是导致ADR发生的最多途径。笔者建议,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对儿童能口服的,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3.3 警惕ADR在短时间内发生

从表4可知,ADR发生时间多数在30min以内。据有关文献[3]报道,中药注射剂的ADR大多发生在60min内,最快为首次用药不足30s即发生,这与我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病例出现的ADR时间一致。由此可见,在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时,尤其是对首次使用的儿童,应高度警惕,严密观察,加强用药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3.4 控制滴速

104例ADR中仅有2例对滴速予以描述,由于记载数量过少,无法比较滴速与ADR发生的关系。一般而言,滴速过快会导致药物局部浓度过高,可致头晕、疼痛、刺激性皮炎等;滴速过慢,药物可能发生水解、氧化等而致ADR[4]。参照药品说明书描述和相关文献[5]报道,清开灵注射液滴速勿快,儿童以每分钟20~40滴为宜,成人以每分钟40~60滴为宜。

3.5 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联合用药

在有联合用药情况的26例病例中,与抗菌药物联用的为22例(占84.6%),出现频次最高的为青霉素类,有16例(占72.7%);涉及8个品种,前3位分别为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利巴韦林注射液;有2例与维生素C注射液同瓶滴注。由此可见,联合用药是导致ADR发生率增加的隐患之一。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清开灵注射液的功能主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用药原则,谨慎用药;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如确因病情需要,也应注意配伍禁忌,不能与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G钾、肾上腺素、阿拉明、乳糖酸红霉素、多巴胺、山梗菜碱、硫酸美芬丁胺等药物配伍使用[6];如确需联合用药,应尽量减少联用药物品种;多组静脉用药时,各组药物的用药时间应有间隔,以减少ADR的发生。另外,不可将不同的注射液同瓶混合滴注。

[1]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5.

[2]周 来.清开灵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67例[J].医药导报,2000,19(3):171.

[3]张惠霞,陈建玉,宋 成.341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32.

[4]姚 冰,彭晓燕,潘 洁,等.66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6):2857.

[5]郝 园,孔翔瑜,吴泰相.277篇1486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62.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11.

猜你喜欢

清开灵滴速监测中心
戴明环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准确率中的作用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HPLC法测定注射用清开灵(冻干)中6种成分
砥砺奋进的五年
十二轮中央巡视首度实现全覆盖
学习考察,这十个城市是首选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Meta分析
医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设计
神威药业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入选MERS诊疗方案
挂盐水滴速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