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工具理性”倾向及其价值回归

2012-04-18温志嵩

关键词:工具理性教务教学管理

温志嵩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福建 福州350108)

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工具理性”倾向及其价值回归

温志嵩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福建 福州350108)

通过对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在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的“工具理性”倾向和弊端,以及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工具理性”扩张导致的后果,分析指出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终极价值的关注,使技术理性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上来。

网络教学质量评价;工具理性;价值回归

在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些新技术不断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中来,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生通过教务系统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但在改革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唯技术至上等观念,这种被片面化的技术理性由于过于倚重教育技术的“工具理性”而具有明显的“以技术为中心”的倾向。笔者试图通过对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的分析,阐述在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的“工具理性”倾向及其价值回归。

一、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工具理性”倾向及其弊端

(一)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工具理性”倾向

理性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一直以来备受哲学家的青睐,许多不同流派、不同时代背景的哲学家都对它有过不同的阐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将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他认为,“价值理性”是指具体的行为有待于依据信念而做出取舍的理性,它所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的角度来看行为的合理性;“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并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从韦伯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解释来看,工具理性是一种被限制于对工具而非对目的领域的理性,它追求工具的功能、效率,追求技术的最先进和功能的最强大,而不考虑行为的目的和结果是否符合终极价值[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的不断普及运用,大多数高校都引进和运用了不同版本的教务管理系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由原来的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方式转向主要依托教务系统来进行,由学生登陆教务系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由于该评价方式具有受众范围广、时效快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来取得较好的成效。然而,现代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对推进教育管理和改革确实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在教育管理领域的扩张也导致了其“工具理性”的膨胀,在追求效率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越来越依赖于教育技术和教务系统,技术理性也逐渐由解放人的工具退化为统治人的工具。在教育技术领域盛行的“以技术为中心”的目的取向本质上就是一种工具理性。目前,在过于依赖教务系统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具理性”倾向的弊端。

(二)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工具理性”弊端

1.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教学质量评价应该是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价,并且根据部分专业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有一定的区分度,如艺术类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课程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中就应有所区分。此外,随着高校学生自主意识和评判能力的增强,除了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指标体系的设置外,还应从学生的视角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订,使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表意清楚、文字简练,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教务系统都无法使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完全符合本校的实际。一方面,目前能根据学校需求定制的教务系统往往价格不菲,一些规模较小的高校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即使对那些实力雄厚的高校来说,虽然能与开发教务系统的公司进行需求定制,但由于教育技术发展的滞后性使得目前主流的教务系统多少存在技术上的不足,也无法完全满足高校提出的教学管理需求,对于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复杂而多样化的指标体系也无法通过教务系统充分实现,为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留下不少缺憾。

2.学生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结果与实际有较大差异。在评价过程中,高校为收集到足够多的评价数据,往往将学生是否完成评价作为学生能否享受其他权利的限制条件,如将学生是否完成评价作为查看成绩或者报考各种等级考试的前提条件,使部分学生对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产生抵触情绪,在评价过程中随意评价甚至乱评价。同时,由于在网络评价期间学生登陆比较集中,往往造成服务器超负荷运转,评价系统反应迟缓,对学生来说确实是费时费力,因而部分学生干脆委托同学登陆系统代为评价。此外,评价的结果也跟学生对教师的主观判断有极大的关系,部分学生会对要求严格的教师或者之前给自己低分的教师予以差评,这些都使得网络教学质量评价往往与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表现有所偏差。

3.评价结果缺乏指导意义。进行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本意是为了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同时,对任课教师来说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自我剖析、扬长避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但由于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过于倚重教学系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而如前所述的情况则容易造成评价数据失真,这样的评价结果如果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势必会对教学管理造成误导。而失实的评价结果对于受评的教师来说也是不公平的,甚至使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优劣得失,最终不论是对学校的改革发展、教师的教学改革,还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二、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工具理性”扩张的后果

随着高校网络教学质量评价“工具理性”倾向的逐渐增强,对高校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高校教学改革迟滞难行

由于现行的教务系统在功能模块上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对高校提出的技术改进需求有的也无法完全实现。因此,高校在依托教务系统进行教学运行与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就不得不向教务管理系统妥协,在无法更换教务管理系统的情况下,高校教学管理往往难以推行能够突破现有技术屏障的教学改革方案,最终导致教学改革迟滞难行。这正如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与实验心理学家理查德·E.迈耶在《多媒体学习》一书中说道:“我认为导致这些令人沮丧的结果的原因就是在于倡导者们采用了以技术为中心的设计取向,他们不是让技术去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而是迫使学习者去适应这些最新技术的要求。”[2]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往往与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相关联。过于依托教务系统而又受制于教务系统,使网络教学质量评价无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评价尺度的“标准化”是工具理性的“胜利”,同时也是网络教学质量评价自身走向贫困的起点,其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参考意义,这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与改革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评价数据失真影响教师积极性

依托教务系统相对简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学生“快餐式”的网络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囿于时间和网络状况,总想尽快完成评价任务,评价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其结果大多千篇一律,导致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投入较多、认真负责的教师在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中并没有获得相应的较好的评价。而部分教学水平较差、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甚至刻意讨好学生的教师,由于学生“走过场”式的评价,使得其最终评价结果也不错。这样的评价结果一旦公布,对认真负责而评价又不高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而对另一部分教师来说无形中也助长了其“懒汉”思维,如不认真上课、对学生要求不严等。因此,这种评价不但会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公信力,也会打击教师改进教学的积极性。

(三)评价结果引发学生的功利性思维

在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往往追求评价的“效率”,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评价能越快完成越好,因而在评价过程中,部分参评学生往往对那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给自己留下好印象或给自己高分的教师好评,甚至是有的教师虽教学水平一般,但由于平时要求不严、考试容易通过而获得学生好评。其结果只会导致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评价者控制被评价者的手段,甚至会在学生脑中形成功利主义思维。

三、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理性回归

教务系统作为一种应用于教学管理的技术理性,包含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维度,高校依托教务系统开展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使教育技术的工具理性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但是,高校在开展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中也不同程度地陷于教务系统的技术困境,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扩张的忧虑与非议。人们日益认识到工具理性只是教育技术理性的一个维度,工具理性应是为价值理性服务的,为了避免技术理性走向“工具理性主义”,应在实践中大力提倡价值理性,逐渐让价值理性主导技术理性,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判断是人的发展,是人的解放和主体性的跃升”[3]。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终极价值的关注,使技术理性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上来。

(一)更新理念,回归价值本位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评价,还是现今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评价,都应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4]。在当前高校普遍依托教务系统由学生进行网络评价的情况下,我们尤其要尽可能避免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的工具理性化弊端,重新确立发展性的教学评价理念,使教学评价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助推剂,实现高校教学评价的价值回归。

目前,高校普遍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相比传统的问卷和座谈等方式确实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但我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如何更高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也不是高效、便捷地采集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而是要研究如何运用教务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要求,如何设计导向明确的评价指标,从而在评价中真正反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改进并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形式,实行差异化评价

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存在指标体系单一、导向功能弱化的弊端,要实现教学质量评价回归价值理性,必须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的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网络评价系统的改进,针对不同群体构建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实行差异化评价。

1.创新指标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依托教务系统进行网络教学质量评价,基本上只提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并没有包含督导专家和同行的评价,而且基本上是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全校所有的学科专业。这种评价的指标体系导致评价主体单一,无法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差异化评价,并且其用同一评价方式、同一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有失公允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科、发展阶段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即便是相同学科、相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也应针对传统课程教学和新开发课程教学有所区别。同时,针对相同群体内的教师可以采用同一评价标准进行独立评价,但如果涉及到不同群体间的比较,则应先设定关联系数,将评价结果换算后再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既反映教师群体的多元性,又兼顾个体的差异性,才能大大增强可比性,以促进难度教学任务的落实并较好地约束和激励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

2.优化评价形式。在评价过程中,要发挥督导专家、同行教师、领导、学生等不同评价主体的优势和特点,围绕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如督导专家、同行教师对教师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评价可以有所侧重;而学生则对教师在教与学的态度、教学效果方面有更直观的体验。两类具有不同视角的评价主体通过各有侧重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任课教师的实际教学状况,以在评价过程中采集到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数据。

3.加强组织引导。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但能够增进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了解,从而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在评价中最终受益。但在评价过程中,有不少学生认为教师的评价结果如何与己无关,对评教工作漠不关心,导致学生中代评率较高。为保证评价数据的真实性,在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前应加强组织、宣传和引导,如在评价前可通过微博、网站、宣传栏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宣讲评价指标的内涵及评教工作的意义,提高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参评热情,从而切实提高评教活动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三)以人为本,发挥评价结果的正效应

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正效应。

1.促进学校改进教学管理。从学校层面上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教学监控与管理,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组织教学质量评价和分析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全校总体教学状况,并以此作为学校制定有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管理等政策的依据。

2.促进教师发展。目前,许多高校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衡量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依据之一,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教学荣誉、职称评聘、奖金福利等各种利益挂钩。这无形中会对任课教师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如差评会对教师产生较大压力,促使其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此外,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和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教师在评价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优势,从而有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促进学生发展。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协助学校监控教学质量,是高校充分发挥以生为本、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自主意识。同时,在教学质量评价后,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方式的改进、教学设施的改善,以及任课教师基于对教学情况的反思而进行的教学改革等,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殷旭彪,李磊,陈琳.关于教育技术之技术理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2):9-12.

[2]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6.

[3]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63-69.

[4]李继怀,樊增广,钱士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理念创新及其模型修正[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61-64.

(责任编辑:林小芳)

Tendency of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egression in the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N Zhi-song
(Dean's Offi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Chin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ndency,disadvantages and results of the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in it have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s.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using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its ultimate value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let the technical rationality return to the human-oriented ultimate value.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instrumental rationality;value regression

G642.0

A

1671-6922(2012)04-0095-04

2012-03-05

温志嵩(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教务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