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

2016-01-28杜颖卿

成才之路 2016年1期
关键词:价值理性实践教学模式工具理性

杜颖卿

摘 要:在对当前国内外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幼儿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方案。分析我国学前儿童价值观认同现状,探究可能影响学前儿童价值观的内外环境因素,了解当前幼儿园价值观教育方式和手段,整合中西方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经验,探索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培育机制。

关键词:学前儿童;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36-02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价值观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大众文化所共同建构的自由开放多元的社会,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彰显,自由意味着机遇与创新,同时也意味着风险与责任。在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如果忽略价值观培育的特殊性与长期性,有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最终价值归属造成损害的风险。学前儿童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决定国家的未来,学前儿童的长期发展规划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一、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并不多。刘济良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一书中指出青少年价值观危机的成因,给今天的国民价值观教育以重要提醒。在社会改革处于攻坚期,社会转型处于深水区、价值观多元化凸显的当代中国,依然要警惕“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使“价值理性”迷失防患于未然。王旭丽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困境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幼儿、儿童和少年感觉、感受和观察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童年孩子比较听话,而少年孩子处于逆反期”。这启示我们要高度关注学前儿童的价值观培育,识别他们思维、情感和观察世界的模式和逻辑,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智特征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育,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周素湘在《在保教活动中培育幼儿核心价值观》一文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出发,提出保教活动中培育幼儿价值观的具体方法,包括“从心灵上点燃爱国之情”“从行为上培育敬业之心”“在活动中陶冶诚信之操”“从情感上引领友善之举”,可谓是对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最有针对性的研究。

2. 国外研究现状

孙宏艳对国外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培育做了总结评价研究,《国外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经验及启示》一文,注意到了国外对孩子价值观教育重在从小渗透,关注道德实践,通过把观念融入到儿童的现实生活达成,并且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这给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遗憾的是,在现有研究基础及条件下,很难找到更多关于国外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也对我国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与国际接轨提出了时代的呼唤。对于幼儿教师的培训应该逐步从国内扩展到国外,为国内一线幼儿园教师提供到国外研修的机会,或者幼儿师范类高校也为之做出努力,这将为我国学前儿童的整体教育水准的提高提供帮助。

二、现状分析

综合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对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重视度还不够高,关注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学术研究较少。但是,与事实不同的是,在幼儿园还是能看到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操作,比如幼儿园的升国旗唱国歌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废品制作手工就是生态观教育、孩子之间的和睦相处就是友善教育等。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合理的价值观教育是可行的。那么,价值观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有实际操作,但却未成系统,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而上”观念的影响,忽略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给人感觉是空洞的说教,似乎没有必要在幼儿园阶段就给孩子“上纲上线”,这是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观念。加上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在大多数幼儿园还是重头戏,所以,在幼儿园开展系统的价值观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流于形式,而未形成系统。第二,部分幼儿教师的研究型教学意识较弱。即使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了价值观教育,有时也未必成为系统,或者说没有在理论层面意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习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作为一线幼儿园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把幼儿的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做。这就要求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研究水平,与时俱进,做科研型与教学型齐进的新时代幼儿教师。第三,缺乏学前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对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同情心、社会交往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及爱的意识,包括对父母、长辈及老师、同伴,甚至集体、国家。其实,这也是对幼儿价值观的教育。如果思政学科和学前教育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实现融合,幼儿园活动中就会自觉形成一系列的价值观教育模式。

三、开展幼儿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方案

在对当前国内外学前儿童价值观教育研究进行总结与归纳、对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缺乏系统价值观培育的实际做出合理揭示的基础上,文章着重提出在幼儿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分析我国学前儿童价值观认同现状。从实证出发,调查学前儿童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幼儿的心智特征在价值观领域的表现,为研究打下坚实的根基。这一点是我们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必须要在实际的教学调研基础上展开可行性逻辑论证。第二,探究可能影响学前儿童价值观的内外环境因素。从家庭、幼儿园、社会、个人等方面,研究可能会对幼儿价值观形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家庭、幼儿园、社会是影响学前儿童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从婴儿到幼儿到儿童的成长,孩子的价值观形成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要着重分析对儿童价值观教育形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以便幼儿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第三,调查一定数量的幼儿园教师,了解当前幼儿园价值观教育方式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有衔接性和合理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大量的走访,了解现行教育手段,争取其与价值观教育手段的统一。第四,整合中西方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经验。突破区域局限与国界局限,整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为探索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培育机制打下基础。关于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有过叙述,大学教育要走出国门,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不能落后。第五,探索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培育机制。这是整个研究的重中之重,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索构建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动态机制。包括从价值观生成逻辑构建的生成机制,这种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方面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互联及合力协作;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从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乃至到成人教育的推进关系。可以说,学前儿童价值观需要外在教育、环境熏陶双剑合璧。除了关注学前儿童价值观的生成机制以外,还不能忽视后期的训练机制、调控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的建构。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尝试突破传统价值观教育理念,呼吁各界重视学前儿童的价值观培育。本研究不在于提出多少“束之高阁”的理论,重要的是,提高国民对价值观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重视度,提醒幼儿园开展系统化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教学。把有意义的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前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教学活动中,探索可操作性方法与途径,并进而形成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动态机制,对于幼儿教育的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旭丽.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困境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4(12).

[3]周素湘.在保教活动中培育幼儿核心价值观[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4]孙宏艳.国外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经验及启示[J].青年探索.2014(02).

猜你喜欢

价值理性实践教学模式工具理性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批判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