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教学实录

2011-12-03执教刘永康评点朱大伦

中学语文 2011年1期
关键词:明线夏瑜革命者

执教:刘永康 评点:朱大伦

师:鲁迅在《狂人日记》里面写道:“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麟;从徐锡麟,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用馒头蘸血舔”为题材,这篇课文就是鲁迅先生写的《药》(展示课题——《药》)!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在这篇文章里面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取材都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那么在《药》这篇小说里面描述的是什么样的病态社会呢?这个病态社会里面的不幸的人们指的是什么人呢?作者到底要揭出什么样的病苦?要引起疗救什么样的注意?下面,我们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来弄清这些问题。这篇文章人物关系非常复杂。有公开出场的,有从未亮相的,有指名道姓的,有隐姓埋名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围绕小说中各种人物对待革命者夏瑜受害的态度对人物进行分析归类。

师:夏瑜被捕是谁告的密?

生:夏三爷。

师:夏三爷是个乖角儿,他为了二十五两雪花花的银子不惜出卖了自己的亲侄儿。你们说这叫大义灭亲吗?

生:不是。这叫六亲不认。

师:对,这叫大逆灭亲。那么夏瑜被捕以后关在牢里面,是谁对他进行敲诈勒索?而且他在牢里劝牢头造反,说“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时候,是谁打了他两个耳光?

生:阿义。

师:对了,红眼睛阿义。那么夏瑜最后在古轩亭口英勇就义又是谁操刀杀了他,并把他的血当药骗取华老栓的钱财?

生:康大叔。

师:对,康大叔。你们看,这三个人应不应该算是一类啊?

生:(齐声说)应该。

师:夏三爷、阿义、康大叔他们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帮凶、侩子手。他们对待夏瑜的死抱有什么态度?请大家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如果有成语最好用成语。

屏显1:夏康阿义

生 1:“罪有应得”。

生 2:“冷嘲热讽”。

生 3:“麻木不仁”。

师:(三个学生概括都不准确,这时老师开始点拨)请大家考虑一下,这三个人是为谁服务的?

生4:他们是帮助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些革命者的。

师:对了,那就是帮助坏人干坏事。我们有没有表达这个意义的成语呢?

生 5:“助纣为虐”。

师:概括得非常好。那么和“助纣为虐”同义的成语还有吗?

生:(齐声说)“为虎作伥”。

师:对了。被老虎吃了变成伥鬼,又帮老虎吃人。这两个成语都很好。我们继续看,夏瑜在古轩亭口英勇就义的时候,有一群什么人?

屏显2:夏康阿义—助纣为虐

生:有一群围观的群众。

屏显3:(围观群众)

师:我们平常看电影、看电视、看小说,如果是英雄人物就义,如果是善良的人蒙冤受屈被害,围观的人一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1:同情受害者。

生2:为受害者感到悲痛。

生3:对迫害他们的坏人都很愤慨。

师:可是,这篇课文里围观的群众,他们对革命者夏瑜的英勇就义同情吗?悲痛吗?对坏人愤慨吗?

生:不是这样,他们是在看热闹。

师:对了,是在看热闹,是在鉴赏一场杀人盛举!夏瑜被害是多么悲惨的事情,他们居然当成热闹来看!这说明什么?

生1:愚昧无知。

生2:麻木不仁。

生3:观杀取乐。

屏显4:围观群众——观杀取乐 华家三人

师:概括得都不错。第三类人就该是华家三人了。华老栓夫妇、华小栓是开茶馆为生的,他们应该算是城市贫民、劳苦大众。革命要解救的对象正是他们。他们应该算是革命的动力,革命的动力对革命应该是支持的、参与的。可是华老栓夫妇呢,他们知道不知道革命是怎么回事?

生:不知道。

师:所以,鲁迅先生给康伏园的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药》写的是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是因群众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的说,革命者为了群众牺牲了,可是愚昧的群众却不知道是为了谁。并用了愚昧的见解,以为牺牲了可以享用,为了群众中某一个人的私利。”华老栓一家不懂得革命是怎么一回事,相反的,把革命者的鲜血当成了药来给儿子治病。我们用一个四字短语把他们的行为概括出来。

生:以血为药。

屏显5:华家三人——以血为药

师:第四类人就是茶馆里面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和二十几岁的青年人等等,他们是一群茶客,他们这些人是饱食终日,百无聊赖,这就是鲁迅先生在他其他文章里面说的社会上“多余的人”。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说,刘和珍君的遇难“顶多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他们就是这些无恶意的闲人或有恶意的闲人。他们对夏瑜的受害抱有什么态度?

屏显6:一群茶客

生1:他们认为夏瑜的死,是死有余辜的。

生2:愚昧麻木。

生3:冷酷无情。

师:(针对学生概括不贴切,老师点拨)夏瑜关在牢里说了什么话?

生:夏瑜关在牢里,还在劝牢头造反,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师:红眼睛阿义打了他一个耳光。他们是怎么赞扬阿义的?

生1:驼背五少爷说:“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

生2:花白胡子说:“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说可怜可怜哩。”“打了这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师:平常有人受害了,面对他的受害,有人不同情他,相反的还感到高兴。这个意思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表达?

生:(齐声说)幸灾乐祸。

屏显7:一群茶客——幸灾乐祸

师:好!这就对了。请大家注意,夏瑜的死,别人不理解、不同情,可是亲戚本家又抱什么态度?

屏显8:亲戚本家

生1:夏瑜的母亲给儿子上坟的时候,发现坟头上有个花环,其中有一段心理描写是:“这花没有根,不像自家开的,小孩是不会到这里来的,亲戚本家早不来了”,“早不来了”,就说明亲戚本家开始疏远夏四奶奶。

生2:疏远夏四奶奶就说明亲戚本家怕被株连,怕惹祸。

生3:怕被株连、怕惹祸,就可以看出这个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有酒有菜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生4:就可以看出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的残酷,他们不仅杀害革命者,连他的亲戚朋友都要受到株连,连坐法,灭九族,所以亲戚本家不敢接近夏瑜母亲了。

生5:群众不理解他,连他的亲戚本家在他死后也不接近他家。可见革命者是死得多么的寂寞和悲哀啊!

生6:因此,我们可以用“疏远避祸”四字来概括亲戚本家对夏瑜。

屏显9:亲戚本家——疏远避祸

师:好,我们就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夏四奶奶作为革命者夏瑜的母亲自然也算一种类型。在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小说里边,有许多革命者的母亲,比如日本的共产党员作家小林多喜二写的母亲,俄罗斯文学家高尔基写的的母亲,国产电视连续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里边地下工作者杨晓东的母亲,《洪湖赤卫队》里韩英书记的母亲,《苦菜花》里抗日妇女娟子的母亲都是革命者的母亲。你们看这些革命者的母亲有个什么共同点?

屏显10:夏四奶奶

生1:他们都理解自己儿女的革命行为。

生2:他们都积极地参与儿女的革命行为。

生3:他们的儿女为革命光荣地牺牲以后,作为革命者的这些母亲,都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儿女感到骄傲自豪。

师:对了,她们的儿女是为革命牺牲的,死得其所,他们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所以,她们能为自己有这样的儿女感到光荣。可是,夏瑜的母亲也是革命者的母亲啊,夏瑜受害,她是感到骄傲、自豪、光荣,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请你们根据课文的有关描述加以说明。

生:夏四奶奶看到坟前树上的乌鸦,有这样一段描写:“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夏四奶奶对儿子的死很悲伤。

师:除了悲伤,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感情?(学生一时不能作答,老师点拨)她在上坟的时候,眼前出现了华大妈,脸上立刻露出了什么颜色?这种颜色说明什么?

生1:脸上露出了羞愧的颜色。

生2:夏四奶奶不敢正大光明去给儿子上坟,怕见人。只好偷偷摸摸地去,一旦发现有人,脸上露出羞愧的颜色,这说明她和别人一样,仍然把自己的儿子当着是被镇压了的犯人来看,认为这是丢人的事,当妈的感到脸上无光。

生3:她为儿子的死感到羞愧,说明她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是为革命壮烈牺牲的,死得其所,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作为这样的革命者的母亲,本应该感到骄傲、自豪,可是,她没有这种骄傲感,没有这种自豪感。

生4:夏瑜就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死到底是为了谁,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他死得是多么的寂寞、悲哀。

师:大家分析非常好,两种情感交织,又悲又羞,因此,她对夏瑜死的态度就应该把这两种感情都要概括进去,怎么概括?

生:那就是“悲羞交错”。

师:概括得好!前面已经提到,夏四奶奶上坟的时候看到坟上有一个花环,接下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否定了几种可能?

屏显10:夏四奶奶——悲羞交错

生1:“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

生2:“孩子不会来玩”。

生3:“亲戚本家早不来了”。

生4:乌鸦并没有按夏四奶奶的意思由树上飞到坟头,可见这花环并非是被冤枉的瑜儿在显灵。

生5: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就只能让人想到是夏瑜的战友送来的花环。

屏显12:夏瑜战友——献花于墓

师:对头,应该是夏瑜的战友。革命者死得很悲惨,一般的群众不同情他,亲戚本家疏远他,他的母亲也不理解他,但是夏瑜的战友把花环送到了他的墓上,这个行动使我们想到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边的一段话?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老师一面背诵这段话:

屏显13:

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惜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意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侯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师: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生1:这段话是对夏瑜战友献花于墓最好的诠释。它说明,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革命者惨遭屠杀,但是他们并没有被斩尽杀绝。

生2:说明烈士的战友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还会继续战斗。

师:好了,前面谈到,这篇文章人物关系很复杂,有公开出场的,有从未亮相的,有隐姓埋名的,有指名道姓的,很不好理清头绪,可是,我们把他们对待夏瑜受害的不同态度做了一个归类,这人物关系一下子就一目了然了,那就是:

夏康阿义——助纣为虐

围观群众——观杀取乐

华家三人——以血为药

一群茶客——幸灾乐祸

亲戚本家——疏远避祸

夏四奶奶——悲羞交错

夏瑜战友——献花于墓

在弄清本文人物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来研究这篇小说的主题。众所周知,文学是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揭示主题、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围绕对待夏瑜受害的不同态度,我们已经把课文中的人物归纳为七类,其实,这七类人还可以概括为三类,你们看,可以归为哪三类?每一类显示了主题思想的哪一方面?现在请大家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前后左右讨论讨论。(生讨论后发言)

生1:第一类应该是:夏三爷、红眼睛阿义、康大叔,因为他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帮凶、刽子手,这与其他人有区别。

生2:围观群众、华家三人、一群茶客、亲戚本家、夏四奶奶这五类人可以归为一类。

师:为什么?

生3:他们对夏瑜的死尽管态度不同,但不同中有同,那就是愚昧、无知、麻木、不觉悟。

师:那么剩下的“夏瑜战友”自然应归为第三类。这三类人,每一类人就都显示了主题思想的一个方面。文中写出了夏三爷、阿义、康大叔这类人对待夏瑜的态度,通过这类人的描写,将矛头对准的是什么?

生1: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生2:因为他们助纣为虐,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帮凶、刽子手。

师:对了,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这就显示了主题思想的一个方面。从课文来看,这个罪恶表现在哪些方面?

屏显14:控诉了封建统治的罪恶

生1:从夏三爷、阿义、康大叔迫害夏瑜说明封建统治者的罪行之一是:镇压革命。

生2:围观群众、华家三人、一群茶客、亲戚本家、夏四奶奶的落后、愚昧、麻木、不觉悟是封建阶级统治的毒害造成的,可见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之二就是:毒害群众。

师:鲁迅把夏瑜的受害和群众的愚昧连在一块来写,除了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意思?

生: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了群众,导致了群众麻木、愚昧,而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又没有去医治他们的愚昧、麻木,没有唤起他们的觉悟。

师: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就是辛亥革命失败,革命者死得寂寞、悲哀的根本原因。那么这个血的代价告诉我们,革命要成功,该怎么办?

生:(齐声说)唤起民众。

师:对,说明“革命必须唤起民众”,这就是本文主题思想的第二方面。再看夏瑜战友“献花于墓”,这一行为描写又说明什么?

屏显15:说明唤起民众的必要

生:说明尽管革命失败了,革命者也死得很悲惨,但是革命没有完蛋。

师:对了,革命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应该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透过黑暗悲哀的现实,显示光明美好的前景。从以上的研究中已经说明,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从人物的形象特点当中显示出来的。七类人归为三类人,每一类人显示了主题思想的一个方面。合起来就是:

屏显16:透过黑暗悲哀的现实,显示光明美好的前景

师:本文主题思想虽然是三个方面,但这三个方面有没有重点?

生:有,重点是“唤起民众的必要”。

师:对了,主要是“唤起民众的必要”,可以说,人民群众唤起之日,就是革命取得成功之日,这就是主题思想的体现。我们从这篇文章的人物关系分析入手,已经弄清楚这篇文章的主题,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问题,从分析题材与主题的关系入手,学习提炼主题的方法。同学们平常写记叙文,思想不深刻,不知道怎么从题材中提炼主题,我们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来琢磨一下鲁迅先生是怎么从题材中提炼主题的,要学习他的这种技巧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平常的写作,使我们写出的文章能够做到深刻。刚才我们已经谈到了,鲁迅先生在《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的?》中写道:我的取材都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首先,我们看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什么?

生 1:是标题《药》。

生2:也就是人血馒头事件。

师:对,这个标题已经显示了人血馒头事件的题材。按照鲁迅的说法,这个取材自然也该是来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那么,这个病态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不幸的人们又指的哪些人?请大家结合课文的有关描述来回答。

生1:夏瑜关在牢里还在劝牢头造反,宣传“大清的天下是大家的”,这分明是告诉我们这个病态社会是指辛亥革命前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2:不幸的人们应该指小说中的华老栓夫妇、华小栓为代表的落后群众。华家受康大叔毒害,居然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结果是人财两空。

生3:还有就是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夏瑜人被杀、血被吃,有人观杀取乐、有人幸灾乐祸、有人疏远避祸,就连母亲为儿子上坟还觉得丢人,感到害羞。可见革命者死得多么悲惨寂寞!

师:鲁迅先生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篇文章揭出了什么病苦?引起疗救什么注意?

生1:群众的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是一种病苦。

生2:辛亥革命脱离群众也是一种病苦。

师:对,这篇文章揭出了两种病苦,一个是群众的愚昧,一个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医治他们的愚昧,唤起他们的觉悟,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要揭示的病苦。那么,揭出这个病苦要引起疗救注意什么?

生:是要注意寻找一种药,一种医治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病苦的药。

师:这个药是“人血馒头”吗?

生:人血馒头不是药,它治不了华小栓的病,反而送了他一条命。

师:这个药是夏瑜的英勇奋斗吗?

生:也不是,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脱离群众,势单力薄,导致革命终于以失败而告终。

师:对头,辛亥革命没有唤起民众,他们尽管赶走了皇帝,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阶级。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是要引起疗救的注意,注意什么?注意寻找一种医治群众精神麻木,唤起群众觉悟的新药。这就是这篇文章标题《药》的又一含义。可见,本文标题既是题材,又起到了彰显主题的作用。那么这个医治群众精神麻木,唤起民众的新药又是什么?课文挑明了吗?

生:没有。

师:这种唤起民众的新药到底是什么,课文没有说出来,那个时候的鲁迅也说不出来,因为鲁迅是在五四运动的前夕写这篇小说的,受了时代的局限。他想寻找一种医治群众精神麻木的新药,但尚未找到。这种唤醒民众的新药鲁迅后来找到没有?(学生一时不能回答。老师启发)你们都学过历史,历史告诉我们,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在我国思想界出现了什么情况?

生:进步的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发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

师:对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医治群众精神麻木的新药。五四运动以后我们进步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新药来医治群众的精神麻木,唤起民众。

我们已经知道,这篇小说的标题即是题材,题材彰显了主题。现在我们就来思考一下,主题是怎么样从题材中提炼出来的?

师:这篇文章的题材是大题材还是小题材?

生:人血馒头事件应该是小题材。

师:本文通过对人血馒头这一小事件的记叙,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毒害群众的罪恶,批判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弊端,材料虽然细小,认识作用却是很大的。高明的作家总是能够从细小的材料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而平庸的作家会把重大题材给糟蹋了。这篇小说的题材,如果稍不经意,或者是被平庸的作家所采用,也会表达一个平淡的主题,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只要稍微改动几句话,它的主题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变得非常平庸,你们看改动哪几句话?(许多学生没法改,有几个学生改得不恰当,这时老师开始点拨)请同学们想一想,夏瑜的故事是发生在什么背景中?

生:辛亥革命。

师:凭什么说是辛亥革命?

生:前面已经提到,夏瑜关在牢里还在劝牢头造反,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师:对了,这句话点出了人血馒头事件的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政府镇压革命群众的背景中。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删掉,再加上几句话,来说明人血馒头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政府镇压革命群众的背景中;夏瑜也不是一个革命者,比如说他只是一个盗窃犯,是一个杀人犯,而华老栓只是买了一个普通的杀人犯、盗窃犯的血蘸馒头给儿子治病,那么人血馒头事件还能表达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个主题么?

生:不能。

师:那它只能表现什么主题?

生:人民群众的愚昧无知、麻木。

师:这样的主题虽然也健康,但就没有“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一主题那样深刻了。

好了,现在我们来想一想,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从题材中提炼主题的方法是什么?(生说了许多都不着边际,这时老师启发学生)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这篇小说选择的是重大题材,还是细小题材?

生:是细小题材。

师:那么这个题材的背景是大背景还是小背景?

生:背景是辛亥革命,当然是大背景。

师:由此可见,鲁迅从题材中提炼主题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生:小题材联系大背景。

师:这就是鲁迅先生提炼主题的方法,小题材联系大背景,并找出二者的相通点。大家看这篇文章的事件很小:“人血馒头”;背景很大:辛亥革命。二者的想通点是什么?

生:人民群众依然不觉悟。

师:《药》的主题之所以深刻就是用了这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小见大”、“小中见大”。我们从海岸溅起的一朵浪花可以看见整个翻腾的大海,从一滴水看大千世界。这种“以小见大”提炼主题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篇小说是怎样安排线索,结构故事情节的。请问,这篇小说有几条线索?

生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华家,一条是夏家。

生2: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因此华家是明线,夏家是暗线。

师:华家这条明线是怎么发展的?

生:华老栓买药,华小栓吃药,茶馆里议论药,最后是吃药的结果,也就是人血馒头这剂“药”没有治好华小栓的病,反送了他一条命,其结局是华大妈给儿子上坟。

师:再看,这条线索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屏显17:明线:买药——吃药——议药——上坟

生:是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师:下面请大家思考,夏家这个线索是怎么发展的?

生1:写华老栓买药实际上写出了夏瑜的被杀。

生2:写华小栓吃药实际上写出了他不仅被杀,而且他的血被当成药来蘸馒头吃掉了。

生3:写茶馆里面议论药,实际上借议论药穿插写出了夏瑜被捕以及在狱中的表现,也就是被关押的情景。

生4:最后写华大妈给儿子上坟的同时,也带出了夏瑜的母亲给自己的儿子上坟。

师:说得非常好!再看,这条线索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屏显18:被杀——被吃——被关——上坟

生:属于倒叙,把夏瑜被杀放在开头,然后回过头来写夏瑜被捕的经过以及刽子手、愚昧、落后群众、亲戚本家、夏四奶奶对夏瑜受害的态度。

师:请想一想,这两条线索通过哪些场景发生联系?

生1:华老栓买药、夏瑜被杀,发生在刑场!

生2:华小栓吃药、以及夏瑜被捕和他被关押的情况的描写是发生在茶馆。

生3:最后华夏两个老母共同给死去的儿子上坟发生在坟场。

师:好了,两条线索是通过 刑场、茶馆、坟场三个场景发生关系,再看,通过这三个场景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生1:通过刑场使这两条线索连接。

生2:通过茶馆使这两条线索交叉。

生3:通过坟场使华夏两个老母共同上坟,使两条线索融合。

师:根据大家的思考讨论,我们可以明确:这篇小说是这样来安排线索的: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写华家,暗线写夏家。明线是按顺叙写的,暗线是按倒叙写的,两条线索是按刑场、茶馆、坟场三个场景,使它由连接、到交织、最后到融合。

师:在弄清怎么安排线索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研究这样安排线索的作用是什么?

请同学们想想,明线写华家,暗线写夏家,他们两家各受什么害?受害的原因是什么?

生1:华家受的是毒害,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嘛。

生2:夏家受的是迫害,夏瑜不是被杀吗?

师:对头,他们两家都死了人!死法不同,死因同不同?

生1:死法不同,死因相同,都是封建统治阶级造成的!

生2:是的,因为镇压革命的是封建统治阶级,夏瑜被杀就是有力的证据;

生3:康大叔欺骗华老栓,骗他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好儿子的肺痨病,这足以证明是封建统治阶级毒害群众。

师:好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华家,一条是夏家,华家受迫害,夏家受毒害,两家都死了人,死法不同,死因都是一个,那就是封建统治造成的恶果。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之称,华夏就是中国,文章精心安排华夏两条线索,而且,让华夏两个老母同时给自己死去的儿子上坟,意在说明什么?(学生恍然大悟)

生1: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是中华民族、华夏子孙的共同敌人。

生2:说明华夏子孙如果要翻身做主人,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封建统治阶级。

生3:所以,作者有意安排华夏两条线索,就有助于“唤起民众意识”这一主题的表达!

师:大家的认识非常深刻,由此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线索安排是要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思考,本文把夏瑜这条暗线也变成明线,行不行?为什么?

(这个问题又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学生无法回答,有的回答不着边际,这时,老师开始点拨)

师: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把夏瑜这条暗线变成明线,夏瑜英勇斗争的事迹就应该怎么来写?

生:就应该从正面来描写了。

师:把夏瑜英勇斗争的事迹变成正面描写,难道会有什么不妥吗?

生1:这样写会拉长小说的篇幅。

生2:篇幅拉长了就会冲淡甚至淹没对群众愚昧麻木的描写。

生3:这样一来,“唤起民众”的主题就得不到充分的表现!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我再补充一个不妥,那就是这样来安排线索还会丧失这篇文章构思的独特性和情节结构的严谨。请同学们再思考,本文如果把明暗两条线索颠倒过来行不行?为什么?

(几个学生的回答有误,老师开始启发)

师:如果将明暗两条线索颠倒过来,写作重点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1:如果颠倒过来,小说的重点就成了歌颂革命者夏瑜。

生2:这就有违鲁迅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因为作者的主要意图不是要歌颂夏瑜的英勇斗争精神,而是要批判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错误。

生3:是的,因为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不是要歌颂夏瑜的英勇斗争,而是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不幸人们的麻木、落后、愚昧、不觉悟的病苦,唤起疗救医治这种病苦的新药。如果把明暗两条线索颠倒过来,那围观的群众,华老栓的一家,茶馆里边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夏四奶奶上坟的情景,这些呀,都会变成侧面描写,那么他们的这种愚昧、落后、麻木、不觉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唤起民众”的主题就会被淡化。

师:在理解本文线索设计之后,请联系前面的有关分析进一步思考,记叙文安排线索应该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生:安排线索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师:凭什么说安排线索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生1:前面谈到安排华夏两条线索的作用,已经从正面说明了安排线索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生2:前面讨论能不能将“暗线变明线”以及能不能将“明暗两条线颠倒过来”,就从反面说明了安排线索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师:由此,我们得出第一条原则:安排线索要为表达主题服务。下面,我们继续思考安排线索的原则。

生1:安排线索要考虑线索的内在联系。

生2:本文的线索安排其内在联系就很紧。无论是明线,还是暗线,其内部都是有内在联系的。如前所说,明线是按顺叙写的,暗线是按倒叙写的。

生3:不但各条线内部有联系,两条线索之间也有联系。如前面所言,两条线是通过刑场、茶馆、坟场三个场景,使它由连接、到交织、最后到融合。

师:这就是安排线索的第二项原则:安排线索必须体现材料的内在联系。安排线索还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生:写记叙文有时可以是一条线索,但也有用两条线索的,《药》就是这样。

师:请想想,为什么《药》会用两条线索?对这两条线索,作者是怎样处理的?

生1:因为《药》中的人物多。

生2:因为《药》中的人物不仅多,而且关系复杂。

生3:这样安排线索更有利于表现主题。

生4:如前所说,华家这条线是从正面展开的,叫明线;夏家这条线是从侧面展开的,叫暗线。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三条结论:在复杂的记叙文中、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表现众多人物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更好的表达主题,就可以安排两条线索或更多条线索。在有两条以上线索的文中,正面展开的更能体现主题的叫明线,又叫主线;侧面展开的对表达主题起辅助作用的叫暗线,又叫副线。

师:好了,请同学们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把《药》改写成《夏瑜的故事》的记叙短文,该怎样安排线索?

生1:把夏瑜当做明线,把华家作为暗线。

生2:把夏瑜的故事按照顺叙来记叙。

师:是的,我们可以把小说的副线变成主线,暗线变明线,倒叙变顺叙。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夏瑜英勇斗争的事迹的片段合理地连缀成有头有尾比较完整的故事!请大家按照这个思路,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记叙文。顺便提一提,本文善于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表达主题思想,这方面的优点在作者其它小说中也很突出,我们会在其它课文的学习中把它作为重点来研究。

评点:

这节课是刘永康教授应邀在成都、重庆等10余个城市给中学生执教鲁迅的《药》,意在为中学语文老师做教学示范。刘教授的课以内容厚重充实见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具体到这堂课上,有以下特点:

纵深切入,脉络清晰。这篇文章人物复杂,主旨深邃,需要教者一步步引导,纵深推进。首先,针对《药》中复杂多面的人物,刘老师依据不同的人对待夏瑜之死的不同态度对人物进行了归类,为后面揭示题旨打好了基础。其次,在弄清人物身份、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来揭示文章题旨。这一环节,刘老师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先揭示出三个主旨,然后点明主、次重点,再由重点题旨纵深开掘,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涵义,升华了主题。整个过程脉络清晰,由师生共同完成,老师适时疏通引导,实现了课堂上的平等对话,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药》这篇文章不仅人物复杂多面,而且线索明暗交替,如何剥茧抽丝,抓住能够揭示主题的内核是关键。在文章显现出来的三重主题中,老师收放有度:能够表现深层主旨的内容,联系背景,大胆发散;分析文章线索与主旨的关系,悉心引导,带领学生进入深度思考;抓住关键字词,深挖文字背后的含义,使学生清晰明了。这些实质性内容的提取与发掘有张有弛,学生就在几番开合中进行思考、辨析,进而深入小说主旨,领会文章要义。

启智拨慧,教会能力。刘老师教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知识与能力的紧密结合,一篇文章学下来,他总能让学生学到相关技能,在学到知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加以运用和实践。在这堂课上,刘老师通过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旨,指明在记叙文写作中应如何安排线索,凸显主题,以提高写作技能。如,在这堂课上,老师总结出“小题材联系大背景”,安排线索要为表达主题服务,主线副线与主题的关系,如何安排线索能更好地表现主题等等写作原则,并以实例对其进行运用,得到有效训练。我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猜你喜欢

明线夏瑜革命者
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暗线”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在博尔塔拉留影
一元微积分教学之思考
《拯救溺水鱼》中的叙事内容的明线与暗线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体会
“比较”引我们走近鲁迅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革命者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