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1-10-07陈平平黎春兰

关键词:凝血酶原凝血因子纤溶

陈平平,黎春兰

(1.平江南江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南 平江 414511;2.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岳阳 414000)

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在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血清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并于妊娠晚期达到高峰,这些性类固醇激素影响肝脏的代谢﹑合成和分泌功能,从而导致临产孕妇体内凝血成分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据有关资料表明,孕妇凝血指标改变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约占DIC患者的4%~12%[1]。因此,对临产孕妇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TT、纤维蛋白原(FIB)等四项指标的监测,有利于DIC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本文对202例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及处理

临产孕妇组:2010年4月~10月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待产孕妇202例,无心﹑肝﹑肾功能异常,无妊娠高血压﹑血液病﹑妊娠糖尿病及妊娠并发症且未使用任何药物,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4岁,孕期38.5~40周。健康非孕妇组:来自我院体检中心健康非孕妇女81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6岁,既往无心、肝、肾病史,无凝血机制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体格检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正常者。所有检测对象均空腹采取静脉血1.8 mL,于含109 mmol/L枸椽酸钠0.2 mL的真空专用血凝管(湖南省浏阳市医用仪具厂生产)内,轻轻颠倒混匀5~8次,以3000 r/min离心15 min。要求采血过程顺利,避免组织损伤导致外源性凝血因子进入血液,影响检测结果,止血带松紧适度,捆绑时间≤30 s,标本无脂血,溶血及黄疸现象。根据仪器操作规程分别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提供的公式计算[2]。每次测试前先按操作规程做质量控制,合格后再进行标本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9000全自动血凝仪,所用试剂,定标血浆和质控品为配套原装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mean±SD表示,显著性分析采用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两组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见,临产孕妇组的 PT为(11.61±0.63)s﹑INR值为0.92±0.07,FIB 为(4.56±0.61)g/L;健康非孕妇组 PT为(12.62±0.48)s﹑INR 值为 1.01±0.05,FIB 为(3.13±0.45)g/L,两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临产孕妇组的 APTT 为(31.53±3.22)s﹑TT 为(14.20±2.11)s;健康非孕妇组的 APTT 为(31.80±2.12)s﹑TT为(14.55±1.86)s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临产孕妇组和健康非孕妇组PT﹑INR﹑APPT﹑TT﹑FIB检测结果

3 讨论

凝血初筛试验是初步判断出血性疾病类型的主要诊断指标之一,PT是唯一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总的筛检试验,反映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水平。APTT是一个敏感且可靠的筛检内源性凝血途径有无异常的筛检试验,反映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水平。TT测定主要反映血液中是否含有肝素类抗凝物质。FIB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含量测定具体反映纤维蛋白原在血栓与止血中的消长情况。妊娠时纤溶系统易发生改变,除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增加外,纤溶酶原含量亦显著增加,表明在妊娠期间纤溶活性降低。本结果显示:临产孕妇的PT,INR值明显低于健康非妊娠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有关报道[3]基本一致,临产孕妇的FIB值明显高于健康非妊娠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与有关报道[4]基本相符。FIB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孕妇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组织纤溶酶激活剂(t-PA)减少,纤溶活性下降;而APTT、TT检测结果与健康非孕妇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产孕妇的凝血功能状态的改变是随着妊娠而发生的生理性变化,这些变化既有对产妇自身有利的一面,也有因此变化对孕妇产生某些高危因素的一面,有必要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为有效地防止产妇发生意外,在其临产、分娩及产后严密监测凝血功能状态的变化,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及时发现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掌握产妇凝血纤溶功能及状态,对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降低临产孕妇DI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1]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M].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61.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11-212.

[3]胡兴文.临床孕妇和新生儿凝血功能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05,11(5):219-220.

[4]唐德羽,刘涤瑕,余上海,等.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597-1598.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凝血因子纤溶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
凝血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