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分析

2011-08-28周翠兰苏立军韩明房信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0期
关键词:丹红过氧化达拉

周翠兰 苏立军 韩明 房信博

丹红注射液主要由丹参和红花两种药物成分组成,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等疾病。依达拉奉是高效清除自由基药物,有很好的脑保护作用。自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急诊病房应用丹红注射液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连续收集64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42~8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

1.2 入选标准 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少于24 h;所有病例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4分>神经功能<24分。均经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排除出血可能。

1.3 排除标准 年龄<18岁;脑出血患者;瘤卒中、脑外伤、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等其他病因所致脑梗死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全身出血性疾病及过敏体质患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调节血脂、血糖,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入,1次/d,共14 d,依达拉奉30 mg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入,2次/d,共7 d,治疗前及疗程后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化验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心肌酶谱及超敏CRP。

1.5 评价指标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及14 d疗程结束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及残障水平评定[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评分减少或增加<17%;恶化,神经功能评分增加≥18%;死亡。

1.6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脑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生化指标异常变化。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对照组32例,年龄45~82岁,平均(66±11)岁;治疗组32例,1例退出治疗,最后纳入31例,年龄42~85岁,平均(67±1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既往史经统计学检验意义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残障程度分级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及残障程度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残障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不良反应与化验室检查 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时面部潮红,轻微心慌,立即停药后几分钟内缓解,两次复查心电图均正常,退出实验。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和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表3)。治疗14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超敏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s)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性别(男/女)(例) 高血压(例) 糖尿病(例) 血脂异常症(例) 脑梗死(例)对照组32 68±11 19/13 21 8 7 8治疗组 31 67±11 19/10 20 9 7 7 P值0.582 0.738 0.868 0.659 0.889 0.884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残障程度分级的变化±s)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残障程度分级的变化±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

神经功能评分 残障程度评分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2 12.6±4.4 7.5±4.0 3.2±1.0# 2.2±1.0#治疗组 31 11.9±4.1 5.2±3.1 3.1±0.9*# 1.6±1.1*#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4 C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反应蛋白比较(mg/L±s)

表4 C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反应蛋白比较(mg/L±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0.05 <0.05 31 13.2±3.2 4.5±2.0对照组 32 13.3±3.3 8.2±3.3 P值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严重疾病之一,其致残率、致死率一直高居疾病谱的榜首,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全部卒中的7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推荐针对脑梗死患者以改善循环和保护神经为两大治疗目标,超早期溶栓治疗恢复缺血区血液灌注的疗效获得了循证医学的支持,但在目前的中国,发病后4.5 h内能到医院就诊的卒中患者少之又少,即使在美国也只有不到3%的卒中患者能接受溶栓治疗。加强脑保护治疗,减轻脑损伤成为治疗脑梗死的重点。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当脑组织发生缺血时可产生一系列的过氧化反应,而缺血后的血流再灌注可使脑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反应速度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自由基,启动并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使神经细胞膜上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受到攻击而破坏膜的完整性,产生膜衰竭,引起脑组织水肿和神经细胞凋亡。依达拉奉是一种具有捕获羟自由基活性的抗氧化剂,它能通过清除自由基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且依达拉奉分子量小,具有亲脂性,血脑屏障的通过率可达60%,能够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原死亡[3,4]。

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对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生物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另外还能提高血清SOD活性作用,调节载脂蛋白,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红花除有抗凝、扩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外,同时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粘度,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减轻脑水肿、维护脑循环自主调节作用,改善脑功能,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想药物。

超敏CRP是炎性反应的一个敏感检测指标,在各种炎症的急性期或组织创伤时超敏CRP浓度急剧升高[5],许多大型研究表明超敏CRP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而敏感的指标。有研究表明,在急性脑梗死时超敏CRP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一致,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主要指标之一[6]。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超敏CRP、神经功能评分及残障程度分级与治疗前比均有下降,治疗组更显著。因此丹红注射液联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有协同作用,能更好的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Thom T,Haase N,Rosamond W,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6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Circulation,2006,113:85-151.

[3]Uno M,Kitazato KT,Suzue A,et al,Inhibieion of brain damage byedamvone,a free redical.Scavenger,Can be monitored by plasma biomarkers that delect oxidative and astrocyle damage in patients.With a cute cerebral infarction.Free Radic Bio Med,2005,39(8):1109-1116.

[4]Amemiya S,Kamiya T,Nito C,et al.Anti-apoptotic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daravone following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Eur J Phamacol,2005,516(2):125-130.

[5]Deboer OJ,Venderwal AC.Atherosclerosis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J Patbol,2000,190:237-243.

[6]朱慧萍,刘永珍,刘力.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4);298.

猜你喜欢

丹红过氧化达拉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西洋参防护X线辐射对小鼠肺的过氧化损伤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过氧化硫酸钠在洗衣粉中的应用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烤肉制品的油脂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过氧化值的测定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