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咪替丁粉末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临床研究

2011-08-15黄敏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5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口腔溃疡溃疡

黄敏华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一类口腔黏膜病,据报道发病率在10%~30%。临床主要表现为在口腔内散布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糜烂面,周围充血水肿,患者常常自觉疼痛,影响进食、说话等日常生活行为[1]。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未有任何药物或方法能彻底根治口腔溃疡,关于口腔溃疡的药物治疗人们只能通过不同的药物促进溃疡愈合,缩短病程或降低溃疡的发作频率,延长溃疡间歇期。本研究通过对本人所在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人所在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口腔科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6例,女74例,年龄25~76岁,平均51.5岁,所有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诊断标准均参照《实用口腔科学》中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口腔溃疡。

1.2 患者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及咽喉水肿、疼痛、溃疡以及进食困难。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分为观察组(西咪替丁组)75例和对照组(替硝唑组)75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临床表现、溃疡临床特点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典型病例 患者,男,26岁,因感冒后出现口舌生疮,因外治疗无效,1周来疼痛难忍、进食困难、仅能进半流质饮食、不能言语而来就诊。查:舌面大部溃疡,约占舌面的2/3,创面污秽。患者,女,62岁,2007年8月9日初诊。舌下及舌尖溃疡疼痛3个月,缠绵不愈,曾应用西地碘含片,甘草锌,内服中药及外部涂药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溃疡面渐增大,疼痛难忍,严重影响进食,说话含糊不清。刻诊症见:舌下系带右侧溃疡面约1.1 cm×0.8 cm,边缘黏膜红且隆起,溃疡基底部有一层白色脓苔,触痛明显。舌尖部有米粒及绿豆大小溃疡2个。诊断为多发性顽固性口腔溃疡。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替硝唑和硫酸锌制成的喷雾剂喷于溃疡创面,深部的溃疡面先用无菌棉签蘸着无菌生理盐水润湿,再蘸取西瓜霜喷剂涂在溃疡表面,喷涂范围要覆盖整个溃疡表面及周边,6次/d,应用喷剂前禁食禁水60 min。观察组用西咪替丁胶囊内粉末(或片剂研粉)涂患处,每日早中晚及睡前各1次,治疗口腔溃疡。2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近期疗效;停药1年后采取电话随访及约患者返院2种方法随访1年后口腔溃疡改善情况,统计远期疗效。

1.5 疗效评价 近期疗效:痊愈,口腔溃疡愈合,局部无不适感;有效:口腔溃疡明显减少(减少2/3以上),局部仍有轻微不适感;无效:口腔溃疡症状及溃疡无明显变化。远期疗效:痊愈,口腔溃疡终止复发1年以上;有效:总间歇时间延长和总溃疡个数无改变,或总间歇时间无改变和总溃疡个数减少;无效:间歇时间及口腔溃疡数均无改变。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建比较采用采用χ2检验。双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应用统计软件SPSS 16.0完成。

2 结果

观察组(西咪替丁)结果:一般用药1或2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用药1到2 d溃疡开始缩小,用药3 d到5 d治愈,治愈患者75例,治愈率100%。75例患者经随访后有1例复发对照组(替硝唑)结果:治愈口腔溃疡患者 50例,治愈率66.7%。50例患者经随访后有5例复发。

3 讨论

本研究证明,使用西咪替丁治疗口腔溃疡,其3 d有效率达98%左右,显著优于替硝唑对照组,并且使用西咪替丁使溃疡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肯定了西咪替丁对治疗轻型口腔溃疡的疗效。

目前认为口腔溃疡的主要发病因素与机体免疫功能不良有关,另外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也会影响发病,糖尿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会延误溃疡愈合时间。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未有任何药物或方法能彻底根治口腔溃疡,人们只能通过不同的药物促进溃疡愈合,缩短病程或降低溃疡的发作频率,延长溃疡间歇期。

主要的药物大致有以下三类[2]: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冰片、青黛,多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生肌止痛功效。成药有溃疡散、养阴生肌散、锡类散、西瓜霜喷剂和复方草珊瑚含片等。但由于口腔黏膜松软、运动频繁,散剂在溃疡局部无法固定,因此无法保证疗效。复合制剂。如溃疡膏、溃疡膜和复方金霉素药膜等,治疗效果确切,但同样存在着以上中药制剂的缺点。

免疫促进剂或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在国外应用较广,可有效治疗某些深大、久治不愈的溃疡,并能抑制溃疡复发长达3~6个月。但激素长期应用可产生某些严重不良副作用。免疫促进剂也能降低溃疡的复发,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等,但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后疗效有可能降低。

新型生物制剂。这类药物是随着基因工程的迅猛发展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新一类药物,分为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两类。免疫因子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放化疗术后的口腔黏膜炎具有显著疗效[3]。生长因子类制剂主要是直接刺激创面细胞分裂增殖,可在溃疡创面固定成膜,保护创面从而大大缓解患者疼痛,得到好评。但无论是哪一类药物,都不可能完全彻底解决每一位患者的问题,因此,医生建议口腔溃疡患者到专科医院诊治,根据医生建议用药[4]。

另外,随着我国医院技术的逐步成熟,短波紫外线治疗口腔溃疡也慢慢被各大医院所采用,短波紫外线具有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杀菌等作用。其应用口腔导子直接照射,与药物治疗比较有起效快、疗程短、费用低、无痛苦、疗效确切的优点,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1]王爱萍,黄素珍.西咪替丁治疗口腔溃疡25例.医药导报,2000,19(2):175.

[2]吴景时.药理学,第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8-228.

[3]郑麟番,张震康,傅民魁,等.实用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61-166.

[4]李煜.康复新液联合西咪替丁片治疗化疗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162-163.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口腔溃疡溃疡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都是“溃疡”惹的祸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