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微生物检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1-08-15刘文阁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染色法标本培养基

刘文阁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辽宁铁岭 112000)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诊断感染性疾病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但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总体水平并不高。除了病原微生物本身个体微小、种类繁多、不易培养等因素之外,还存在很多诸如人员素质、标本质量、检验设备、检验程序及方案等方面的问题。

现仅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概述,并提出改进措施,供临床检验人员参考。

1 检验人员素质方面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很多乡镇医院没有专职的微生物检验人员;有的检验人员因惧怕标本的传染性而不愿从事这项工作,缺乏责任心。市级医院相对较好。临床微生物检验虽然也有一些自动化仪器可以使用,但主要还是依靠形态学特点和生化反应结果进行判定,每一步骤均需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1]。所以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因此,检验人员要频繁大量的阅读有关资料,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丰富经验 。建议各医院领导要选派专业、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思想稳定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并制定适合的培训计划,加强对检验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以提高检验人员科技素质。

2 标本质量问题

现在多数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是由临床医生或护士采集,有些标本则是由患者自己采集。由于医护人员对于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了解不够,所以常造成采集的标本不合格。这方面问题较多的是痰液和尿液标本。对于痰液标本,正确的留取方法是先让患者用清水漱口3次,然后嘱其用力从气管深部咳出痰液,吐入无菌容器内送检。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医院在采用自然咳痰法留取痰液标本时,临床医生和护士不做必要的指导,直接让患者留痰。这样得到的痰标本常常造成气管、咽喉及口腔常居菌的严重污染,有的可能根本没有痰液成分。这样结果常导致致病菌和常居菌混淆,造成误检误报。对于尿液标本,应根据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采集方法,如疑为尿道炎或做衣原体培养检查,应取前段尿3~4mL;如怀疑为膀胱炎或肾炎,多采用中段尿采集法;为进一步确定菌尿是否来自肾脏,可用导尿管采集肾盂尿。

如做厌氧培养,需采用膀胱穿刺采集法。而结核分枝杆菌的集菌检查要留取24h尿液,自然沉淀或加40%明矾形成沉淀后取沉淀送检。如果医护人员不了解上述要求均采用简单易行的中段尿采集法,就会影响检验结果。而在中段尿采集操作时,调查发现多数医护人员常常让患者不经无菌操作就自行收集中段尿,故常将外尿道的常居菌带入,造成标本严重污染。据测试,经严格无菌操作收集的尿液和不经清洗、消毒处理,由患者自行收集的尿液相比,其检验结果准确率相差很大。

影响标本质量的另一问题是采集时间。常规要求应在疾病的早期、急性期、症状典型时和用药之前采集标本。对于已用药的患者应停药3d后采集标本;不能停药的,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集,而且需将标本接种在含有药物中和剂的培养基中培养[2]。但调查发现,通常一些患者在做微生物检验之前已用过药,而检验人员并没有去了解,仍按常规方法采集标本和设计方案。这些做法很容易造成漏检,直接影响检验质量。

3 检验方案的设计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检验方案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检出率的高低。如结核杆菌形态学检查中使用的染色法,有人对比研究荧光染色法和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结果荧光染色法检出阳性率56.9%,萋-尼氏抗酸染色法检出阳性率39.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3]。

另据资料介绍,有人用荧光法检查多次萋—纳二氏染色阴性的痰标本,其阳性率达13.5%。据杨新明[4]等报道,同样取痰液标本采用直接涂片法、集菌检查法、培养检查和PCR检测,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6.1%、33.9%、19.4%和59.7%。可见,集菌法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而PCR检测法高于其他三种方法。但据调查,目前多数医院仍将抗酸染色法和直接涂片作为结核杆菌常规检查法。

在培养检查上,培养基选择和标本的前处理对目的菌的检出很重要。对尿、痰等临床标本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可除去污染的杂菌,进而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在培养基的使用上,常规培养使用的培养基种类有限,有些目的菌因成分的抑制而在所用的培养基中不生长。比如,对腹泻患者取粪便分离培养时,常规所用的是伊红美兰琼脂和SS琼脂平板。肠杆菌科细菌能被选择出来,但弧菌科有些细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因其嗜盐性在这两种培养基上多不生长。如果对这类细菌仍用常规培养基分离培养,其结果自然是造成漏检。

据调查,多数基层医院很少做标本的前处理和培养基性能试验。在培养方法上,有些标本的厌氧培养已作为常规培养要求,但很多医院厌氧培养检查因条件和技术原因未能开展。这样势必造成漏检,严重影响检验质量。

4 检验室与临床沟通问题

据调查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普遍存在检验室与临床沟通不够问题,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及患者接触不够,这十分不利于检验方案的设计。如果检验人员能加强和医生及患者的沟通,到临床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用药治疗情况,就能综合分析,进而设计出更合理的方案,得出更正确的检验结果。因此建议检验人员平时可随医生一起查房,为检验方案设计收集有价值的资料。

总之,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存在很多问题,但如果能从上述四个方面加以重视,不断改进,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将会大大提高。

[1] 惠朝晖.临床微生物检验经验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0):59.

[2] 孙晶秋.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疗,2009,29(16):117.

[3] 李虹泽,项杰.荧光镜检法和萋-尼氏抗酸染色法检测1000例结核患者痰样本的结果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26.

[4] 杨新明,邹文玮.不同方法检查痰中结核杆菌的结果及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3):303.

猜你喜欢

染色法标本培养基
不同方法测定花生花粉活力的比较研究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管理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革兰染色法对淋球菌检测的临床应用
KBM581培养基:人T细胞诱导与扩增培养基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