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伏和三九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2011-07-30杨淑荃杨礼白刘兴平黄香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阳气支气管炎次数

李 武,章 薇,杨淑荃,杨礼白,曹 越,刘兴平,黄香红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敷贴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治疗有较大优 势,但敷贴疗法治病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药物组方、药物剂型、穴位的配伍、敷药时间及发泡等因素。本研究选用敷贴时间为干预因素,应用公认的药物及穴位在三伏、三九不同的时间进行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本敷贴疗法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244例均为本院2009年门诊穴位敷贴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3组。三伏组128例,男 66例,女 62例;年龄(52.8±13.2)岁;病程(7.9±4.3)年。三九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49.7±12.5)岁;病程(6.8 ±4.1)年。伏九组62 例,男30例,女32例;年龄(48.7 ±12.9)岁;病程(7.2 ±4.6)年。3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排除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咽疾病等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时间 三伏组于2009年夏天之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三九组于2009年冬天的一九、二九、三九,各贴敷1次;伏九组于2009年夏三伏和冬三九各贴敷3次。

2.2 治疗药物 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肉桂、生姜汁等,采用本院内制剂的协定处方。方药组成、剂型、用量、用法严格按照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标准使用。将上述诸药混合,研磨成粉,120目过筛,加鲜生姜汁和匀调成糊状,然后摊在专用药物制模板上,制成1×1×0.5 cm3大小的湿药饼,放在5 cm2的胶布上备用。

2.3 治疗穴位 肺俞(双、BL-13)、肾俞(双、BL-23)、大椎(DU -14)、天突(RN -22)、膻中(RN -17)、中府(双、LU -1)。

2.4 敷贴方法 用胶布将药饼固定于上述穴位上,每次敷贴4~6 h。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组治疗前后记录咳嗽、咯痰、痰色、喘息、纳呆、腹胀、口干、自汗、气短等症状积分及舌脉。症状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按0、1、2、3分量化计分。随访观察1年内急性发作的次数。

3.3 远期疗效判定标准 随访治疗后1年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次数。

3.4 统计学处理 疗效比较采用多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用Nemenyi法检验。积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急性期发作次数采用完全随机多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

3.5 治疗结果

3.5.1 近期疗效情况

表1 3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1 3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t P三伏组128 16.7 ±5.7 14.1 ±6.3 2.3257 0.0208三九组 54 16.1 ±5.9 13.6 ±7.1 1.9901 0.0492伏九组62 16.2 ±5.6 11.5 ±6.4 3.7036 0.0003

3组治疗前积分比较 P=0.723>0.05,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后症状积分3组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比较P=0.017<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伏组和伏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6<0.05;三伏组与三九组比较 P=0.785>0.05,三九与伏九组比较 P=0.195>0.05,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2 3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情况 (例)

3组经治疗后疗效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χ2=12.14,P=0.002 <0.05。组间比较中三伏组与三九组P=0.512>0.05,无统计学意义;三九与伏九组比较 P=0.003<0.05,三伏与伏九组比较

P=0.002<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伏九组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三伏组和三九组。见表2。

3.5.2 远期疗效情况

表3 3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比较(±s,次/年)

表3 3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比较(±s,次/年)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t P 128 3.47 ±1.63 2.77 ±1.67 3.39 0.0008三九组 54 3.48 ±1.78 2.79 ±1.53 2.16 0.033伏九组三伏组62 3.45 ±1.58 2.06 ±1.41 5.25 0.0001

3组治疗前比较 P=0.3>0.05,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后1年急性发作次数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P均小于0.05,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后比较P=0.007<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三伏组与三九组比较P=0.99>0.05,无统计学意义;三九与伏九组比较 P=0.0077<0.05,三伏与伏九组比较 P=0.004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证,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进展缓慢,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原性心脏病[2]。其缓解期的治疗及预防措施不可忽视,这将大大减少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机会[3]。

“三九贴敷”与“三伏贴敷”是防治“冬病”相辅相成的治疗体系,“三伏阳气盛,三九阴气隆”,中医学将之归纳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4]。“三九”与“三伏”交替贴敷,阴阳互补,有序循环,共同纳入防治“冬病”的治疗系统。三伏之时自然界阳气旺盛,机体阳气充沛,且腠理疏松,顺时就势治疗,既可借助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有随之升发之势,阴寒之邪易解;又可储备阳气,则秋冬不易被严寒所伤[5];同时,腠理开泄,药物吸收迅速,易于深达脏腑而发挥治疗作用[6]。冬至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此时采用具有辛温助阳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特定穴位上,通过穴位刺激皮肤给药,发挥药物的透皮作用,调动机体免疫功能,疏经散寒、温肺逐痰、健脾补肾、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6,7]。

本研究显示三伏和三九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后有效率分别是85.9%、83.3%、91.9%,伏九组疗效优于三伏组和三九组;3组治疗均降低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远期疗效比较伏九组优于三伏和三九组。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该疗法有效、简便、安全、副作用少,适用于各种人群,各大、小医院均可开展。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2]王小慧.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59 -60

[3]张凌云.98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7):42 -43

[4]王家涛,伍炳彩.三伏养阳三九养阴思想的应用探讨[J].陕西中医,2008,29(12):1645 -1646

[5]杨道文.浅谈中医三伏贴[J].国医论坛,2008,23(6):53 -54

[6]莫江峰.“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J].四川中医,2008,26(8):68

[7]张建平.三伏三九天贴敷加穴位注射治疗哮喘7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9):620

猜你喜欢

阳气支气管炎次数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