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药灸治疗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2011-07-30张鑫鑫汤晓冬李伟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失眠症标准疗效

张鑫鑫,汤晓冬,李伟红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200433)

失眠是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失眠的人群日益增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失眠症的发病率高达38.2%,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身体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1]。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目前普遍使用的镇静安眠药物副作用大、易成瘾,中医尤其是针灸治疗受到大多病人和医家的欢迎。笔者于2010年10月~2011年2月期间,运用隔药灸治疗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型失眠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2例病人均为本院针灸门诊病人。按门诊就诊日期随机分组,单日的患者入治疗组,双日的患者入对照组。治疗组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3~69岁,平均(47.95±14.01)岁;病程最短 1 个月,最长186个月,平均(40.34±46.54)月。对照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22~67岁,平均为(45.45±11.88)岁;病程最短为1.5个月,最长为156个月,平均为(27.13±35.86)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失眠症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2]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依据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心脾两虚: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纳差倦怠,面色无华,易汗出,舌淡、苔薄,脉细弱;心肾不交: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75岁之间的患者;③未使用精神药物或已停药4周以上者;④能按计划坚持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治疗部位局部皮肤破溃患者;②各种精神疾患或躯体疾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③恶性肿瘤患者;④妊娠、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药饼制作 以附子、黄芪按1∶1比例组方,将以上中药打碎成粉备用。每只药饼含药粉2.5 g,加85%酒精3 g调拌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2 cm、厚度0.6 cm 大小。

2.1.2 艾柱制作 艾柱由纯艾绒制成,选用由无锡惠山振华机械厂制成的艾柱制备磨具(专利号:ZL 201020139862.X),制成大小为底部直径 2.8 cm、高1.2 cm的圆锥型艾柱。

2.1.3 操作方法 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取穴、配药施灸。每穴放一个药饼,上置艾柱,共灸4柱,单日均灸关元、气海穴,双日心脾两虚者灸心俞、肝俞、脾俞,心肾不交者灸心俞、肝俞、肾俞,每日1次,30次为一疗程,疗程前后采集各项观察指标,最后统计分析结果。

2.2 对照组

口服氯硝安定4 mg,睡前服用,共观察30天。

3 疗效观察

3.1 临床疗效标准

采用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的临床症状标准进行判定,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

3.2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4]对其睡眠质量进行评定。PSQI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其中参与计分的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分等级计分,累积各因子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根据国内PSQI量表修订版标准,以PSQI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界值,即PSQI总分>7分可诊断为失眠,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3.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描述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或F检验;等级资料为秩和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由表1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 ,两组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Z= -2.857,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SQI总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评分比较(±s)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22 14.59 ±2.82 7.23 ±3.88对照组20 15.70 ±2.94 15.70 ±2.94

由表2可知,治疗前两组 F=0.435、P=0.513 ,治疗后两组 F=4.116、P=0.049。经协方差分析:治疗前 F=35.117、P=0.00,说明治疗前的 PSQI评分对治疗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组别的检验统计量F=14.185、P=0.001,说明校正了治疗前的 PSQI评分后,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疗法,是中医学最古老的疗法之一[5],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补益气血、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的功能。隔药灸起源于灸法,相对于单纯的灸法,它的针对性更强,治疗范围更广。

失眠是指人体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可由于长期过度的紧张脑力劳动、强烈的思想情绪波动、久病后体质虚弱等,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衡,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紊乱而致[6]。失眠,中医学又称为“不寐”,其发病主要与情志所伤、思虑劳倦太过、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与心肝脾肾和阴血不足、髓海失常关系最为密切。病位主要在心脑,多由心神被扰或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成。症候虽虚实并见,但以虚为主。《景岳全书·不寐》曰:“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本研究选取的观察对象为虚证失眠患者,多见阴血不足、阳盛阴虚、阴阳失交的病理变化,而脾为后天之本,血之生成,源于脾之运化水谷精微。血上奉于心,则心得其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而魂得安藏;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血化为精,下藏于肾,上承于心,滋养脑海,则心肾相交、神志安宁[7]。本研究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隔药灸来补益心、肝、脾、肾,达到调整阴阳,从而阴平阳秘的效果。

气海、关元统为任脉之要穴。气海穴居脐下,为先天元气之海。《针灸穴名解》中载:“本穴与肺气息息相关,当腹部纳气之根本。故养生家以本穴为大气所归,犹百川之汇海者,故名'气海'。”灸气海穴既可以通调气机、疏通肝气,又有补虚固本之效。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关元为任脉之经穴,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有健脾补虚、养肝疏泄、补肾益精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灸之具有培元固本、温阳补虚之功。有实验研究显示,灸气海、关元穴能使疲劳小鼠的血清T、T/C明显提高、血清C明显降低,提示灸气海、关元穴具有一定的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作用[8]。同时配合背俞穴辨证温灸,疗效更为显著,且有养心安神之功。

综上所述,隔药灸治疗虚证失眠,疗效可靠,无任何副作用,且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绍旦,杨明会.试论中医“脑”与失眠[J].天津中医药,2008,25(1):34-36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3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75-378

[5]张仁.灸法的历史与现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6):466-473

[6]周章玲,石现,李绍旦,等.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2):126 -130

[7]黄培新.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

[8]王维,李荣亨.针灸关元、气海穴对气虚证小鼠耐疲劳能力与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33 -1434

猜你喜欢

失眠症标准疗效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