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巳时未时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女性胰岛素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关系*

2011-07-30陈少宗郭珊珊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单纯性脑血栓机能

陈少宗,郭珊珊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5)

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发现,不但针刺效应的性质是由机能状态所决定的,而且针刺效应与针刺前的机能状态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1],随着后来研究的深入,笔者认为这是针刺双向良性调节规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为了进一步探索针刺的这一作用规律的普遍性,笔者又观察了电针对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相关性,本文是这项工作的部分总结。

1 一般资料

本课题共观察体重指数(BMI)≥25的成年单纯性肥胖女性患者27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26~51岁,平均年龄(36.67±6.94)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8.57±4.84)年;体重指数25.00~30.11,平均体重指数26.99±1.73。其中14例在上午10∶00~11∶00时(巳时内)电针,13例在下午 14∶00~15∶00时(未时内)电针。治疗过程中维持原来基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

2 方法

取穴为减肥穴、中脘、梁门、关门、太乙、天枢、梁丘、曲池、上巨虚。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常规针刺,针刺完毕后,于双侧减肥穴和梁丘穴分别加电针,正极接减肥穴,负极接梁丘穴,用疏密波,每次电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两周间休息2天。在治疗前一天早7∶50~8∶10及治疗4周后次日7∶50~8∶10抽取1次静脉血,离心低温冷冻备检。用放免法测定治疗前后胰岛素含量(μU/ml),治疗前的测定值为基础状态,治疗前后的差值为针刺效应。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医学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

3 结果

无论是巳时治疗组还是未时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水平虽然还高于正常,但均有十分显著的下降(P<0.01),见表1,并且胰岛素的下降幅度(针刺效应)与针刺前的基础状态呈现出明显的直线相关性,见图1,即治疗前胰岛素水平越高的肥胖患者,治疗后下降的幅度越明显;治疗前胰岛素水平越趋近正常的肥胖患者,治疗后下降的幅度越小。

图1 巳时未时电针对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者胰岛素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相关性

表1 巳时未时治疗前后胰岛素的比较(±s)

表1 巳时未时治疗前后胰岛素的比较(±s)

注:治疗后与未时组比较,t=1.982,△P >0.05。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t P巳时组 16.54 ±4.12 9.75 ±4.30△4.234 0.000未时组19.36 ±9.39 10.19 ±4.39 6.403 0.000

4 讨论

在一般的随机对照研究中,为了尽可能避免治疗时间的不同及各种随机因素对结果的不同影响,会注意观察时间的一致性,并特别强调观察之前基本资料的一致性或可比性。但本项观察并不特别追求针刺前胰岛素测值的一致性。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无法消除,而观察之前机能状态的差异对针刺效应影响的规律性也少有研究,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在研究针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动力学影响的过程中,发现针刺对心脏射血时间的改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针刺前的状态具有一定的直线相关性[1],后来专门就电针对脑血栓患者 TXB2、PGF1α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数量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中发现,针灸不但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而且针刺效应与针刺前的机能状态之间的确还存在着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也就是在一定范围之内,机能状态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越明显,针刺效应也就越显著[3~9]。根据研究将针灸双向良性调节作用的基本规律总结为了3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不同性质疾病的双向良性调节、对同一种疾病不同机能或不同功能生物活性物质的双向良性调节、对同一种功能在不同时间状态的双向调节。这3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即都是由机体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2]。此项工作进一步证实了针刺的这一调节规律。本项研究发现,电针疗法不但能够十分明显地降低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水平(P<0.01),而且电针疗法对成年女性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大小与针刺前胰岛素的基础状态呈现出密切的直线相关性,针刺前胰岛素水平越偏离正常状态者针刺后下降的幅度越明显,针刺前胰岛素水平越趋近正常状态者电针后下降的幅度越小。这项工作再一次从数量关系角度证实了针刺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规律的客观性。

[1]陈少宗,刘清新.针刺效应与机体机能状态数量关系的初步观察[J].中国针灸,1993,13(5):41

[2]陈少宗.针灸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规律的三种形式[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2):62

[3]陈少宗,胡浩,李艳梅.申时酉时电针对脑血栓患者TXB2、PGF1α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数量关系[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9):4

[4]陈少宗,李艳梅,卜彦青.电针对脑血栓患者TXA2、PGF1α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数量关系[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2

[5]陈少宗,胡皓,卜彦青.电针对脑血栓患者TXB2、PGF1α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数量关系[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3):166

[6]陈少宗,李艳梅,郭珊珊,等.申时巳时电针对脑血栓患者TXB2、PGF1α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数量关系[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3):1

[7]陈少宗,王黎明,郭珊珊.电针三阴交、丰隆等对脑血栓患者TXA2、PGF1α的影响与其基础状态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0):1768

[8]陈少宗.现代针灸学理论与临床应用[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0:30

[9]陈少宗.现代针灸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97

猜你喜欢

单纯性脑血栓机能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