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

2011-06-09王永辉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脓液阑尾阑尾炎

王永辉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微创观念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愈加成熟,具有集诊断、治疗为一体以及微创的优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相比,具有创伤小、患者疼痛轻、恢复快、腹壁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已逐渐被外科医生所认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开展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为阑尾炎患者共300例,分为LA和OA组,每组150例。LA组:男89例,女61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6.6岁;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者105例,伴发热77例,有腹膜炎体征59例,白细胞升高者129例,腹部超声发现阑尾异常回声117例,病程8~72 h,19例有腹部手术史。OA组:男99例,女51例;年龄8~75岁,平均年龄40.5岁;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者110例,伴发热87例,有腹膜炎体征76例,白细胞升高者136例,腹部超声发现阑尾异常回声124例,病程5~48 h,46例有腹部手术史。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LA组:采用腹膜外麻醉加基础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术前排空膀胱,置导尿管,采用“三孔法”手术。麻醉后,取脐上缘10 mm弧形切口作为观察孔,造人工CO2气腹,气腹压力为10~15 mm Hg,置入10 mm Trocar,用腹腔镜探查腹腔,按右上、左上、左下、盆腔、右下的顺序探查腹腔,进一步明确诊断。然后取头低足高位,左倾30°,左侧反麦氏点取10 mm切口,置入10 mm trocar作为主操作孔,耻骨上3~4 cm偏左做5 mm小切口,置入5 mm trocar做副操作孔,两个操作孔均在腹腔镜直视下穿刺。如果腹腔内有炎性渗液或脓液,先吸净渗液或脓液,无损伤钳进一步探查回肠末端以排除Meokle憩窒炎。沿结肠带找到阑尾,对周围有炎性粘连包裹者,以吸引棒拨、推、吸引做钝性分离,膜性粘连以剪刀锐性分离,左手以无创伤牵引钳提起阑尾尖端,帆样展开阑尾系膜,右手用钩形电极电凝系膜直至根部,至根部时轻踩电极,使之持续适当时间,一般不用钛夹。使用钛夹2枚处理阑尾根部,于2枚钛夹之间剪断阑尾,残端黏膜以电凝烧灼,残端不做包埋。阑尾根部明显水肿或穿孔无法上钛夹者,以2-0可吸收线作结肠壁“8”字缝合,必要时以大网膜覆盖加固缝合。阑尾放入标本袋(橡皮手套制成)内取出,再次检查阑尾残端及局部有无出血,腹膜內渗液或脓液少者,不做冲洗,渗液或脓液多者,可用0.9%氯化钠溶液及甲硝唑溶液冲洗,必要时放置引流管。放出气体,脐上缘观察孔处缝合腹白线,主副操作孔不缝合,用创可贴拉合。

1.2.2 O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常规开腹,取右下腹麦氏点斜切口,依次进腹,局部有渗液或脓液者以纱布蘸净,局部粘连者以右手指做钝性分离,沿结肠带寻找阑尾,分离结扎阑尾系膜,切除阑尾,残端碘酒、酒精处理,荷包缝合包埋,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置入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详细、准确记录2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剂应用情况、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

2 结果

2组手术均成功,LA组无中转开腹者,LA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剂应情况用、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与OA组比较(P<0.05)。L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与O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情况比较 n=150

3 讨论

传统的 OA,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经典和成熟的术式[1],有学者认为其本身切口小,损伤轻,没有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必要。但是,不少肥胖、糖尿病、阑尾寻找困难的患者,常需扩大切口,合并腹腔其他脏器疾患时,由于切口小,很难发现引起腹痛的真正原因,导致误诊、漏诊,而未能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外科已是二十一世纪外科领域的主流[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4]:(1)患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2)具有诊断及治疗的双重功能,LA可全面探查腹腔,确定诊断,能及时发现腹腔内其他合并的病变,且处理不同部位病变的机动性比OA大得多,降低了阑尾炎的误诊率;(3)术后并发症少,OA受视野限制,清除腹盆腔脓液较困难且不可靠,LA则容易彻底,直视下冲洗、吸引腹盆腔积液以及积脓,减少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LA切口与标本不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切口,减少了切口感染率;LA不直接暴露腹腔,减少了对肠管的牵拉、翻转及纱布对肠壁的粗糙摩擦,降低了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1];(4)手术切口小,分散隐蔽,腹壁几乎不留瘢痕,符合美学要求,对肥胖和年轻女性更显示其优越性。

LA具有多种优点,但也有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开腹阑尾切除术(OA),比如:阑尾局部已形成炎性包块或阑尾周围脓肿[2],阑尾与邻近脏器广泛粘连,致阑尾根部不能暴露及解剖关系不清,近期有下腹部手术史,盲肠壁内阑尾以及阑尾恶性肿瘤等情况时,仍需开腹手术。

总之,LA具有创伤小、镇痛药物使用率低、患者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切口隐蔽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已逐渐被普通外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成为阑尾炎的首选术式。

1 孙发贵,孙廓.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中国临床医学,2008,15:368-369.

2 曾瑞敏.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中国基层医药,2010,16:837.

3 黄志强主编.微创外科进展及发展战略.第1版.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3.9-13.

4 朱江帆主编.普通外科内镜手术.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1-216.

猜你喜欢

脓液阑尾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研究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乳腺炎患者乳腺脓液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我院2013年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分析研究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