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A诊断多发性假性动脉瘤1例

2011-04-16张继扬万业达天津市天和医院放射科天津300050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髂内中膜假性

张继扬,万业达(天津市天和医院放射科,天津 300050)

病例 男,75岁。左大腿肿胀、触痛,其内侧搏动性肿块10余天。否认左下肢外伤病史。既往双下肢间歇性跛行1年,以右下肢为著。患者入院后诊治过程中因胸主动脉瘤破裂,大量呕血死亡。查体:左大腿稍肿胀,左大腿前内侧中上1/3处可触及一约10mm×10mm大小搏动性肿块,边界欠清楚,伴震颤、触痛。双足部皮肤苍白,皮温减低。双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未及搏动。C反应蛋白升高为108.00mg/L,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为5.540g/L。腹及下肢CTA示:左侧股浅动脉中上1/3处可见一对比剂充盈团块状影,大小约54mm×45mm,与股浅动脉相通,相应部位股浅动脉变扁,远端动脉变细,病灶明显分叶 (图1)。左侧髂内动脉起始部也可见23mm×15mm大小的对比剂充盈团块影,与髂内动脉窄口相通(图2)。胸部CTA检查示:降主动脉气管隆突水平胸椎左侧可见囊状对比剂充盈,大小约30mm×20mm,囊壁不规则,且未见明显钙化(图3)。

手术及病理:患者只完成左股浅动脉手术,术中所见为假性动脉瘤。病变动脉病理为动脉粥样硬化及混合性血栓。

讨论 动脉某部病理性扩张称为动脉瘤。按病理解剖和瘤壁的组织结构可分为真性和假性动脉瘤。真性动脉瘤壁由动脉壁的3层组织构成,而假性动脉瘤系动脉壁破裂后形成的血肿,周围围绕结缔组织而形成[1]。假性动脉瘤发病原因主要有外伤、医源性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感染、自身免疫性或代谢性疾病等,以外伤、医源性因素常见。本例患者无明显外伤病史及手术或导管介入诊治病史,免疫学实验室检查阴性,无感染症状,病理证实病变区血管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所以考虑为较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多发假性动脉瘤。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可能为组织损伤、缺血所致。

假性动脉瘤发病部位较为广泛,如下肢动脉、上肢动脉、颈动脉、主动脉及主要分支和心腔等。胸主动脉瘤中,真正意义上的假性动脉瘤并不多见,国内仅见个例文献报道[2],多发假性动脉瘤更罕见。国内曾报道2例,且发病部位局限于一支动脉血管[3-4]。

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机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在内膜的粥样斑块、继发的溃疡出血,中膜弹力组织有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在管壁薄弱部分可以膨出形成梭形或/和囊状动脉瘤。有的内膜斑块溃疡深入穿破至中层,形成“穿通性粥样硬化溃疡”,在此基础上可穿至中膜或外穿形成局限性中膜血肿或假性动脉瘤[1]。假性动脉瘤CTA表现为瘤体与动脉呈窄基底相通,瘤体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主要取决于瘤体周围组织间隙结构),注入对比剂后一般瘤体与动脉密度相同,但瘤体较大时可呈相对低密度。在CTA图像上真性动脉瘤(囊状动脉瘤)通常与动脉呈较广基底相连,由于有三层动脉壁结构,所以瘤壁显示较清晰,甚至可见内膜下的钙化,可与假性动脉瘤相鉴别。

对于没有明显外伤、医源性因素的假性动脉瘤病人,需要考虑是否有造成动脉损伤的全身性疾病,如严重动脉硬化、心内膜炎或细菌性败血症、中层囊性病变等,应作主要动脉的检查。本例是以下肢动脉瘤诊断入院,系统检查后发现左髂内动脉及胸主动脉多处可见假性动脉瘤形成。

在观察大范围动脉病变时,CTA相对于其它检查具有明显优势,是一项简便、无创、可靠的假性动脉瘤检查方法。

[1]刘玉清.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0-659.

[2]郭巍,邹承伟,袁贵道,等.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8):633-634.

[3]边秋平,卜宏建.多发性下肢假性动脉瘤伴破裂出血1例报告[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12):959-960.

[4]朱鹏,廖崇先,强海峰,等.多发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误诊为上纵隔占位一例[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3):1037.

猜你喜欢

髂内中膜假性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供血评估及保留策略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心电图异常和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自制髂动脉分支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内动脉1例*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封堵髂内动脉术后并发症护理
血管中膜与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
中药水提液真空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衰减及清洗方法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