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三尖瓣环位移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应用

2011-04-16彭于东李新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三尖瓣右室室间隔

彭于东,肖 蕾,张 红,刘 蕾,李 娟,李新喜,徐 薇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北 荆州 434000)

右心室因其形态不规则,常规超声心动图无法测量其收缩功能,使右室收缩功能的测定成为一个难题,本研究旨在寻找一个简单的二维测量右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同时分析左室收缩功能对右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临床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肺心病、心功能衰竭患者,运用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收缩功能,运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计算右室收缩功能,选全心衰(左室收缩功能<45%,右室收缩功能<45%)患者为第1组,共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45~78岁,平均(64±14)岁,其中心肌病患者12例、肺心病患者4例;选单纯右心衰(左室收缩功能>45%,右室收缩功能<45%)患者为第2组,共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50~82岁,平均(68±13)岁,均为肺心病患者;第3组为对照组,经体检、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无心脏疾患的健康人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2~73岁,平均(60±15)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配备二维探头X5-1(探头频率1~5MHz),三维探头X3-1(探头频率1~3MHz),QLAB 6.0工作站。

受检者取左侧卧位,连接肢体导联心电图,嘱平静呼吸。先用X5-1二维探头采集心尖四腔图像,注意尽量使右室显示完全,连续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图像,然后选用X3-1三维探头,启动全容积显像模式,将采集的二维图像和全容积动态图像传输到QLAB 6.0工作站,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右室收缩功能(RVEF)。

三尖瓣环位移的测量:将二维图像输入QLAB 6.0工作站,启动TMQA分析软件,手动标记3个感兴趣点,分别为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在瓣环的插入点及心尖部,计算机自动追踪其运动轨迹,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1)、室间隔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2)、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Tm)、右室长轴缩短率(Tm%)等参数,同时显示T1及T2收缩期位移曲线(图1~3)。

由于室间隔处三尖瓣环运动同时受左室及右室收缩的影响,研究右心衰患者在左室功能正常或不全的情况下三尖瓣环运动的差异,以了解左室收缩功能对右室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各项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临床资料的对比:3组研究对象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RVEF及三尖瓣环位移参数比较结果(表1):3组RVEF比较,全心衰组最低,单纯右心衰组次之;三尖瓣环位移参数与RVEF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T1)、0.713(T2)、0.845(Tm),Tm与RVEF相关性最好;全心衰组、单纯右心衰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心衰组与单纯右心衰组比较,各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3组三尖瓣环运动参数比较(±s)

表1 3组三尖瓣环运动参数比较(±s)

注:各组之间T1、T2、Tm、Tm%四个参数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论

心肌的运动包括纵向、径向、圆周和旋转4个方向上的运动,现已证实,心室纵向运动对心室收缩是最重要的,其中左心室纵向运动对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贡献约占66%[1],而右室纵向运动对右室收缩功能的贡献约为75%[2],这样可以利用右室纵向的位移,即三尖瓣环收缩期向心尖方向的位移作为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右心室因其形态不规则,常规超声心动图无法测量其收缩功能。已有报道[3]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三尖瓣环运动速度来评估右室收缩功能,提示其可以评价右室整体收缩功能,但组织多普勒技术存在角度依赖的局限性。斑点追踪技术是通过分析心肌内感兴趣点的运动轨迹,其测量不受声束方向与室壁运动方向夹角的影响,因此能更准确地反应心肌的运动和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方法测量三尖瓣环位移对图像质量要求不高,只需要清楚显示3个追踪点,在手动标记3点后计算机自动得到三尖瓣环位移参数,是一种快速测量右室收缩功能的方法。

本研究发现,对于临床及三维测量确诊的全心衰组及单纯右心衰组三尖瓣环位移参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且三尖瓣环位移参数与RVEF有良好的相关性,证明测量三尖瓣环位移能够作为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本研究还发现,全心衰组和单纯右心衰组三尖瓣环位移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可能有3个原因:①本研究中发现全心衰患者T2较单纯右心衰患者减低,室间隔纵向收缩能力同时受左、右心室影响,当左心功能正常时,室间隔纵向方向的缩短能够辅助右心功能,而当左心功能不全时,室间隔纵向收缩能力的减低导致右心功能的进一步下降[4]。②本研究中亦发现全心衰患者T1较单纯右心衰患者减低,分析右室纵向的收缩为整体收缩,当室间隔纵向收缩能力减低时,右室游离缘亦因肌束的牵拉而受到影响。③左心衰时,肺循环压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功能不全加重[5]。

由于T1、T2都受到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且这种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因此Tm更能反映右室功能的变化。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只选取了扩张型心肌病和肺心病病例,对于其他病因导致的右心功能不全,是否存在同样的结果还不得而知。

[1]王建华,刘昕,巩晓红.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方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9):1604-1607.

[2]Carlsson M,Ugander M,Heiberg E,et al.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itudinal and radial function in left,right, and total heart pumping in humans[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7,293(1):H636-H644.

[3]张连仲,谢明星.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右心室长轴心肌等容收缩期运动 [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10):729-731.

[4]Klima U,Guerrero JL,Vlahakes GJ.Contribution of the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o maximal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J].Eur J Cardiothorac Surg,1998,14(3):250-255.

[5]Nelson GS,Sayed-Ahmed EY,Kroeker CA,et al.Compression of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uring right ventricular pressure loading[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1,280(6):H2639-H2648.

猜你喜欢

三尖瓣右室室间隔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
二尖瓣外科术后晚期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的探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S状室间隔与肥厚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