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参与”中走进化学

2011-04-13

化学教与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原电池参与化学

闫 利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邳州 221300)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有不少教师不知从何入手,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使学生很少有参与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时间和路径,造成了高耗低效的后果。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参与”中去领会学习内容、渗透学习主题呢?下面是笔者几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课前预习中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促成参与的动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课前预习正是疑问产生的土壤,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促成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的动机。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方面是让学生在课前质疑。每次在上一节课结束时,我都会留一些与下节内容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前预习中设疑,让学生参与思考、释疑,在“疑”的探究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展现了个性,最终促成了参与的动机。比如,在讲《原电池》时,课前我让学生找来一节废旧电池进行“解剖”,为学习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提供事实基础。因为生活和化学联系起来,且原料易得,而且很多学生小时候就干过这样的事情,学生参与的热情特别高涨,为后面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实现了自我展示才能的欲望,参与的动机慢慢的也就形成了。

二、课堂教学中提供自主探究的方法手段,形成参与的路径

“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要形成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环境,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方法手段,让学生形成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本人的做法如下:

1.角色互换法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效果既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更谈不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使用角色互换法,凡是学生能讲的先让学生讲,我则精讲或不讲。如学习比较简单的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时,我并不急于讲,而是让学生课前充分自学,课始先让学生们上台把自己从文中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其他同学,然后互为补充,而我在旁边“听”,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或纠正,最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需要补充的问题由我来讲。这样的方式,学生参与积极,气氛活跃,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何参与。

2.合作交流法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教学中应正视这种差异,不是去消灭它,而应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合作交流,借助学生间的互补学习,不仅实现了这种发展,还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仅有师与生的交流的现状,加强了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学生参与率,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如学习《原电池》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我提供了下列材料:铁片、碳棒、铜片、盐酸、酒精、白醋、FeCl3溶液,设计可能形成的原电池。有的学困生自己不能设计出来,但通过小组其他优生的讨论或讲解,自己就明晰了,甚至有的还可以推陈出新同他人辩论,这样就形成了合作交流的氛围,同时也掌握了合作交流的方法。

3.反思质疑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还有哪些疑难问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质疑,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它更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作为教师就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提问,切不可怕这怕那。学生提问一旦活跃起来,则变教师的单一思考点为多元思考点,并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思维实际、缩短认识距离,为营造主动、积极的学习群体产生正效应。

三、课后实践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参与的能力

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这正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现代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要以实践作为辅助的组织形式,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对化学而言,其应用性、实践性尤为突出,可有层次的布置一些与生活贴近的、开放性、探究性的课题。如“燃料的燃烧与家庭燃料的选择”、“化肥的鉴别”、“人体中的元素”、“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白色污染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问题,采用网上查找、社会调查、社会活动等方式研究,再利用所学的电脑知识,制成各种各样的课件,并在班上交流,讨论,评价,让大家分享。

课题研究使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既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真正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以上的分析及课例表明,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只要我们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用更多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与平台,并不断把学生往教学的前台推,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自始至终地开动脑筋参与教学过程,就能使学生逐渐地学会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一切,用化学的头脑去思考和分析周围的一切,那么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来。

猜你喜欢

原电池参与化学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