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阴与阳,精气乃光——《黄帝内经》用针之要的整体治疗观

2011-02-13军,毛旭,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六腑灵枢经脉

毛 军,毛 旭,王 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灵枢·根结》“用针之要,在于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也”(“本”指“阴阳”)、“审察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等均表明“调阴与阳”在《内经》中已成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针治原则。

1 阴阳相引——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这是《内经》利用阴阳互根原理及经脉连属关系确立的针刺法则。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阴阳应象大论》注解为:“善用针者,知阳病必行于阴也,故从阴以引之而出于阳;知阴者必行于阳也,故从阳以引之而入于阴。”笔者认为,对于“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具体方法包括以下3个方面当不为过:一指脏府俞募阴阳相引,二指经脉表里阴阳相引,三指上下部位阴阳相引,这些都是具有鲜明阴阳属性又具代表意义的针治法则。

1.1 脏府俞募阴阳相引

《素问·奇病论》中对“胆瘅”一病的治法用的就是“脏府俞募阴阳相引”刺法,其曰:“治之以胆募、俞”。这一“脏府俞募阴阳相引”法被认同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范例。之所以认识趋同,其依据可能源于《难经》“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难经·六十七难》)之论,对此更有《难经经释》徐灵胎注曰:“言阴经本皆在腹,而其腧则俱在背;阳经本皆在背,而其募则留在腹,盖以病气互相流传,由经络本互相通贯”(大概是徐氏对“脏府俞募阴阳相引”的妙笔“生辉”对后人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根据阴阳理论阐述五脏六腑募、俞相通之理,意思是居于阴位的阴经或五脏有病,可针治属于阳位的俞穴(背部五脏俞);居于阳位的阳经或六腑有病,可针治属于阴位的募穴(腹部),皆因经络相通之“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也。

1.2 经脉表里阴阳相引

阴经内连五脏,阳经内连六腑,其经脉走行阴阳经又互为表里,故阴经病变可取阳经治疗,反之亦然。《灵枢·厥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胆经)……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皆调于三里……邪在肾……取之涌泉、昆仑。”《素问·刺腰痛》:“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郄中:足太阳经委中穴)”,都是经脉表里相互络属,气血相通,脏病治腑,腑病指脏的代表,这种邪居五脏阴经(六腑阳经)而调治六腑阳经(五脏阴经)的治则理当是最为规范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法。

1.3 上下部位阴阳相引

《内经》对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取穴的原则是:五脏取其原、六腑取其合、经脉取荥俞”(《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原、合、荥、俞穴隶属于五俞穴范畴,五脏六腑居于身体上部,而五俞穴则集中于肘膝关节以下的四肢末端,荥俞更是位于手足末端。这是以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为理论依据制定的上病下取的原则。《终始》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运用于具体治疗,《素问·刺腰痛》有“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灵枢·五邪》的“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取耳间青脉”,又《灵枢·杂病》“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取足太阳膕中血络”等都是根据经脉上下贯通的原理采取上(下)病下(上)取的方法,这种“上下部位阴阳相引”法在《内经》中论述繁多,将其视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也不为过,它也隶属于《内经》“(循经)远道取穴法”范畴。后世的“腹肚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秉承“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法则,上下部位阴阳相引的取穴方法的又一佐证。

上下远道取穴应用极广,有单独或与局部针刺相合者。如孙永胜通过治疗面瘫55例常规刺与远道刺对比观察,发现远道刺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取穴刺[1]。周然宓通过病例研究,认为远道针刺对调整整条经络和全身功能作用较好,偏重于治本,故治愈率高、复发低[2]。高崇群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经络原理,采用偱经远道取穴配合拔罐治疗肩周炎30例,总有效率达100%[3]。奚向东氏治疗颈椎病选取远道穴位,往往只按压一穴,即可在3min以内祛除患者疼痛70%以上[4]。可见远道取穴针刺效应之优之捷。

2 阴阳对取——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又称缪刺法,理论上也可归于上类。然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的完整句义分析,当是针对治疗法则的统括性表述,因此“以左治右,以右治左”并非隶属于前者,况《内经》特列专篇《素问·缪刺论》提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这一奇特刺法,针对此法机理《素问集注》张志聪作注曰:“奇病者,谓病气在左,而证见于右;病气在右,而证见于左,盖大络乃经脉之别,阳走阴而阴走阳者也。”十二正经中的每条经脉左右对称循行,故病气可通过经脉左右互传,看似于理相谬,实则有理可循——皆因经络左右互通使然。

此阴阳对取的选穴方法,在后世发展为交叉选穴,主要用于四肢某一侧患病时而选对侧穴位者,其适应症颇多。姜揖君报道北京东直门医院一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卧床疼痛不止,已注射杜冷丁后仍不止,遂取对侧合谷穴配患肢太冲穴,用提插捻转手法,经数分钟治疗而止痛,病人入眠[5]。

3 基础研究及进展

针刺的整体治疗主要在于阴阳之用,而阴阳之要在于远道取穴和左右对取,其机理的实质问题乃是针刺效应的生物学基础研究问题。

汉墓简帛医书记载的十一脉已为针刺远道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不仅初步形成了供后世针灸临床有经可循、远道可治的经脉系统,还说明早期的医疗实践最先发现的有效治疗部位多是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最初发现的远道效应是十二原穴(经脉穴)对头面躯干部病证的诊断及治疗作用,后来又相继发现了六腑下合穴对腑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等,继而形成五输穴的概念。后世医家总结出丰富的用穴经验与规律,如《百症赋》“太冲泻唇口呙以速愈”,《通玄指要赋》“牙齿痛,吕细堪治”,《儒门事亲》则列举了针刺远道效应的病例:“项关一男子,病卒疝,暴痛不住……予泻大敦二穴,大痛立已。”

现代针灸临床报道认为,针刺远道取穴效应主要在于实现疏通“病结”,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认为偱经远道取穴重在疏通经脉,急病宜远道取穴,以疏通壅滞经气,使邪有去处而外出,并认为通过其建立的“五输-经别循行系统”,针刺远道取穴可打通“根”、“结”和脉气的联系路径,促进气血流通,是“同气相求”,即手足同名经上下贯通的理论。现代医学有研究认为,针刺远道效应与“神经节段学说”、“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控学说”及全息生物医学理论等相关。

近年来,经穴远道效应途径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已经展开,并采用了多种现代方法,如生物物理、形态学、同位素和数值模拟等技术对组织液通道的超微结构、组织液的分布和流动模式进行研究,应用激光拉曼和分子影像技术对针刺信息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在体研究,用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技术进行离体分析,追踪其细胞来源。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等技术对针刺过程中血管活动和分布规律进行观察,用形态学和组化技术对肥大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用电生理技术对感觉神经的跨节段兴奋和神经肌肉反射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并观察神经在外周和脊髓的分布规律。用红外热像等技术研究内脏病理信息的循经高温传导过程和诊断治疗作用,采用数据分析、医学影像和数字人建模技术,整合上述多种信息,建立经脉和人体体表-体表联系规律的动态可视化模型。通过这些研究,在理论概括上主要有神经论、体液论、能量论和信息论4种观点[6],但均未得到很好的证实和公认。但远道效应的研究已列为国家“973”的专项课题,此文也以此期待课题取得成果。

[1]孙永胜.常规刺与远道刺治疗面瘫5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4):27-28.

[2]周然宓.不同取穴方法治疗痹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针灸,2000,(12):731-732.

[3]高崇群,所东,寇壮铃,等.偱经远道取穴法配合拔罐治疗肩周炎 32 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5):43-44.

[4]奚向东.远道取穴治疗颈椎病的体会[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1-2.

[5]姜揖君.针灸医话四则[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10(5):48.

[6]张维波,郭义,丁光宏,等.经络研究近50年回顾与今后研究方向.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7(5):99~104(科技部“中医药发展战略”课题,经络研究分报告)

猜你喜欢

六腑灵枢经脉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浅谈“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慢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漫画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