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东垣的阴火观

2011-02-1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阴血脾胃论阴火

李 菲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阴火”在李东垣的著作中频繁出现,但其著作中并未明确“阴火”概念,对“阴火”的使用也没有固定的方式。似“阴火者,心火也”[1],或“肾间阴火沸腾”[2]等不同的提法频频出现,令人疑惑。而其所谓“火”之“阴”者,亦令人费解,导致“何为阴火”成为了一个争议不断的命题。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阴火在脾胃内伤热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言之,脾胃内伤所致的热病,其“热”生于内,这个内生的火热邪气,正是“阴火”所致。阴火的出现是脾胃内伤热病的标志,更是病机之关键所在,是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病理过程。

1 阴火的产生过程——阳陷阴中

《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对“阴火”形成过程的描述十分简练,字不过百,却已将“阴火”的含义、致病特点和形成过程尽数阐明。李东垣曰:“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3]”

这一段文字阐述了“阴火”的形成过程,确定了“阴火”的概念,同时也暗示了“升降浮沉”的治疗法则与“阴火”的对应关系,是李东垣阐发脾胃内伤热病学说最为关键的段落。以下便就此段内容进行分析,解决何谓李东垣“阴火”的问题。

1.1 脾胃受损,气血两虚

李东垣首先通过援引《内经》中对于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的描述,阐述了“脾胃内伤则气血两虚”的道理。

由于血液来自水谷精微之“浊气”,水谷精微物质由胃气所生,因此脾胃受伤则无以化生精微物质。“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胃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荣气者,必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4]”李东垣援引《灵枢·邪客》这一段经文以佐证其“脾胃乃血所生病”的观点。“胃气”生“宗气”,而后化为“荣气”与“卫气”,二者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阶段,尤其是“荣气”一支,行于血脉,由此奠定了“胃气”与“阴血”的必然联系,“卫气”即阳气,行于皮肤分肉。

由此,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指出了脾胃受损则气血之化源不足而出现气血俱损、气血两虚的结论。

1.2 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即“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之后,李东垣由此而产生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的推论。清阳之气渐衰而致清阳不升,浊阴气郁闭清窍以致“九窍不通”。

从字义上解析,此“阳气不足”之“阳气”,并非“阳热”之气,而是充盈在清窍之中的“清阳”。同样,此“阴气”亦非彼“阴寒”之气,而是“浊阴”之所谓。“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发生是由于脾胃虚弱,无以化生精微,令而“元气”不足,中焦之所出不足。于是宗气出上焦,在心与肺的作用下所化生的阳气与阴血皆不足。但由于脾胃虚弱而导致心火相对亢盛的“心火乘脾”病理状态的出现,令火热邪气偏盛,阳陷阴中,阴血伏火,阳气不得升腾,阴血亦不能沉降。故而清阳之气不足,阴血受火邪而躁扰,曰“阳气不足,阴气有余”。

1.3 阳陷阴中,阴血伏火

脾胃不足的出现,首先无可争议地形成了以上两种病理状态,以此病理状态为条件,李东垣进一步得出了以下结论:“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阐述了“阴火”发生的基本原理,也进一步解释了“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的道理。

阳气与阴血同根而生,血载气行,所以“诸阳气根于阴血中”。气与血这种相互依存的特点,正是阴火产生的形态基础。

“阴血受火邪则阴盛”这句最易令人费解。阴血既受火邪,自当是火邪令血煎熬沸腾,又如何“阴盛”呢?此“阴盛”之“盛”,并非“阴胜其阳而寒”的“胜”,不是胜出、超过的意思,这里的“盛”是兴盛、盛大、繁茂之义,所以这一句应该理解为:阴血受火邪的煎熬而沸腾。

值得注意的是,“阴血受火邪”便是“阴火”的发生机制。“火邪”指的是因脾胃虚弱而相对亢盛的“心火”,心火生脾土,土虚则火旺,是为“火邪”亢盛。心火的亢盛又是如何侵扰阴血受病而产生“阴火”的呢?理解这个问题,仍要提到水谷精微物质由中焦上达心肺、生气化血的过程。宗气“贯心肺而行呼吸”,因此宗气化生为“气”,是心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津液化生血液,“荣气者,必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血液的化生也是在心的作用下完成的。由此可见,气与血的生成都离不开“心”的作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心火亢盛,便可以使得“阴血受火邪”。脾胃虚弱而化源不足、气血两虚,那么相对于生成较少而失去平衡的阴血来说,心火便成为亢盛的火邪。故而,“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血受火邪,而阴血繁盛躁动,相对于因脾胃不足而所生不足的“清阳”之气来说,则阴气有余。

由此,“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局面已经形成,这时便出现了“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的病理变化。阳气不足以充盈九窍皮毛,因而下陷,又因为“阳气根于阴血中”,阳气下陷,至于阴血。原本阳气行于脉外,阴血流行脉中,二者各行其道,互不相扰,如今阳气下陷阴血之中,则诸窍不利。血既属阴,自然无法与“阳热”之气和平共处,因此“阴血受火邪则阴盛”,血液煎熬沸腾,便出现了“阴火”。至此,“阴火”的概念呼之欲出,就是“阴中之火”、“血中伏火”。今阴火旺,阴血中火热沸腾,阳热的火邪伏于血分,阳气黏附在阴血之中,无法行使其“轻清上扬”之性,阳气不能外达,而阳道失其清利之性,所以“阳道不行”,正是由于“无生发升腾之气”。阳气不得升腾,阳道不升,九窍不通,实为“阴火”之害。

其后,李东垣曰:“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这里从阴阳各安其分的角度,指出了正常的生理状态,应当是“阳在天、阴附地”,其病也,是阳不升、阴不降,那么其治非“升阳”、“降阴”而不行,由此引出下文对于“升降浮沉”治疗大法的论述。

至此,阴火的形成过程已经基本明确了,正是由于阳陷阴中、阴血伏火而在脾胃虚弱的人体内出现了“阴火”。就是这种在人体阴分存在的阳热邪气,导致了脾胃内伤热病的发生。

2 阴火的概念——阴中之火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阴火”的含义为“阴中之火”、“阴血伏火”,它虽然产生于上焦,因脾胃虚弱、心火亢盛而出现,但是它并不归属于某一脏腑,阴火是存在于阴血之中,随全身气血流动而弥漫于周身的“阴中之火”。《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的一段内容更加明确了这个观点:“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证始得。[5]”这一段文字,进一步阐述了阴火的发生和传变规律。

很多人将“心火者,阴火也”理解为心火就是阴火,也有人在“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这一句当中得出阴火就是“相火”、“下焦包络之火”的结论,这些说法都不够客观周到。因为文中这一段文字的出现比较突兀,并且与卷上的《脾胃盛衰论》当中描述阴火的文字相隔较远,所以容易产生歧义。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心火、相火、下焦包络之火与阴火的关系呢?

“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从上文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中不难看出,这一句话的主语是“心火”而不是“阴火”,应理解为:心火是阴火的重要部分,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经起于下焦,系于心。在“甲者,乙也”的句式中,其中的“甲”与“乙”并不一定是概念性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内经》者,医典也”这一句式中,可以解释为“《内经》是医典”,但是反过来说,“医典是《内经》”就不成立了。同样,“心火者,阴火也”也应理解为心火是阴火产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不能下结论说阴火就是心火。

“心不主令,相火代之”是指心火亢盛,不能安住,心肾相交,下焦肝肾之火即为相火,相火代君火主令,是下焦肝肾之火随心火之妄动而亢盛之义。这里并没有提及“相火”与“阴火”的关系,并不能由此产生“阴火”就是相火的说法。但是,由于“阴火”乃阳陷阴中,火邪侵扰阴血,所以阴火随血液输布而弥漫周身。阴火扰于某脏,就会引动该脏发生热象表现,某脏就会产生“火邪”的病理现象。然而,由于脾胃气虚、谷气下流,脾胃在五脏之中最为虚衰,所以“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证始得”。这是针对内伤热中证产生的病机而言,解释为何在五脏之中,脾胃内伤热病的发病始见“热中证”的发病原因。

3 李东垣著作中“阴火”的多种出现形式

另外,《脾胃论》中虽然多次出现“阴火”这一名词,但也常有一些但言其义、未见其名的地方。虽然没有直接使用“阴火”的名词,但在文中使用了可以说明“阴火”之意的名词代替。这些段落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阴火的概念很有帮助,下面举例说明一二。

如清暑益气汤加减法中,提到了“心火乘脾,乃血受火邪,而不能升发阳气复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必用当归和血,少用黄柏以益真阴”[6],其中“血受火邪”者,即为“阴火由生”之意。并以“不能升发阳气复于地中,地者人之脾也”,取类比象人体的脾脏和自然中的“地”,强调“火伏阴中”即为“阳陷地中”之意。因此,这里虽未见“阴火”之名,却以“血受火邪”的用法代言“阴火”了。又如“经云:阳本根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7]”,文中以“阴中之火”代言阴火,这也正是阴火的含义所在。再如,“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8]”“阴中火旺”者,阴火也,李东垣再一次明言“阴火”的概念——“阴中之火”。

4 阴火的传变和治疗

阴火的出现成为脾胃内伤热病的基本病机,而其产生的过程涉及脾、胃、心、肺诸脏腑,而其在其他各脏的蔓延和影响也并不等同。其传变以“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9]的规律发展。以脾土为本气之脏,则不及为心,所胜为肝,所生为肺,所不胜为肾。其火属阴,阴盛阳伤,故阳脏之心、肝首先受病,继而阴脏受邪,至于肺、肾,其主要病状也从初起的热性诸症(热中),逐渐显露不足之象。至于肾病之时,便表现为诸液出,足不任身等虚弱之象了。在治疗上,由于阴火的出现根源于“阴不降、阳不升”的升降失常,因此李东垣由此创立了“补脾胃、升阳气、降阴火”三位一体的治疗大法。

李东垣总结出的这一内伤病的传变和发展的规律,并非只适用于脾胃内伤之热性疾病,而可以推而广之地运用于诸多内伤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这一辨证规律的确立,标志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内伤病辨证法的确立,是中医辨证思想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而“阴火”作为内伤病的基本病机,成为了这一辨证法确立的重要标志。“阴火”病机和治疗法则的确立,为后世数百年间内伤病辨治的学术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

[1]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

[2]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

[3]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4]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5]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

[6]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中·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

[7]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

[8]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中·阴病治阳阳病治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

[9]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上·脾胃盛衰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

猜你喜欢

阴血脾胃论阴火
从“经本阴血何脏无之”探析卵巢早衰的中医病机治法
从脾胃论治喉源性咳嗽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女性护血养阴,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浅析“阴火”
《脾胃论》治未病思想之于慢性病防治探析
我家秘方
研读经典——《卑胃论》心得
李杲“阴火”学说之我见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