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术——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架构

2011-02-13卓廉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藏象中医理论经脉

卓廉士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1331)

《素问·上古天真论》论及养生之道时说:“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将数术与阴阳并举,可见其在古人眼中的重要地位。今天,现代中医将阴阳誉之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对数术却不置一词,其原因可能与学术界曾经倡导的“继承精华,剔除糟粕”有关。然而,无论其为精华或糟粕,数术却是中医典籍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理论体系,它贯穿于《黄帝内经》的始终,无法绕过,只能面对,所以甚有系统研究使之呈现的必要。

1 什么叫数术

数术,又称术数,意谓数中有术,数字背后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在古代人类的思维中,数字并非仅仅是对现实的抽象那样简单,其中隐藏了事物的规律和宇宙本体的秘密。数字的大小奇偶、对之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揭示事物、现象的生成、变化及其内在原因和规律性。

《易·系辞上》说:“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数术是一套涵盖宇宙时空的整体学问,象由数定,数不离象,它与道相通,是道的体现,阴阳感应、五行生克制化等理论皆出乎其中,故而数术乃学术之本源,学问之基础。古希腊亦有类似的思想,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 572 BC ~497 BC)学派曾将“数”当作宇宙的本体或始基,认为“万物都是数,万物是数的摹本,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的一切现象”[2]。

数术之学在秦汉盛极一时。据《汉书·艺文志》载:“凡数术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可谓卷帙浩繁,对照区区“《黄帝内经》十八卷”(同上),则可以想见当时数术是怎样一种显学了!数术的原则为秦汉各家所共用,它渗透到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各个方面,自然,医学也无例外。《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古人用数术原理架构中医理论,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性状与天道的符合度,以及人体各种生理指标的内在联系,其体系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从一到九的数字

法国著名人类学者列维·布留尔(Levy-Bruhl,Lucien,1857~1939)认为,在古人那里,“每个数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个别的面目、某种神秘的氛围、某种‘力场’……这样被神秘气氛包围的数,差不多不超过头十个数的范围”[3]。在古代的不同民族之间常常会有相似的思想。中医也认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素问·三部九候论》)。”从一到九这几数字为“至数”,差不多每一个数字都具有特殊的意义。现简介如下。

2.1 一

《说文解字·卷一上》:“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古人视“一”是宇宙本源,是“道”的体现,被认作“大一”、“太一”(或作“泰乙”),受到古人的祭祀和崇拜。“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用太牢具”(《史记·孝武本纪》)。道家学说很强调“得一”。如《老子·第三十九章》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得一”则能与道相合,中医也是如此。凡诊数治疗符合于道,称为“得一”。如论及诊断时说,“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素问·玉机真脏论》)。切脉注重“得一之情,以知死生”(《素问·脉要精微论》),针刺强调“治之极于一”(《素问·移精变气论》),认为医生和患者的神气合一,最合于道,因而最能发挥疗效[4]。

2.2 二、三、六、九

《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之数为一,一分为二,判为阴阳,所以“二”代表了阴阳双方。现代中医理论关于阴阳的阐述极多,此不多赘。“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阴阳二气的运动一如雌雄相合,能够产生出新的生命,即所谓“三生万物”。三而三之,生生不已,万化繁荣,所以古人认为“物以三生”(同上),将“三”作为物质在时空之间运行的基数。如在时间上有“天地迭移,三年化疫”(《素问·刺法论》);空间上有“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灵枢·五十营》),由三寸累计“一万三千五百息”为经脉之气一天运行的长度。古人的诊疗活动亦是如此。如诊断上“诊有三常”(《素问·疏五过论》),刺法上“三刺而谷气至,谷气至而止”(《灵枢·终始》),将“三”作为针刺得气的基础数。“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而三之倍数六、九均被视为三的延伸和发展,如六气、六经以及九脏、九气、九窍等,且六乃阴数,九乃阳数,六与九的倍数,六六三十六,九九八十一,都被赋予了解释天人关系的特殊意义。

2.3 四

《淮南子·天文训》:“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故举事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数字四是“阴阳相错”产生的。天地有四海,“海有东西南北……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海,以应四海也。”一年有四时、人有四肢以应之。

2.4 五

《易经·系辞上》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五为天地之数,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如五行、五季、五脏、五官、五色、五音、五体、五志、五乱,其倍数则有“二十五阳”(《素问·阴阳别论》)、“二十五变”(《素问·玉机真藏论》)、“二十五穴”(《素问·气穴》)、“二十五腧”(《灵枢·本输》)、“阴阳二十五人”(《素问·阴阳二十五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灵枢·营气生会》)、“三百六十五节”(《素问·六节藏象论》)、“三百六十五络”(《素问·针解篇》)等。

2.5 七、八

女子数七,男子数八,这是古人观察男女生、长、壮、老、已这一自然生理过程所获得的发现(见《素问·上古天真论》),如男女之道有“七损八益”。这一自然过程又代表了某种周期规律,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有“七日以上自愈”,《灵枢·热病》则有“热病七日八日”一类说法,常指一个阶段的时日。

3 中医理论的数术架构

数术之学可溯源于河图、洛书。朱熹《易学启蒙》引孔安国语:“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河图、洛书是由数字组成的奇妙图案,据认为是远古人类对于天地人以及宇宙万物的终极认识,亦为《易经》的源起。《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的生成数为十,而洛书“有数至九”,而《内经》用到的数术“始于一,终于九”,或者与洛书的渊源较近。

天地人之间,即宇宙与生命之间,天然具有某种对称性,这种对称性是天人相应的基础,亦为中医理论的本源。人体的阴阳消长、气血环流与天体运行相对应,生命与宇宙相互印证,因而古人将“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上》)的数术与人体结合,使“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用以解释、说明天人关系和生命现象。

数术有其数学层面的计算——较准确地说叫做“推演”。《内经》常用到的有五与六的倍数或公倍数、三和五的倍数或三五相乘、六与六相乘、九与九相乘,将这类结果固定下来作为某种常数,并将其视为天人联系的纽带。

“五”与“六”春秋以来就是一对神秘数字。《易·系辞上》有“天五地六”的说法。据此,唐·杨上善《太素》说:“天地变化之理谓之天道,人从天生,故人合于道。天道大数有二,谓五与六。故人亦应之。”这是五脏六腑的数理基础,也是原始十一脉的数理基础。而五与六的两倍分别为十和十二,其公倍数为六十,是六十甲子和五运六气的数理基础。

十二经脉的数理来源于“三”的倍数。三的两倍为六,故天的六气,人有六经,六经分为手足共十二条。有人认为十二经脉之数来自“三”和“四”相乘。三为生生之基数,四为四方之数。清代学者周学海云:“以天地四方之象,起三阴三阳之名,因即以其名加之六气,因即以其名加之人身。[5]”人有四肢,肢体内侧与外侧分别有三条经脉,为数十二。

“三”是万物产生的基数,“五”是天地之数,受古人的尊崇,称之为“三五之道”。《史记·天官书》就有“为天数者,必通三五”的说法,认为“三五”内涵宇宙时空的至数,极具神秘性。《汉书·律历志》曰:“数者……始于一而三之……而五数备焉。……始三五相包……太极运三辰五星于其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三五之道”就是天人“上”“下”交通之道,天人之间的联系常以三五的数术形式。大约为了与天地交通,古人在其所厘定的经脉长度中隐含了“三五之道”。据笔者研究,《灵枢·脉度》所记载的各条经脉的长度(除足阳经取古制八尺之外)均为三五的倍数,手足阴阳经脉之差也是三五及其倍数[6]。显然旨在说明“人数”符合“天数”,人道合于天道。

“天以六六之节,人以九九制会”(《素问·六节藏象论》),天数六六三十六,人数九九八十一,是一套天人交通的数术。如为了与“宿三十六分”的天数相应,人体经脉则须符合九九之数;经脉左右各一,共长十六丈二尺(81×2=162),人体一侧经脉为八丈一尺,为九九之数。又如营气的流注数始于三,然后根据“物以三生”的原理,以三的倍数递增,“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灵枢·五十营》)。”气行一周二百七十息,十周二千七百息,合于三九之数。气行五十周(16.2×50=810),共为“八百一十丈”,正合于九九之数[6]。数术在天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环环相扣的同构关系。

4 藏象乃数术与理、象之结合

台湾著名学者唐君毅说:“中国先哲以数由理象而成,不离理象而独立,故数之结合即象之结合,与理之感通互摄。[7]”如果将这一观点具体到中医理论则应该是:“象”,藏象中的各种征象;“理”,脏腑生理病理以及治病之理,在“理”与“象”的背后有一套作为支撑的数术体系。

如阴阳之数为二,应象于天地、日月、水火,隐迹于静躁、寒热、生长,理同于纲纪、父母、男女;阴阳合而为一则近于道,故谓为“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而治病求诸理,实则求诸道,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如,五行之数为五,应象于五星、五官、五体,隐迹于五味、五臭、五季,理同于五脏(脏腑功能)、五志、五变;五与五之和为天干之数,运行称为五运,即五脏生理病理要受到“天地之理,胜复之作”(《素问·五运行大论》)所形成的生克制化的影响。

《素问·六节藏象论》首论数术,三分之二篇幅之后才及于藏象,盖象因于数,数术乃藏象之源,所谓脏腑功能实为数与象之结合。如肝属于木,“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尚书·五行志》),故肝在数为八,应象于岁星、青色、草木,与春季、东方、酸味相感通。木气疏泄则“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素问·五常政大论》)。又如心属于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尚书·五行志》),故火在数为七,应象于荧惑、红色、谷黍,与夏季、南方、苦味相感通,火气炎热则“阴气内化,阳气外荣,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同上)。这就是五脏生成之道(参看《素问·金匮真言论》)。不仅如此,中医以数识象,因象求理,以象类症,故认症识脉、诊断治疗的思考皆由此而发,所以说数术是藏象学说的核心,也是传统中医临证的思维方式之一。

5 摒弃数术对中医的影响

古人相信数字由“道”衍化而成,是道之显仁藏用的具体体现,医学体道载道,数术的渗透无所不在。在传统中医的理论里,数术与阴阳一样是理论框架的核心构件,它支撑着脏腑、经脉、气血理论以及临床治疗的多个方面,如果完全抽掉这些构件,中医的理论大厦将会轰然倒塌。

古人“循经守数,循按医事”(《素问·疏五过论》),按照数术的原理从事医疗活动。如明·徐凤的《金针赋》论刺法云:“一曰烧山火……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二曰透天凉……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三曰阳中隐阴……以九六之法……四曰阴中隐阳……以六九之方……五曰子午捣臼……针行上下,九入六出……六曰进气之诀……亦可龙虎交战,左转九而右转六。”摒弃数术会使中医失去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和行之有效的临床技能。

数术架构了一个以不同数字(或数理)为横向,以相同数字为纵向,上与天通,下联人体,旁及万类的认知体系,凭借这一体系能清楚地了解到世间万物因“数”之不同而分类,又因“数”之相同而相符合的普遍情况,因而数术是古人探索、获得知识的指南,行事的圭臬。如干宝《搜神记》云:“五月丙午日午时铸为阳燧。十一月壬子日子时铸为阴燧。”又如李时珍:“艾叶……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本草纲目·草之三·芳草类》)都是对数术原理的应用。摒弃这一内容,也就部分抛弃了传统中医的认知方式,其中利弊学术界尚无定论。

数术架构是“象”思维的基础,古人依靠想“象”这一媒介去推知一个事理。如《抱朴子》云:“仙方有合离草(天麻)……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以仿十二辰也”,能除十二经之风痰而止痉。这种因数以比象、因象以明理的方法,尽管结果具有或然性,但辅之以生活的感受,物情的体察,再加以经验积累,亦能洞察物理,具有一定的确准性,医学就在这一模式中逐渐发展,在比较、试错、筛选、积累中寻求药物,发现方剂,探索疗法和认识疾病。如上所述,肝脏、草木、酸味、青色之“数”相同,根据同气相求的原理可以寻找青色、酸味的物质来治疗肝病,据此发现药物,总结疗效。而治疗心病的方剂可用红色、苦味的药物进行组合,可见,数术实乃格物致知之引导,由此引导的缘物求类的方法可以经推演、补充而永无止境,这无疑给中医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创造空间,明清温病学说的发展即是一有力的证明。因此,摒弃数术的中医将会失去传统的认知方式,失去自我发展、完善和创新的能力。

然而,现代中医完全删除了有关数术的记忆,数典忘祖,茫然于这一学术传统向我们昭示的存在意义:那是基于生存的原始动机,基于对世间万象的比类和参照,基于对自然的沟通、关怀、融入和契合,基于对日月、星辰、风雹、雷霆、霜雪、雨露等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崇拜,基于对土、石、草、木、禽、虫、鳞、介的熟知和了解,基于对众生怜悯油然生出的大悲恻隐之心!——这就是医道的本源。

因此,中医要走的路似不在于声光电气之现代化,不在于实验室中的复制、还原和实证,而在于回归自然,师法自然,倾听天籁,俯察万类,在天地间上下求索,去生活中涵咏体会,而医道之振兴或在于此!

[1]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

[2]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

[3]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2.

[4]卓廉士.感应、治神与针刺守神(J).中国针灸(J),2007,27(5):383-386.

[5]清·周学海.读书随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61.

[6]卓廉士.从古代数术看经脉长度与营气流注[J].中国针灸,2008,28(8):591-595.

[7]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4.

猜你喜欢

藏象中医理论经脉
藏象辨证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将“肝系”一词纳入中医术语体系的建议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战略专家共识
藏象学说本质研究概述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
中医藏象学说中肺相关术语的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