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肠破裂延迟诊断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2010-02-09安徽寿县中医院2322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挫裂伤腹膜炎外伤性

刘 宏 (安徽寿县中医院 232200)

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156例,其中有16例延迟诊断。本文就其延迟诊断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旨在提高对外伤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13例,女3例;最小年龄9岁,最大78岁,平均34岁;延迟诊断时间1~15天。外伤原因:车祸伤12例(12/16),砸伤2例(2/16),牛顶伤2例(2/16)。损伤部位:降结肠腹膜后段6例(6/16),小肠破裂穿孔6例(6/16),十二指肠腹膜后段4例(4/16)。其中伴脑挫裂伤2例(2/16),伴血气胸致失血性休克1例(1/16)。

1.2 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例在1~3天出现全身炎症表现和体温逐渐升高。腹膜后段肠管损伤早期缺乏腹膜刺激征。本组有2例(2/16)X线检查示腹膜后有积气,且均发生在创伤24小时后。

1.3 手术方式及转归 十二指肠损伤用带蒂穿肠片修补及局部对合缝合各2例(4/16);结肠损伤Ⅰ期修补2例(2/16),Ⅱ期手术4例(4/16);小肠损伤局部修补2例(2/16),损伤段肠管切除吻合术4例(4/16)。痊愈15例(15/16),1例死于重度脑挫裂伤。

2 延迟诊断原因分析

①破裂穿孔部位特殊:腹腔内部分肠管位于腹膜后,如部分十二指肠、升结肠、降结肠及直肠,当以上部位肠管受损后,其内容物均可暂时不进入腹腔而局限于腹膜后间隙,早期无腹膜刺激征象,本组有5例(5/16)。②肠管延期坏死:部分肠管损伤早期仅为肠壁浆肌层损伤,由于局部组织挫伤严重,肠组织延迟坏死。本组有4例(4/16),其中1例在伤后第15天才出现肠穿孔表现。③穿孔破裂类型特殊:部分肠管破裂穿孔直径较小或结肠内容物干燥,破裂穿孔处早期可被黏膜或干燥的粪便暂时堵塞,使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本组有2例(2/16)。④腹腔原有粘连,损伤早期因外溢内容物局限,腹膜炎症状亦不明显。本组有1例(1/16)。⑤昏迷患者因不能及时提供受伤信息,易被忽视。本组有1例(1/16)。⑥腹部临床表现易受复合伤的干扰和掩盖,尤其是血气胸患者。该类型有2例(2/16)。⑦老年患者反应迟钝,腹膜炎早期体征不明显。本组有1例(1/16),为78岁男性患者。

3 预防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尤其是复合伤患者,应提高警惕,仔细询问损伤情况以获取详实资料,并细致观察病情,进行综合辨证分析。以下几点有助于诊断:①血象和生命体征的变化。②注意有无局限性肌紧张、固定性压痛及肠鸣音的变化。③反复进行腹部X线透视。④B超监测腹内有无游离液体。⑤反复多次腹腔穿刺或灌洗检查。⑥术中探查应注意肠壁挫伤程度,挫伤严重者应防止延迟性肠坏死。各段肠系膜处的血肿均应检查有无气体及胆汁,警惕系膜缘肠破裂穿孔。间位肠管处如有隆起、血肿、气体及胆汁,应注意腹膜后肠管穿孔。

猜你喜欢

挫裂伤腹膜炎外伤性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人脑挫裂伤早期HMGB1的表达变化特征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与真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