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替锌硫霜的研制及疗效观察

2010-02-01孙国栋郭瑞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皮脂替硝唑氧化锌

孙国栋,郭瑞臣

(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痤疮好发于青少年,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根据临床需要,针对其发病机理,我们结合多年经验和药物制剂稳定性研制了复方替锌硫霜,并在临床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HP-8453紫外分光光度计(美国惠普);氧化锌(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替硝唑(印度),过氧化苯甲酰(天津化学试剂厂),升华硫(南昌杨子洲),新肤螨灵霜(吉林九鑫);其它辅料均为药用规格,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处方与制备

2.1 处方 氧化锌150 g,替硝唑15 g,过氧化苯甲酰60 g,升华硫60 g,单甘脂35 g,硬脂酸120 g,凡士林10 g,羊毛脂50 g,液体石蜡60 ml,三乙醇胺4 ml,丙二醇60 ml,尼泊金1.5 g,OP乳化剂10 ml,氮酮10 ml,香精适量,纯化水加至1000 g。

2.2 制备 取单甘脂、硬脂酸、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置水浴上加热至80℃,使其熔化(油相);另取尼泊金、三乙醇胺、OP乳化剂用热纯化水溶解混合(水相);再取氧化锌、替硝唑、过氧化苯甲酰、升华硫用丙二醇研制成均匀的混悬液,缓缓加入油相中,按同向不断搅拌下加入氮酮、香精,搅拌至凝即得。

3 质量控制

3.1 性状 本品为浅黄色霜剂。

3.2 含量测定 替硝唑的含量测定 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替硝唑制品适量,分别以0.1 mol/L盐酸、50%乙醇为溶剂,配成含替硝唑10μg~200 μg/ml的盐酸和乙醇溶液各一份,以盐酸溶液为参比。于317 nm测A,得回归方程:A=0.00095+0.04245 C,r=0.9988。 2)回收率测定: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替硝唑0.15 g,加入按比例标定的基质中,研匀,加50%乙醇适量,置水浴中加热溶解,冷至室温,置冰浴中放置35 min,滤过,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滤液置100 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得贮备液。取以上贮备液2份,每份1.0 ml至100 ml容量瓶中;一份加0.1 mol/L盐酸定容,一份加50%乙醇定容。以酸溶液为参比,测吸收度A,代入替硝唑回归方程,计算含量。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0.53%(n=6)。3)样品测定:精密称取复方替锌硫霜适量(约相当于替硝唑15 mg),按照回收率测定项下的方法依法测定,测得3批样品中替硝唑的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100.2%、100.6%、101.2%,均符合规定。

3.3 稳定性试验

3.3.1 离心试验 取6批样品各15 g,置于带刻度的离心管中,以转速500 r/min,离心30 min,无分层现象。

3.3.2 留样观察 取6批样品各30 g,装入包装盒内加盖,分别置恒温箱(50~75)℃、冰箱(0~5)℃、室温下各3个月,观察乳膏的稠度、酸碱度、色泽、均匀性,霉变等均无异常现象。

4 临床应用

4.1 病例选择 选择对象为身体健康的青少年痤疮患者,年龄16~31岁,男106例,女106例,病程4周至2年。

4.2 治疗方法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其中轻型12例,中型99例,重型25例;对照组76例,其中轻型5例,中型57例,重型14例;治疗组采用复方替锌硫霜局部外用,早晚各一次,治疗前用温水清洗患处;对照组用新肤螨灵霜,方法同上。4.3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遗留色素沉着,小丘疹时有出现;有效:皮损消退不足30%或变化不明显,甚至加重[2]。

4.4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5 讨论

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内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内微生物繁殖等为导致痤疮的主要原因。因此,痤疮患者表现为皮脂分泌增多,皮脂瘀积于毛囊内形成脂栓,在相对厌氧条件下,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酶分解皮脂,产生激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反应[3]。

过氧化苯甲酰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其机理是过氧化苯甲酰外用于皮肤后能够渗入毛囊,被半胱氨酸分解转化为苯甲酸和激离氧,破坏了厌氧痤疮丙酸杆菌的生存环境,使其不能生长繁殖,而不再引起毛囊炎症[4];替硝唑为硝基咪唑类广谱抗菌药,对原虫、厌氧菌效果更好,其抗菌机制为靠厌氧菌硝基还原酶还原成细胞毒素而致使敏感菌死亡,对消除痤疮表皮感染起到很好的作用[5];升华硫有杀虫灭霉菌作用,亦可抑制皮脂溢出;氧化锌具有较弱的杀菌、收敛、防腐作用,通过毛囊吸收到细胞核内,被细胞所摄取的锌能催进核酸和核蛋白的合成,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起到促进组织修复作用,对皮肤有保护[6]。四药相组合,在药理上起协同作用。

复方替锌硫霜制备过程中,将过氧化苯甲酰、替硝唑用丙二醇研磨成混悬液,保证了药物的稳定性,使药物均匀地分散在基质中。氮酮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使角质软化,增强通透性,提高局部血药浓度,提高了制剂的生物利用度[7]。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38.

[2]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0.

[3]胡毅坚,陈学沛,施天宁.痤疮霜的制备及疗效观察[M].中国医院医药杂志,1997,17(7):315.

[4]隋书鹏.国内甲硝唑制剂与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10(3):125.

[5]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5.

[6]秦新华,孙国栋,李俊轩,新编实用药物制剂及合理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91).

[7]潘贤.新编药物实用全书[M].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02.

猜你喜欢

皮脂替硝唑氧化锌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长倒刺是因为缺维生素吗
Nd掺杂氧化锌/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扫除草莓鼻三大攻略
复方替硝唑溶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及其稳定性研究
秋季皮肤呵护 就从保护皮脂膜开始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氧化锌中氯的脱除工艺
铟掺杂调控氧化锌纳米棒长径比
抗氧化剂抑制人体皮脂油污自氧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