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2010-02-01李继英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慢性病依从性社区

李继英

(牡丹区中心医院 山东菏泽27400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糖尿病也逐渐增加。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危害人们健康的终身性疾病[1]。为此,对某社区2009年9月~2010年9月的19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性教育,通过教育,患者对自身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社区慢性病普查中筛选糖尿病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女84例,年龄26~75岁,平均50岁。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把1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常规性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观察自我保健意识和用药依从性。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护士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认知性和用药依从性。

1.2.3 健康教育方法 采取专题讲座、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栏、壁挂图、幻灯、书籍、录像、咨询和随访门诊,以及一对一的个体化针对性教育。

1.2.4 健康教育内容 1)糖尿病的概念、症状、分型、诊断标准等基础知识。2)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饮食喜好制订个体化食谱,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3)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爱好、并发症情况指导患者选择合理的运动方法、运动时间及注意事项,保证运动安全。4)糖尿病用药指导,讲解口服药物和胰岛素、作用机制、方法、不良反应、注意剂量个体化。5)血糖监测的目的、血糖控制标准、频率。开设糖尿病俱乐部,对患者及家属定期举行相关培训,建立一套糖尿病治疗模式。旨在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降低其病死率。因此,护士既是一个宣传员,又是一个指导员。对患者饮食与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信仰、经历、个性、社会阶层等进行分析;建立合理饮食经构,适当运动,生活起居有规律,及时就医,有规律服药,戒烟、戒酒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计量资料以小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治疗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使治疗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病因、危害、易患因素以及糖尿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原则有了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健康教育中指导患者改正了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使血糖值控制在理想水平比较见表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开展的中国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调查结果显示,在部分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水平已达到10%。因此,普及糖尿病知晓教育,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最终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健康教育本身是一种治疗方法,患者有权享受这种护理服务权力[2]。它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同时能够改善代谢紊乱[3]。它的内容和方法是为了满足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需求而制定,是一种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流程。它是社会服务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社会性、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是长期的艰苦的系统工程。同一种疾病,因为治疗手段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同,需要患者配合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4]。

表1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血糖值比较(mmol/L,-x±s)

以全面医改为契机,以社区医院为中心,开展社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系统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不仅可以方便糖尿病患者就医,减轻大医院压力,而且可系统地对糖尿病进行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减少因慢性病造成的医疗费用的增长。

[1]丁慧萍,周晓云,薛美华,等对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A):60-61.

[2]黄津芳,医院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6.

[3]陈家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51.

[4]梁业梅,腾海英.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糖尿病教育[J].华夏医学,1999,12(5):5.

猜你喜欢

慢性病依从性社区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社区大作战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