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生协调发展研究

2010-01-07郭翠婷

新校园·阅读 2010年11期
关键词:成人教育协调发展高校

郭翠婷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高等级育发展很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在教育层次结构上、科类结构上,还是在形式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普通高校必须大力改革和调整成人教育的结构体系,促进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高等级育发展很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在教育层次结构上、科类结构上,还是在形式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普通高校中,成教与普教如何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在普通高校中,成教与普教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办学形式、办学条件、管理体制等方面如何协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

一、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成人教育是在职人员提高自身素质,随时“充电”的重要途径,它是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成人教育都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特别是师范类的成人教育,由于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不高,长期以来师资培训主要是一种学历文凭的补偿教育。成人教育在学历层次上有高升专、专升本或高升本教育,在办学形式上有函授、夜大、脱产、自考、远程教育等等。生源以在职人员为主,社会青年、待业青年为辅。

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第一,高升本、高升专的考生在成人教育生源里的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成人教育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要求脱产学习的学生增多的局面。甚至有的中专学校的学生成建制地进入专科脱产学习,使得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的普教日益接近。第二,成人高考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例如“移民”考试现象的出现。有些考生从省城移到县城去考,2005年数百西安考生乘火车去宁夏固原市参加成人高考;内蒙古赤峰市不少考生辗转千里去吉林参考,数百名广东考生舍近求远到武汉和湖南考场参加考试。产生考生流动的原因有很多,或有“宽松”的考试环境,或不具备报名资格也可参考,或享受到当地低分录取的优惠,或学费便宜等等。第三,有些学校教学质量下降。一是教学管理上不严谨,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二是一些高校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把成人教育作为学校创收的渠道,因而不顾学校办学条件,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增开新的专业,致使学校的办学投入与招生规模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学历文凭的质量。三是普教与成教同等学历的毕业生水平相差太大,并不是同层次、同规格的培养,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要求不严的现象。

二、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取消了考生的报考年龄限制,这样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逐年减少,分数线也越来越低。

其次,普通高等教育取消考生报考的年龄限制,无论是在校生,往届生,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报考大学。在当前的普通高等教育制度面前,传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发展形势,也就是说,现在的高等教育不应该再分什么成人教育和非成人的普高全日制教育,这种划分已过时,且不科学。从长远的观点看,一所普通高校在招生上出现几个不同的标准,低门槛和高门槛导致毕业生的水平相差太大,这对大学本身的发展极为不利,也不协调。成人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成人教育转型”的时候到了。

三、成人教育转型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人类社会带进了学习型社会,知识积累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外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5年之后失效率为40%,10年后为68%,15年后为80%,20年后为85%,25年后为90%。一个大学生离校5年内如不及时补充知识,所学专业的知识失效率可达80%以上。因此,进入学习型社会需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成人教育必须尽快地走出封闭式的学校教育环境,从学历教育、应试教育和灌输式知识传递模式转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改革现有的教育结构,进入学习型社会后,成人教育机构必须转变为学习型组织。这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普通高校的成教由封闭式的学历培训,转向社会,进行全员培训,这种培训是全方位的。由于进入学习型社会,人的学习不仅仅是局限于一纸文凭,而是有多种目标和目的,有为了文凭的,有为了“充电”的,也有为了充实休闲生活的。因此,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要构建开放式的教育体系,面向社会,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所培训的对象,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方向。一是面向社区开放,这是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形式之一。正如厉以宁所说的,社区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也是实施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社区实施终身教育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以社区全体成员为教育对象,是全员性的教育;第二,从人的出生到生命的终结,进行全程性的终身教育,自始至终向全社区的人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第三,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包括知识、技能、道德、精神文明。二是面向企、事业开放,进行各类培训,或“充电”教育等等。文娱、健康等多方位的教育,可满足人们学习、谋生、休闲、娱乐的需求。

其次,办学形式多样化。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必须向多样化发展,一切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依据,只要是符合学习者需要的,就应当促进其发展,这就是多样化的理念。在办学形式上要多样化,为更多的人创造和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的办学形式有全日制脱产教育、函授、夜大、网上教育、电视大学、办学考试、短期培训等,将来以非学历培训为主体后,还可能出现更多的办学形式。

四、成教与普教要协调发展

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是依托普通高校的优越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充分利用了普通高校的师资力量、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条件来开展成人教育。但是,成教一旦发展起来,在招生方式、办学形式、办学层次,尤其是教学手段上比普教灵活。这就是成教与普教的协调效应,但是如何发挥这种协调效应,一直是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一,办学规模要协调。成教与普教的招生比例要协调,不能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超负荷运行,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承受能力,确定成教与普教的招生比例。据此,很多普通高校提出成教要适度规模,在不冲击普教的前提下发展成人教育。

第二,在办学形式下要协调。普教的办学形式是全日制,学生住校学习。而成教的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函授、远程教育、短期培训,同时也有脱产,充分利用普教办学优势,发展成人教育,但不占用普教的校舍等办学资源,也就是说成教不冲击普教。

第三,在办学条件上要协调。办学条件上的协调就是在人、财、物的投入上协调。投入足,相应的办学条件就好,就能保证办学质量;投入少,就不能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例如在人力投入上,师资力量差,管理人员少,管理不到位,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把成人教育作为学校创收的渠道或“敛财”的重要手段,这将严重影响成人教育的质量,也破坏了高等教育的形象。

总之,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面临着传统的学历培训向非学历培训的转型,必须大力改革和调整成人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斌,吕以乔,金秀娥.论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J].成人高教学刊,2004,(01) .

[2]应惠芳,梅光泉.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辩证关系[J]. 成人教育,2004,(05).

[3]冯军.关于普通高校发展成人教育过程中矛盾关系的处理[J]. 成人教育,2005,(07).

猜你喜欢

成人教育协调发展高校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