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师角色定位的体会

2009-11-11巫迎春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自主学习

巫迎春

【摘 要】 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教师的观念应随之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也应由“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恰逢学校教研中心开展研究的课题为《自主教育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的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方式。实践证明,教师课前的“巧妙构思”、课上的“适时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形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巧妙构思 适时参与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这种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这些都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能正确地定位,切忌越俎代庖。我校早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自主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努力寻求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最佳途径,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今年的4月3日,根据我市崇川区第22届“紫琅之春”教研活动的安排,在我校举办了“学为主导,优效课堂——实验中学‘自主学习课题研讨”活动。我有幸作为执教者亲历了这次活动的始末。从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氛围和课后同行专家们的诚挚点评中,我明白这节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课,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此次研讨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获得了较高的赞誉。通过这次“紫琅之春”教研活动,我进一步确信自己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课前的“巧妙构思”、课上的“适时参与”是切实有效的。

现把这次活动中,我在课前对教材及学生做的一些思考,在课上对学生的学习给的一些指导整理成文,以期能引起您些许的共鸣。

一、课前的“巧妙构思”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叫三声夸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意在阐明事理,知识性比较强,涉及的知识有光学、声学、物质的结构以及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但是课文的语言通俗易懂,加之涉及的知识在物理和生物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学生基本上能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和查找资料来了解相关知识。课堂上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检查,从核对答案筛选得是否正确的角度来说,这样效率可能更高些。但是这样的环节机械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的深层的目标。

这四篇课文中揭示了不少现象的神秘面纱,据此,我精心设计了课堂的第一个板块“缤纷呈现、科学奥秘——梳理内容”。

1.请学生看大屏幕,屏幕上闪现着一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让学生用一个词表达看到这朵花时的感受,接着请学生用一个句子描述这朵玫瑰花的美。当全体学生正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时,让他们根据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给来宾们做个解释。学生可以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上的需要、进化的角度、自然选择六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解释。

然后在大屏幕上闪现一朵绚丽的蓝色玫瑰(俗称“蓝色妖姬”),激发学生探究它的色彩为什么这样蓝。

经过两朵玫瑰花或红或蓝原因的解释,不仅检查了学生预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情况,还锻炼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接下来大屏幕上播放沙漠风光图,带领学生走近沙漠,去看看沙漠中的神奇景象,这对生活在江海平原上的学生显得尤为必要。大屏幕上的图片停留在呈现“魔鬼的海”这种沙漠中的奇怪现象这一张。让学生根据《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中的描述进行判断这是怎么回事儿,继而让学生能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顺势请学生回答文中介绍的另一奇怪现象——“鸣沙”,以及为何会发出声音的原因。

经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学生弄清鸣沙的声音是在一定条件下,沙粒移动摩擦发出的,《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文中列举了多种声音,它们又是怎么发出的呢?用这样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运用预习所得的知识来解答各种声音现象的发声原理。

4.屏幕上出示八年级物理课本第七章中的一幅“粒子世界概貌”示意图,这是约半个月前学习过的内容,学生是那般熟悉,倍感亲近,这时再让学生结合物理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来理解《叫三声夸克》中探究的物质的最小结构问题已易如反掌。

通过多样的形式,不仅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还为将要进行的深入探讨作好铺垫,更主要地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运用自然科学、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重点不应只是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更应是掌握阐明事理的方法,为此我设计了一道预习题:“四篇课文的作者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把原本深奥的事理说得浅显易懂。作者运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把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而明晰的?”根据阐明事理方法的多样性的特点,我推出了课堂的第二板块“科学奥秘缤纷呈现——把握技法”,这一板块是课堂的重中之重,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探讨,教师全程参与的方式,从篇章巧妙构思的角度,或从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说明文要素的角度把握技法,为学写简单的事理说明文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上的“适时参与”

教师在“学为主导”“自主学习”理念引领下的课堂中,到底该是怎样的角色?我认为决不是袖手旁观,放任自流,我觉得借用《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中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稍做改动成“该参与时就参与”,即“适时参与”很是妥当。回顾这次课堂,我主要在两种情况下,积极参与了。

1.为了增长学生的见识。在解释蓝色玫瑰呈现蓝色的原因时,很显然,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此时,我理应参与。给学生补充了相关内容,一般我们见到的蓝玫瑰是由白玫瑰用特殊染色剂浸染而成的,正宗的蓝玫瑰是把蓝花的基因植入玫瑰花(因为它本身不含蓝色色素),培植出来的。

在了解“魔鬼的海”的成因时,我给同学们找来了“魔鬼的海”成因的示意图。紧接着展现了两幅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的美景图。让学生结合相关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美景又是从哪儿来的?学生能解答一些,但他们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此时,我播放了一个解说“海市蜃楼”成因的flash演示图,学生恍然大悟,“海市蜃楼”有上现和下现等不同情况。

在了解“鸣沙”现象及成因时,我给同学们找来了一段描述鸣沙山的声音的优美文字:“平时常有雷鸣号角之声,忽而声响如万马奔腾,忽而柔弱若琴若笛;假如你抓一把细沙奋力扔出,马上就会激起无数蛙鸣;当无数人并排下滑,雷声荡漾,大有叱咤风雷之势。”并进行优美的朗读,激发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接着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鸣沙的声音,大家一起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在补充蝉的发声方式时,有同学找来了一段专业化的介绍性的文字,看着学生一脸茫然,我播了一个知识短片,片中通俗易懂的解说词配以具体形象的画面,看罢,只见学生频频点头,应该是增长见识了。

像这样适时地补充课外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课内知识,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热爱。

2.为了拨正学生的思维。尽管我任教的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较强,也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好的语文基础,说明文的基本常识在初一时也全面地学习过,但“事理说明”类是第一次涉及,学生难免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拨正学生的思维。

比如,课堂上有一学生认为《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中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以时间为序解释了沙漠中出现奇怪现象的原因,其他学生没有提出疑议。之所以有了这样的理解,完全是因为没有读懂作者写作课文前三段的用意。为师者当然不能听之任之,此时,我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的结构,分析作者写作前三段的意图,让他们清楚地、正确地认识到:课文的前三自然段引用古代旅行家对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描述,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再比如,在对课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说明对象的把握时,有部分学生认为是介绍声音的发音方式的,有部分认为是阐述“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双方各执一词。就这篇课文而言,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此时犹如作为裁判的我必须给出裁决,但又不能武断,明智的选择当然是引导他们从文中找证据,最终达成一致认识,即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还有许多个例子,我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肤浅认识,当然课堂中也存在着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在以后的课堂设计中,我应该力争更佳。

最后,我想借用一位此次听课老师在听、评课记录表“总体评价与建议”一栏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这篇经验总结:“这是一个‘美的课堂:黑板设计、多媒体画面——视觉美,多媒体音乐——听觉美,知识的展示——认知美;这是一个‘智的课堂:课堂设计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科学知识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培养永不满足的学习精神。”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自主学习
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英语教师角色定位初探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