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民族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

2009-11-04张正芳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9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弘扬现状

张正芳

摘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汇聚、共同创造、不断发展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大河文明中是惟一赓续绵延数千年,至今不衰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现状;发展;弘扬;兼容并蓄

一、民族文化的概述

民族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人们对一定时期一定群体的生活进行总结认识和总体概括的结果。这个抽象的概念的含义总是需要有具体的文化事项体现出来。文化事项本身是纷繁复杂的,但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中总有某个方面显得比较突出,既让群体内部成员自认为可以用来代表自己群体的形象,也给外来观察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也可以把一个民族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化事项称为标志性文化,这些标志性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这个民族或地方性群体整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二、我国民族文化的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城乡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而对于民族文化现状认识的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而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比如对一个民族具有重要意义的故事、诗歌或者神化传说会随着老故事家的去世而失传。这对于一个民族尤其是那些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来说是十分可悲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现象也日益明显,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而西方国家现在推行他们所谓的“优势文化”,造成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现象,以此来控制和操纵不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民族文化也面临着“西化”的威胁。首先,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出版物充斥着西方的标志和符号。在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人说:“从文化多样性来看,我国的出版工作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民族文化西方化,不少出版物里充斥着大量西方的标志和符号,有些期刊则热衷于引入西方的情调。同时,版权输出的数量远远少于输入,即使是版权的输出,也存在地域和内容的局限性。比方说,版权输出主要为香港等亚洲地区,而输出西方的以中医药类的内容为主,很少有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书籍。”国务院新闻办负责人在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上说:“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处于弱势民族和国家的文明受到威胁,有的甚至已被消弭,文明趋同和单一性的危险不断增加。这已引起人们对世界文明多样性长期存在的忧虑,人们担心会有更多的文明如同古埃及、巴比伦、印第安文明一样不复存在。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文明的多样性,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也将是我国民族文化面临的重大挑战。其次,西方国家也在利用我们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地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将一些腐朽的思想和糟粕文化塞给我们,企图以此影响改变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腐朽思想的快速传播将会严重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对于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诱惑作用,使他们对于我们优秀的传统的民族文化产生疑惑。另外一些文化糟粕也会使人们处于一种麻醉状态,使他们丧失了民族的创新性和参与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许多传统民族文化正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因此,我们要努力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三、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使一个国家得以生存并且独立的内隐力量,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第一原动力。纵观我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其中也不乏被蛮族侵略的例子。但无论是使欧洲人胆寒并且屈从的“达鲁花赤”,还是本身因为接受了中原文化而强大的女真旗主们,在他们用武力征服中国之后,都不得不因为本民族文化的劣势或落后而受到中国文化强烈的影响和同化,他们的君主也不得不借助于中国主体的文化思想——儒学,来统治中国的骚人志士以稳定社会秩序,维持统治。煊赫一时的可汗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没过几代也都成为了“中国式的皇帝”。如果读者将清朝历代皇帝(包括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头像按世袭顺序依次观看,就会发现:努尔哈赤具有北方粗犷豪放的气质,魁梧,面阔,颧骨高,而从顺治开始其后的皇帝无不表现出中国文人那种儒雅之气,似乎他们的身材也显得瘦弱了。我想这一事实也可作为一个佐证。

有的游牧民族(如契丹)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占有军事上的强大优势,但却更禁不起中国文化的感染,以至于完全失去了本民族的内涵而被同化为中国人。马克思曾对这一历史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上的民族冲突有一个法则,即文明较低的征服者,总是被文明较高的被征服者的文明所征服,或者说是文化上被征服。”其实,现在我们自豪中国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四大文明中延续至今的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有着悠久且强悍的文化传统。

四、如何发展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维系民族和谐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不断接触、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以多元一体为主要特征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既要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本民族文化特征,又要坚持和扩大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使中华民族文化以其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风格、绚丽多彩的中国气派,展现在世界舞台,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第一,要始终坚持和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渊源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在当代中国,发展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要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使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交相辉映,对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切实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承认民族文化多样性;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既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又要积极扶持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扶持民族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并举,既要注意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出版,又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与改革实践,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生机。

第三,要兼容并蓄、加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各民族文化互相取其所长、互相学习、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既是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各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正确处理继承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分的关系,既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摈弃和改造那些消极落后的成份;既要勇于吸收兄弟民族和国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全盘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努力形成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存共荣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序言》。

[2]王宁.《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弘扬现状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