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物理“教学学困生”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2009-08-07王安民

物理教学探讨 2009年6期
关键词:矫正成因

王安民

摘要:物理学困生的产生原因除内容难度大、物理情景复杂等客观因素外,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也密切相关。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教学学困生”成因,并提出其矫正对策。

关键词:教学学困生;成因;矫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9)6(S)-0063-3

物理是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尤其高中物理已成为不少学生难以攀登的“高峰”,这给师生均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物理学困生产生的客观原因有高中物理内容的高度概括性、抽象性、情景的复杂多变性,以及家庭、社会方面的因素等等。此外,笔者认为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也密切相关。我们把因教师教学不当而造成的学困生称“教学学困生”。本文将探讨“教学学困生”成因及其矫正对策,供同行参考。

1 “教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个案分析,发现因教师教学不当而导致物理学困生形成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1.1 因学习“欠债”,导致越学越困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某一物理小问题“欠债”,小问题累积,便出现了物理知识的脱节,于是学习物理的自信力就下降,学生心思就会游离于物理课堂之外,越学越困导致掉队而成为物理学困生。

如高一学习弹力时,由于刚接触受力分析,学生如果对图2(a)所示F1、F2和G三个力的联系与区别没弄清楚(观察了解到不少学生对此是模糊的),如误把重力当平面受的压力,对支持力F1与压力F2的施力物、受力物及两者大小关系没有搞清楚,这些小问题不及时排解将成为学生后续解决如图2(b)所示压力和摩擦力问题的障碍,也会为以后学习超重和失重等知识点带来更大困难。

又比如学生在学习摩擦力时,如果学生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欠债”了,必将对后续的受力分析、力和运动关系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带来很大障碍。对这样“小节点”的教学不可小视,应进行系统化安排,不断渗透。在学习摩擦力时可设置图3情境,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式探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受挫于疑难点。提高“第一教学成功率”,防止学生物理学习“欠债”,是避免“教学学困生”产生的重要措施。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化解学习过程中诸多小问题,避免知识出现脱节,在进行教学反馈意见收集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予以高度关注。

1.2 因设置“门槛” 过高,学生被课堂所排斥

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分清阶段性目标和终结性目标,搞“一步到位”, 教师急于用自己的认知去“同化”学生,教学目标与学生基础不匹配。教师用课堂排斥了学生,导致的后果是课堂最终被学生所排斥,从不能参与到不愿参与,学生的物理学习便进入如下恶性循环:

有研究表明:学生常常会把主要精力用在高成功率的任务上。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拥有较低错误率(高成功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对学科内容和授课老师的接受程度。在物理教学中要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学习机制,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力。教学中要时时掂量学生可接受的程度和学习的情绪体验。当他们不能成功解答问题时,教师应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把任务简化至他们能够掌握的程度。一切教学都要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来实施,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这样因学习内容变简单,他们就容易学会,也就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 “教学学困生”矫正对策

2.1 教学思路

通过对物理“教学学困生”成因的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教学学困生”矫正的基本原则是提高“第一教学成功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力。为此,笔者建议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策略。“低起点”就是降低教学起点,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情况。“缓坡度”就是增密问题“台阶”,延缓问题梯度,给学生向上攀登的“脚手架”,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一步步前行。“多活动”指在课堂上多安排学生观察、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活动。学习能力主要是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所以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在亲历探索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能力的逐步提高。“快反馈”就是通过时时观察、问题咨询、课堂练习等方式快速获取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

2.2 具体作法举例

案例1:笔者曾到区内一所学校跟几名高三艺术生作一次关于力学复习的交流。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大致是:基本物理概念、规律不能再现,不能将简单事实与物理知识建立联系,平时测试成绩较低。笔者围绕受力分析、力的等效处理和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等问题模块设置了几个典型情景,配以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在解决问题中理解知识和领悟方法。

情景1:如图5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两者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

问题(1):分析木块受力。

问题(2):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问题(3):求木块所受到的合力。

问题(4):你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求合力?

情景2:上述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木块和水面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问题(1):分析木块受力。

问题(2):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否等于木块所受重力?

问题(3):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所受合力。

问题(4):说说用正交分解法分析受力情况的好处。

情景3:上述木块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用水平恒力F 作用在木块上(斜面固定,分μ=0和μ≠0两种情况考虑)。

问题(1):分析木块受力。

问题(2):木块将怎样运动?依据是什么?

问题(3):求木块所受到的合力。

问题(4):为什么要沿这样的方向正交分解?

情景4:如图8所示,质量为m1的小车与质量为m2的物块通过滑轮用细线连接,当释放物块,求小车的加速度?

问题(1):分析两物体所受的力。

问题(2):小车水平方向所受拉力是否等于物块重力?

问题(3):物块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

情景5:如图9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沿水平方向的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你判断以下说法正确吗?

(1)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2)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3)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a。

(4)斜面对球的弹力为一个定值。

反思:问题起点符合这些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首先让他们能够介入进来参与讨论。问题构建聚焦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缓慢推进,让他们经历知识的比较、判断、推理和应用等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实质性理解,提高学习中的“第一成功率”,这样就能使学生信心大增,达到意想不到的交流效果。笔者坚信,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摸准学情,定好问题的起点和设问的坡度,设计好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学生就能在获得一步步成功中建立起学习的信心,逐步形成完整和良好的认知结构。

案例2:笔者近期到渝中区一所中学听了一位老师的一节高三物理课,这位老师讲课内容是关于复合场的习题课。该班学生学情大致是:学习程度属该校较差的班级,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感到物理学习困难,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常“游离”课堂之外。上课时,这位老师先将下面题目通过多媒体投影进行展示。

题目:将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绝缘环套在竖直的足够长的杆上,金属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装置处于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左)和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从静止释放金属环,如图10所示。试求金属环下滑过程中达到的最大速度?

这位老师让同学们先思考5分钟,然后他引导学生进行解答,课堂上只要少数几名同学跟老师有呼应,但老师仍继续进行下面教学。学生参与程度便成了时间的递减函数,越到后面参与者越少。下课后我与这位老师进行交流,在另一平行班上课时,这位老师采纳了笔者的建议。上课时对原题进行情景改造,将问题进行分解,并通过有目的的追问和互动探讨,把问题缓缓推进,逐步拓展延伸。

(1)情景改造:

①不加电场、磁场;②只加电场或磁场;③同时加上电场、磁场;④改变原磁场方向。

(2) 原问题重构:

探讨金属环①受力情况;②作何运动?有无最大速度?若有,怎么求?③定性分析能量是怎么转换的?④原题解答。

(3)原问题拓展:

现将上述带负电的绝缘环沿粗糙的竖直墙面,如图11所示,让它从M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①绝缘环作什么运动?

②绝缘环由静止沿竖直墙面滑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评析:同样层次的班级,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后大多数学生能够主动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效果明显改观。这位老师针对学情,采取了“欲进则先退” 的策略,运用问题分解的方法,把原问题分解成一组环节相扣的子问题,化繁为简,降低教学起点,求其“所以然”,并增强问题的建构功能,即把“自古华山一条道”似的结果性问题转化为有利于知识自主建构的过程性问题,通过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或对知识适度拓展,或引导学生反思,修正原有认知,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拟定的目标逐步推进。

物理“教学学困生”的矫正关键是针对学情,在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搭台阶,提供向上攀登的“支架”,他们就能在体验成功中激起巨大的学习潜能,进而一步步超越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从而可以达到建立起课堂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勇攀物理“高峰”的目标。

(栏目编辑张正严)

猜你喜欢

矫正成因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