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本效益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2009-07-30霍社军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成本效益构建内部控制

霍社军 孔 荣

摘要:企业如何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关键是要处处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也不例外。本文从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出发,分析内部控制产生成本与效益,从成本效益角度,对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成本效益 内部控制 构建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分工;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实现价值的基础则是防范风险,这也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但是,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付出人力、物力、财力,会产生大额成本。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理性的企业如果要实施内部控制,必定会考虑其成本—效益,只有实施内部控制产生的效益大于实施成本,企业才可能实施内部控制。因此,如何平衡好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成本效益问题,是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性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随着COSO委员会2004年10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正式颁布,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虽然内部控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从整体上来说仍然存在着一下主要问题:

(1)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多数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有的企业习惯于满足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认为只要能够规范化操作就行,不必考虑是否先进;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容易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忽视了控制方式的跟进和强化,这就使企业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不论是维持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片面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观念,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都将阻碍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公司都设立了符合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基本上都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公司总经理往往兼任董事或董事长,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此外,我国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缺乏分工,没有按国际惯例分设专门委员会,结果对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内外部审计、薪酬激励机制、投融资决策没有专门董事监督。内部人或控股股东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如,企业常常把财务内部控制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而没有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整体内部控制当中,致使财务内部控制不能涵盖到企业中的其他部门,无法同其他部门共同推动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发展。

2、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成本与效益

一般说来,内部控制效益包括直接控制收益和间接控制收益。直接控制收益是指该项控制措施本身能够防止、发现和纠正的错误与舞弊金额;间接控制收益是指该项控制措施设置并运行后,使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力得到加强, 从而使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其它控制措施所能增加防止、发现和纠正的错误与舞弊金额。

内部控制成本也包括直接控制成本和间接控制成本。直接控制成本是指为实施该项控制措施所发生的有关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以及办公场所、用具和物品等的购置费、折旧费和修理费等。间接控制成本是指实施该项控制措施后, 可能会使整个企业的办事效率下降,甚至贻误商机,给企业增加的成本和带来的损失

二、基于成本效益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措施

1、内控体系建立的事前评估

企业在建立内控体系之前,为确保决策的正确洗个,可以使用成本一效益方法对内控体系的建立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看建立体系是否经过管理层的认真决策和可行性研究,评价该建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的充分性和可靠性。对于可行性研究,企业可通过与高校或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专家合作,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测出内控体系的使用率,再根据这些数据推算出其人力资源成本、材料成本和其他相关,同时还要预测直接控制效益、间接控制效益的大致范围,评价该建立项目的综合结果。

2、内控体系建立的事中控制措施

(1)根据企业经营要求,建立基本的内部控制体系

每个企业其所处行业、规模、企业性质等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自身具体的经营状况,有选择的建立内控体系。理论上内控体系的环节越多、控制措施和方法越严密,则其控制效果越好,但是如此产生的成本也会越大。一方面,有些环节、措施或者方法可能并不是企业所必须的,这时可能会消耗不必要的资源;另一方面,为建立严密的内控体系也需要花费比基本体系更多的成本。所以,企业可以从最基础层面的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做起。根据企业经营环节的关键点,实施关键点的控制。

(2)完善内控环境的建设

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活动在环境中进行,人的品性包括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等,它们既是构成环境的重要要素,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因此,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体系顺利建立的基础条件。企业的控制环境包含诸多要素,如管理者的经营哲学及经营风格、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权责机制等等。纵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多数是由于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氛围不足,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不相适应,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化,往往花费了成本却达不到效益。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再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有效的建立内控体系,提升内控的效果,最终实现增加价值的目标。

(3)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

企业应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收集信息的范围应包括来自内部与外部的所有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财务与非财务的信息,并要对其进行有效地分析。而且,企业还应当根据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生产特点的变化,改变传统的多层级的组织结构,减少信息在组织内部传递所需经过的环节。同时,可以引入管理信息系统,将内部控制置于IT环境之中。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有利于企业员工对内控体系的了解,能够加强对内控体系实施的监督,减少潜在损失的发生。管理人员对内控体系的及时信息掌握,能够帮助其掌握内控体系动态,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对其进行修正,保证内控体系与企业经营目的相一致,最大程度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3、内控体系建立的事后审查

内控体系建立后的绩效体现在内控体系达到设计目标、风险控制效果、控制效益等方面。通过内控体系建立的事后审查,一方面可以评价管理层的决策是否正确,并对内控体系的职能发挥做出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提高效率的途径,促进内控体系的完善。

三、结论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必须从各方面提升自身创值价值的能力,而价值与风险总是交叉在一起,有效防范风险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因此,内部控制体系应当成为企业风险防范的首选工具,而其承担的成本和效益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应当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成本和效益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综合地进行考察和评估;而且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它的效益是以长期投入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应当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整体过程及其后的实施过程,持续的保持成本效益原则,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红玲,《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8

[2] 程昔武、纪纲,《基于成本效益视角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1

[3]付君,《成本效益原则在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运用》,商场现代化,2007.9

[4] 黄先蓉,《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我国企业信息公开模式探讨》,图书情报知识,2008.5

[5]彭爱新,《浅谈小企业内部控制效益原则》,硅谷,2008.4

[6] 赵丽,《建立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四项原则》,会计之友,2008.9

猜你喜欢

成本效益构建内部控制
2005—2015年中国远程教育机构及其学习者成本效益研究的量化分析
朝鲜核试验对中朝关系影响的成本效益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浅谈物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