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

2009-07-14

关键词:提高质量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常 磊

摘 要:情感教学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有着重要作用。要加强中学数学课的情感教育,必须提高对数学课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良好的情感品质,挑战性的学生意志,浓厚的数学兴趣,合作的交流能力,真正把情感教育和数学知识的教学融为一体,争得教学和育人双丰收。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相融互促;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53-02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它促进着学生的个体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一、重要的情感教育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国家教委曾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规划会议上强调:在教学方面,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这势必要打破传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新环境下的教学要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的过程;二是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个过程只会事倍功半。尤利·巴班斯基在《论数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感到激动,由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为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学习的热爱及对真理的追求。除了数学学科本身可训练学生缜密的逻辑推理思维和耐劳、沉稳、从容等心理素质外,也因其计算枯燥,需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趣味性的引入,以防止学生感到数学难学难懂而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情感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积极的情感体验

成语“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会连带到他有关的事物。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形成一股积极的求知动力而施加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他们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在教学中,我对这些学生从不歧视、讥笑、挖苦,相反,他们有困难,我热忱帮助,他们有进步,我及时表扬,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城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生成强而稳的学习动力。

三、良好的情感品质

数学中也有美。比如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几何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美等等,数学王子高斯巧算“1+2+3+……+100”的故事、古印度国王用麦子奖励世界象棋发明者的趣事等等。这些,我们应当不断地揭示并展示给学生,培养其审美的意识,陶冶其审美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其在数学上刻苦努力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年少,爱美之心尤甚。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数学美育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例如要学生去判断68579和56789两个数中哪个更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就是数学美育的潜意识作用。虽然学生说不清其中的理由,但他们确实感受和领悟到这种美,只要耐心引导,学生是不难逐渐认识和理解数学美的。

四、挑战的学生意志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因数学知识点多,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等学科特点,大部分学生存有畏难心理,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是不可能坚持不懈地学习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有意识选择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训练,经过鼓励,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并通过展览成果等方式给予激励,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久而久之,学生对背景新、问题长不再感到可怕。当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否则适得其反。通过对有挑战性问题的训练,他们会慢慢克服畏难心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又提高了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浓厚的数学兴趣

数学是具有丰富联系的,在强调内部联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与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恰当地把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国情国策、市场营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现代时尚等方面的问题为背景,内容涉及到理化生、政史地等各个学科。例如大到水电费、通讯费等的函数问题;交通路径、彩票抽奖、风险决策等的概率统计问题;贷款、细胞分裂、人口增长、退耕还林、浓度配比等的数列问题;以及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小到在教室里看黑板最佳位置,糖水变甜,水管截面为圆形,买瓜子时先品尝等日常琐事,鼓励学生注意数学应用的事例,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利武器,以加强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教育。

六、合作的交流能力

数学教学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不同结果的问题等,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其中,每个人都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吸取营养,同时充分自由地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不同意见提出争议;既努力使别人赞同自己的看法,又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不仅是自主学习、而且是认知的交换、思想的启迪,也是情感的共鸣、个性的发展。更是对课堂教学人力和时空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同一单位时间里,一个大课堂转而化为十几个小课堂,从一名教师变为能者为师,人人参与教学,个个投入学习,互惠互利,各展所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空间。当然,合作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效果也不一样,尤其是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机更为关键,教师的引导也十分重要,不恰当的合作交流,以及放任自流等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品格;通过兴趣、动机的激发,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通过意志培养,使学生具备正视困难、不畏挫折、主动进取、自信自尊的性格品质。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情性修养,实现教育教学的双丰收。

【责任编辑 姜华】

猜你喜欢

提高质量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
处理好四对关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