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实践与思考

2009-06-24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校图书馆实践

申 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人文精神; 实践

摘 要:当前,弘扬人文精神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文属性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念与根本使命。高校图书馆以其独有的人文环境,更应从资源空间、藏书布局、人文教育及以各种多元化和人性化关怀式的服务上不断提高服务层次,使人文精神在高校图书馆中处处体现。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1-0078-03

Practices and Thoughts on Humanism in College Library Service

SHEN Xian

(Library of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02,China)

Key words: college library; service; humanistic spirit; practices

Abstract:Nowadays, expanding humanistic spirit has been the common sense. Humanistic property is the naturally-born property, and expanding humanistic spirit is the basic concept and mission embodied in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humanistic spirit everywhere, college library should, with the unique humanistic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from the resources space, from the book collection arrangement, from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from the multiple-humanistic service.

1 图书馆与人文精神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产生思想、成就人才的知识殿堂,属于社会实践人文现象的范畴。图书馆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充满着人文因素。人文属性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念与根本使命。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献资源的聚集地,更是人们获得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阵地。高校图书馆以其特有的人文环境,为大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强烈的读书氛围,并通过富有人文内涵的各种活动,烘托出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们浮躁的心情趋于平静、空虚的灵魂得以充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成为每一位图书馆人的神圣职责。当前,弘扬人文精神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图书馆作为这种传统和资源的重要载体,理所当然要与时俱进,在弘扬人文精神中走在社会的前列,在弘扬人文精神的潮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 让高校图书馆到处充满人文精神

图书馆的存在是为读者而存在,图书馆是读者的图书馆,如果图书馆得不到读者的支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就得不到学校的支持和厚爱。图书馆在学校、乃至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就难以提升。人文化的品牌式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立足的出发点,人文精神也成为图书馆的立馆之本。

2.1 人文精神在高校图书馆空间及文献资源上的体现

近年来,各高校都相继新建了漂亮、气派的图书馆,成为提升学校品牌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的内部装修大多宽敞、明亮、舒适,处处渗透着人性化气息。

在文献资源的空间上,高校图书馆早已实现开架借阅,大多拥有合理的藏书布局,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布局结构,改变了藏、借、阅分离的状况,实行大空间、大开放、大格局,真正做到藏、借、阅一体化,对读者充分开放,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不仅如此,图书馆的内部格局也应随着读者需求的发展而灵活调整,可以改变传统图书上架后图书位置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代之以动态的典藏调配管理服务模式,即将流通率较高的品种入藏到紧靠阅览区距离读者近的区域,反之随时将利用率低、读者阅读量少甚至无人问津的图书置于相对偏远的书架上。另外,在机器检索的同时,将同学科、同门类及相关的图书、期刊相对集中,尽量缩短读者查找资料的时间。还可编制一定量的图书、期刊或电子读物索引,使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可迅速地查找到所需的图书资料。同时设立新书专架、推荐书架及欣赏书架,这样既强化了人性化的服务意识,又拉近了图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由此,图书馆的利用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体现出人性化格局的巨大魅力。

2.2 让服务诠释人文关怀

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是馆员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馆员与读者之间通过服务彼此维系,离开了服务,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服务也是一种文化,微笑则是通行证。微笑服务是馆员与读者沟通的润滑剂,也是主动为读者服务的具体体现。高校图书馆开展人文关怀,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做好图书的借还,更重要的是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图书馆馆员还应具备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情况,了解边缘科学和前沿科学的发展动向。具备解答读者各种咨询的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技术开发能力。应经常与读者交谈,了解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及对文献资料的需求,从而与读者之间形成和谐友好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2.3 营造高校图书馆和谐的人文环境

建立人文关怀制度,增强馆员人文精神,进行人文精神的宣传教育,使图书馆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营造和谐、自然的人文环境是图书馆工作者的责任,让发扬人文精神、给予读者充分的关怀形成一种共识。作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其文化层次较高,对精神上的追求、人际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更为强烈和迫切,创造一个轻松自然、舒畅惬意、文明和谐、书香飘飘的读书环境,可以令读者置身其中,既享受了知识的教育,又能领略到那种高雅脱俗、如醇如酿的人文氛围。

3 创新高校服务内容,实践多元化人文服务

图书馆服务是为了获得知识在传递中的轨迹,是为了获得公众素质再提高的价值,是为了获得读者需求被满足的效果,是为了获得人生价值在实现的喜悦。图书馆要从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方面开展优质的人文化服务,发掘现代图书馆服务品质的内涵,实践多元化人文服务,为读者“量体裁衣”,用服务的多元化、人文化,创造出服务的新高点、新水平。

3.1 定期开展活动与讲座

为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图书馆可开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系列活动。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第13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主办了“校园读书节”活动。读书节的主题为“阅读文化经典,建设和谐校园”。该馆还以宣传板的形式向全院学生发出倡议书,宣传“世界读书日”,倡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图书馆还推荐出《大学生必读书目100种》书目。各系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热烈响应。并举办了“让校园飘满书香,让知识改变命运”的征文比赛和演讲活动,收到稿件1000余篇,经激烈角逐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同时请来图书供应商以超低的价格推介最新的优秀文化书籍,吸引了很多学生前来观书、购书。与此同时,通过各个校区的学生会,开展了优秀图书交换活动,发动学生将优秀图书交换阅读,让好书发挥更大的价值,让周围的同学阅读更多的好书。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爱护图书的意识,读书节还展出了各种受损的图书,指导学生怎样爱护图书,并现场进行了“珍爱书籍从我做起”的签名活动。读书节还邀请专家作了题为“颂读文化经典,走进美的旅程”的报告,使该院学生思想受到进一步的熏陶,更大程度地激发了读书热情。读书节历时1个月,在校园里掀起了阵阵读书的热潮,不断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3.2 开设多功能休闲阅览室

大学生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之余,同样渴望能有一块轻松自由的静土,让他们可以无拘束地进行思想和学术上的交流。有条件的图书馆可设立多功能休闲阅览室,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多功能阅览室除为学生提供书籍、报刊服务外,还为学生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读者可以各部系、班级、社团的形式进行思想和学术交流、讨论和讲座,还可以带正版影碟到这里播放欣赏。多功能休闲阅览室成为了一个倍受读者喜爱的读书场所。

3.3 书画、手工艺品、邮票展览

图书馆配合学校定期举办各类书画、邮票、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展览,已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师生通过欣赏作品和图片,陶冶情趣、增长知识,营造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如国外的一些大学生常常会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捐献给图书馆,由图书馆建立专柜作永久保存,同时供读者欣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近期为迎奥运举办了“祖国风光”主题邮票展,图书馆积极为师生提供资料和素材,同学们踊跃参加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这项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

4 创新服务方式,体现人性化关怀式服务

4.1 形式多样的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是学生学会自修学习的第一课。也是图书馆体现人性化关怀式服务的第一课。对刚升入高校的学子们而言,学习的内容及方式与中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自主学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其依赖的场所恰恰是图书馆。读者借助图书馆不仅能查阅到直接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可以教会读者如何学习。信息意识的培养,应从入馆教育开始,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们知道某一个专业知识,除了通过课堂的直接获取外,还可通过图书馆的纸本和电子文献,加以丰富和扩展。另外,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同时,亦丰富了图书馆知识。例如,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按《中图法》排架规则等。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多年来一直坚持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工作,通过入馆讲座及到馆辅导,帮助读者尽快了解图书馆。2005年,该馆又专门编辑录制了录像片《走进图书馆》,向新读者介绍图书馆布局、馆藏结构、文献排列布局、阅览时间、代书板的使用及如何查找文献等内容。为入校新生播放后,很受欢迎,同时也体现出了图书馆对读者的无限关怀。

4.2 积极开展导读及图书推荐工作

图书馆是一座资源宝库,通过图书馆员的关怀式服务工作,提供给学生丰实的精神食粮,而一本意义非凡、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能成为人生中一盏明亮的照明灯,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是图书管理员优质服务的体现。

对于高校新生而言,他们借书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的学生借书卡上过于空白固然令人叹息,但借书卡上过于密密麻麻也叫人摇头。所以说,正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年级、专业特点并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其寻找好书。如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接触到解剖学、生物学等一些医学基础课时,他们对这些专业基础课感到非常陌生,特别是解剖学,记忆起来尤为困难。这时,工作人员就应向他们推荐一些图文并茂、内容由浅入深的图谱类书籍,以增加其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其理解和记忆。再如,即将实习的同学,他们学完了在校的全部课程,但这只是理论知识,距离临床实践还相差甚远,所以,工作人员就应向他们推荐临床实用的图书及手册类工具书。尽管医学专业实习期为一年,但图书馆特意为这部分学生延长了借书时限,允许他们实习结束时归还图书,同学们对此很满意。

4.3 开设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培训班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馆近年来多次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办图书馆网络资源培训班,利用电子阅览室同步授课软件对学生内容培训,进行主要有图书馆文献的检索、如何办理图书网上预约和续借、电子光盘及中文期刊数据库的检索等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利用等,同时给他们如何教授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基本路向和基本方法,使他们具备鉴别、选择和处理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能够把握网络信息资源相互之间的关联,增强其快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

通过图书馆长期的人性化服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历次师生座谈反馈信息中,图书馆不但很少被读者提意见,反而经常得到表扬。这也充分体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人文化精神的重要性。

总之,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活动中,人文精神无处不在。我们应认识到,图书馆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上,图书馆工作者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将人文精神充分融入到服务中。让享用知识的人们在信息激增时代,于温馨宁静的处所感受信息喷涌的快乐,只有饱含人文精神的图书馆才是值得称道的和有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 何少红.图书馆与人文精神[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

[2] 汤笑浪.让人文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弘扬[J].图书馆,2005,(3).

[3] 谢轶茵.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5,(8).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高校图书馆实践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