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IC服务

2009-06-11

理论观察 2009年2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

杨 力

[摘要]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实现IC服务的可行性,解读IC的起源、定义、特点,提出整合图书馆几个主要服务部门的服务,建立一站式IC服务模式,完善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关键词]IC;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132-02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网络将人们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从原来主要依靠书本进行学习,到今天只要坐在计算机前,利用电子和网络资源并通过现代化的输出方式,就可以获取所需的信息产品。它不仅体现了获取信息的时效性,还体现了享受信息的平等性,数字图书馆成为社会公共信息基础设施。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也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新一轮建设的共有内容。然而,进入网络数字时代,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图书馆人:如果读者能够随时随地以任何形式获取信息,那么作为图书馆发挥怎样的作用?在数字化建设中图书馆的位置在哪里?使命是什么?如何整体规划,如何为着使命的实现将资源、技术、空间、设施及服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因此,探讨和实现IC服务模式,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一种势在必行服务模式。

一、IC的基本内涵

1 IC的提出。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即信息共享空间,是国外大学图书馆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适应用户的研究和学习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IC在国外图书馆发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早在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哈定图书馆(University of Iowa,Hardin Library)即投资75万美金建立了名为Information Arcade的Ic,因此赢得了美国图书馆协会1994年未来奖。IC被认为是维护用户公平有效地获取信息的方式,因此发展十分迅速。美国是目前开展IC服务最多的国家,占88%,加拿大占9%,其它为澳大利亚占3%,爱尔兰占2%。

2IC的概念。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共同支持下,为读者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3IC的特征。IC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热心、资深的参考咨询员陪伴图书馆用户,完成信息的识别、检索、处理、存储,最后还帮助用户将所需信息用一定格式表现出来。IC通过整合图书馆技术部、参考咨询部、多媒体部和数据服务部功能,将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的变化纳入到一个整体中,IC是一个综合的学习环境。它是将参考咨询、网络技术服务和多媒体资源结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一个促进学习交流、互动合作、研究创新的信息共享环境,在这里由图书馆参考咨询员、IT专家、共同支持读者的学习和研究,甚至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通俗地讲,IC是一个经特意设计的学习环境,是图书馆的心脏,以内容最为丰富的知识库将读者、技术专家、图书馆员、联系在一起,它的主要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培育信息素养和促进学习与研究。它区别于图书馆传统服务,改变了传统的条块分明、部门之间相对独立的服务模式,是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

二、图书馆建立IC服务措施

1工具书室的IC模式。利用工具书室的大量空间和宝贵资源,进行网络链接,设置读者咨询平台、利用电子资源的工作平台和相应的硬件设施,还可以设计学习和研究为一体的物理空间,配设资深的参考咨询馆员,使用户可以在这里得到咨询、检索、形成所需要的信息产品一整套服务,纸质工具书、电子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可以同时在一个空间得到利用,提高原有工具书室的单一服务功能。实现了图书馆阅览服务部门和计算机部门的一个联合计划,是一个可提供利用多种信息技术的协作设施的物理空间。

2电子阅览室的IC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及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的要求,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已初建规模,CNKI、VP、Apabi、书生、超星等多种中文数据库和Springer、ASP、BSP等部分外文数据库的应用,使电子阅览室的功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读者服务工作上还有一定的缺陷。建立基于电子阅览室的IC,首先在硬件与空间上提供支持,并且电子阅览室可提供电子资源检索与网络资源利用的平台,IC从概念上讲,是由虚拟和物理空间构成,一方面是指在线环境的共享,即读者通过网上一个用户交互界面或网络平台的搜索引擎获取各种数字资源。另一方面,IC是指一种新的实体物理空间,是基于电子网络资源环境而专门设计的学习、工作、传递和服务为一体服务模式。IC作为物理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也可以是图书馆的一层楼或几层楼,电子阅览室可以提供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打字机等硬件设施,设立专门的公用工作平台提供研究和信息检索用,设立服务咨询台、媒体资源工作台和提供手提电脑的网络连接及使用等服务功能同时配备图书馆资深馆员及IT专家,使图书馆实体环境和虚拟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展借、阅、咨询、检索、一站式服务,丰富的读者服务是IC与普通电子阅览室最大区别。它不仅为读者设立专门的学习空间、培训空间、研究空间和合作空间,还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下,开展图书馆数据库远程获取和电子服务。IC服务就图书馆管理而言,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按部门条块分割的服务方式,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使图书馆专家、学科馆员能成为读者和信息资源之间一道桥梁,成为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3立体式IC模式。据美国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RL)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在其成员馆中开展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的已达30%。我国公共图书馆这些年硬件建设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经具备了建立IC服务的一系列软硬件条件,如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良好的信息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部分高素质的馆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公共图书馆引进IC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随着IC的实现,公共馆可以将原有的、分散的、陈旧的传统服务模式改进为集中的、有活力的高效的服务模式,弥补公共馆技术、资源和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可以大大地提升服务能力。以上探讨了几种IC服务模式,针对公共馆的特点,现提出一种相适应的立体式IC服务模式,它是基于部分阅览部门、现代技术部门、电子阅览室、工具书室、参考咨询部门、文献检室等几个部门的功能集中整合,形成IC服务中心,这种IC服务模式中,处于中心的是信息服务台,它是用户接触图书馆的第一道门槛,它向用户提供图书馆内的资源和服务的基本信息。在用户需求比较复杂、信息服务台工作人员不能解答的情况下,它会将用户需求转交给其他的服务台或者专业的馆员部门。总之,信息服务台是整个IC的功能中心,IC各个分部门的很多工作都要围绕它接收的信息咨询问题而开展。IC整合了图书馆几个主要服务部门的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用户环境和一站式的服务。它在馆员的带领下,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纸质的馆藏资源和电子资源,它还可以利用馆际互借补充馆藏不足,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得到培训,提高用户利用信息的能力。在这里,信息存储处理、输出与通讯设施、资源、信息分析工具、文件管理工具及提供全程服务的咨询人员被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从获取信息到形成最终产品的持续性的一站式服务。

在建立IC的过程中,还要特别加强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因为他们必须面对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包括e-mail、硬件、软件、Microsoft Office等方面的问题。培训可以包括下列内容:Windows NT/Windows 2000系统操作、文档管理(编辑和存储)、计算机一般性问题解决和维护(打印机使用、病毒扫描、问题解决指导等等)、应用软件的使用(Adobe Acrobat Reader,Netscape、Internet Explorer Quiek-TimeRealPlayer等等)、电子服务(代理服务功能电子存储、资料存取、e-mall服务等等)。

三、结语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数字资源也在逐年增加,但还存在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所以,建立IC服务模式,集中图书馆现有的“尖端”,将高水平、高素质馆员、电子数字化资源、现代化设施、IT技术及馆藏的精华为一体,形成一个立体式的服务模式,扬长避短,是提升公共馆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可行性策略。

责任编辑:孙文政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