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地理学视野中的关东文化解读

2009-06-11董驹翔

理论观察 2009年2期
关键词:闯关东关东东北地区

董驹翔

[摘要]任何文化都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关东文化也是如此。由历史地理学视野分析东北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多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关内汉民族的互动。探讨关东文化的形成过程。小说和电视剧《闯关东》没有真实地反映历史上的“闯关东”,对讨论和理解关东文化有严重误导。

[关键词]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移民;“闯关东”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2-0005-03

任何文化都诞生在具体的地理环境中,由此可以说文化都是地域文化;任何文化都是有主体的,文化的主体都有自己的历史。由此可以说文化都是历史文化,因此我们理解和讨论文化时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不可缺少。纵观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都是这样,我们中华文化也都不无地域的与历史的特征,关东文化也如此。关东文化正是在它的地域与历史中演绎着并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和文化精神。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的地势地貌和气候差异极大,这种差异也影响到生活繁衍在不同地域的人民在民俗、民风和性格上也有种种差异和鲜明的特点。

东北三省自然地理的突出特点,就是山水相联,浑然一体,从全区看地势,三大山系布列三方:黑龙江省内西北部为大兴安岭山地,呈北南走向;西邻蒙古草原,南边续接燕山山脉。吉林省境内长白山地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与大兴安岭山地相对应,延续到辽宁省的辽东半岛,为千山山脉。在大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其北端山地群为小兴安岭山地,自伊勒呼里山向东延伸直抵松花江畔,接张广才岭、完达山、老爷岭。又与长白山系相衔接。在三大山系的环抱中,自北至南,直到辽宁省的辽河人海处,是一广阔的平川地带,即著名的东北平原,其北称为松嫩平原,其南为松辽平原,东北地区的最南端是辽东半岛,向西延伸绥中县、兴城,一边环渤海,另一边即为半岛东侧,是黄海。东北整个地势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谓是山水相依,贯通无阻,浑然一体。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三面为山水环绕。中间贯穿南北的东北太平原,三省的西部,特别是自吉林以下,至辽宁省,又与内蒙古辽阔的草原相联,地势更为开阔。这样,就造成了聚居于山林、草原的渔猎或游牧民族,向中间地带的平原、农耕区聚拢之势。从遥远北方的黑龙江直趋南下,或经蒙古草原或经东北大平原进入辽河以西至山海关这条通道,进入华北而可达于任何地方,东北南端临海,直通山东。总观东北整个地势,可见其呈开放状态的明显特点,它与关内从陆路及海上都紧密衔接,如臂指相连,交通极为便利,成为东北地理的一个大优势。

东北地区如此的地势,从北到南,从东至西,没有山川阻断,特别是东北大平原,更一无遮拦,这种开放型的地理态势为各民族自由出入,开展经济与文化交流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因而促进了地域性经济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这样的地理优势,也促使中国历史上的鲜卑、蒙古、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不仅能兴起于东北,而且可以向河北或更深远地区长驱直进,进入黄河流域,甚至领有全国。

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有非常明显的强大的制约作用,试比较我国的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地理条件,那里或丛山林立,险峻不一,恶水阻拦,并与丛山交织,或远距中原,更有沙漠阻隔,使这些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封闭并且不便与内地的联系。东北的地理风貌有助于东北的多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成为一个政治与文化的统一体,使三省呈“连体”结构,并成为区域共同体。在经济上,数年来东北地区一直是农耕、畜牧、渔猎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其间也有半农半渔猎、半农半牧的过渡经济,呈现出经济生活的多样化。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着发展。

东北地理环境多样而不单一,虽山水相连,但非穷山恶水,特别是并不阻拦交通,大片平川草原极有利于放牧,冬季虽漫长,但结冰也成坦途便于运输。这使东北地区各民族的生活很活跃,迁入迁出常见,由此带动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纵观历史,东北地区是很活跃、变革显著的地区。东北地域虽边远和高寒,但并非是长期荒蛮之地。

谭其骧先生曾对他的一个学生说:搞文化地理,首先要把各地的民族变迁弄清楚,这是研究中国文化地理的最重要的问题。这话对我们讨论关东文化也同样至关重要,“关东文化”是与“关东”文化地理紧密相关的地理文化,也要有文化地理的视角,要关注这一地理环境中的民族变迁。如前所述,东北的山水地理环境呈现出开放和包容态势,自古居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也多有宽广的胸怀。女真族是东北的古老民族,秦以前至秦代、两汉、南北朝、隋唐都有关于女真族的历史记录,虽然那些时代并不称“女真”。女真之名始见于五代。广泛使用于辽代之后,女真族于12世纪初在东北崛起,在之后的征战中统一东北,并在1115年建立金王朝,其北界从贝加尔湖东部的巴尔古津河流域,经外兴安岭,直到鄂霍次克海;东北达库页岛;东临日本海;东南以鸭绿江下游与高丽为界。在如此广阔的领土上,金王朝设“路”建制实行行政管理,分设上京路,成平路、东京路、北京路。克东县城西北15里乌裕尔河南岸的金城乡古城村古城即为上京路辖下的一处行政建制中心。1956年在该地出土的汉字阴文篆书“蒲峪路”铜印为该城的实物见证。女真族在东北建立金王朝之后,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吸收和融合着其他诸民族的文化,甚至出现汉化大趋势,金世宗完颜雍虽采取一系列措施遏制,但并未收效,值得注意的是金代实行移民实内政策,把大批汉人迁徙到东北,这既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也由于各民族长期共处,互相学习,推动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在金王朝统治东北期间,蒙古族渐渐发展强盛起来,经过成吉思汗的经营,渐渐使蒙古各部统一起来,最后灭金,在1234年金亡。元朝诞生。1368年,金王朝亡,明朝建立。

15世纪初(永乐年间),明王朝在东北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明王朝在东北适应既是边疆又是几个民族聚居的形势,实行了体现出因地而异,因俗而治指导思想的统治。

明代东北地区各民族或从事游牧,或从事狩猎,或从事农耕,或间有交叉。值得注意的是,明朝政府为了加强与边陲东北的联系和统治,重要措施是在东北地区增辟交通线,广设驿站,使东北地区的交通线纵横交错,形成覆盖东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与内地密切相联,最终使东北地区成为明帝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明代多民族杂居的东北,大体上形成了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的,以女真族文化为主体的和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三个文化圈。这些各有民族特点又相互差异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和相互交融中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融合趋势。至此,地域特点和历史发展使“关东文化”初具基础。此外,在明代进入东北地区的二三十万流入(也有估计至少有十万以上流人),由于他们有较高的文化和在发达地区的生活阅历和磨难,在其后的生活中(其中多有定居者)对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开发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做

出贡献。成为明代之后东北文化的一个特色。到康熙初年,《黑龙江外纪》中记载齐齐哈尔已有三千余名流入。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黑龙江地区则有移民约11万,东北地区已约有131万。

进入16世纪后,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再次兴起。明朝时,东北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部。其中,建州女真在1635年改族名为满州。满族即是以建州女真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以他的智慧、勇敢和武力一面与明朝政权周旋,一面逐渐统一女真诸部。在这个过程中,女真社会的生产力获得发展,人口增加,地域扩大,还形成和完善了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八旗制度。至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即为清太祖高皇帝。金朝统治期间,东北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极大发展。至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入关,占领北京,明朝亡,清王朝开始对中国的统治。

清入关以后对东北地区曾实行封禁政策,但也有汉族移民进入今辽宁省,到1860年(咸丰10年)清政府迫于沙俄对东北地区步步逼进的侵略行径,开禁放垦,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随之又开放了吉林西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东北移民垦殖。到1904年(光绪三十年)则全部开放了东北各边荒地。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准黑龙江实行《沿边招垦章程》,之后在汉口、上海、天津、烟台、长春等地设立边垦招待处,采取鼓励和奖励政策吸引移民。当然进入黑龙江的垦荒者主要是北方几省人口,特别是以山东移民为多,他们往往单身先至,然后回原籍携带家小或引亲朋来定居。至1911年(宣统三年)黑龙江、吉林两省移民人口合计约为844万。

到1912年民国时期,东北地区仍沿续清末做法实行移民政策,至1930年黑龙江移民约有288万人口。移民仍以来自山东东南部为主,他们除进行农耕垦殖,还从事森林采伐,矿山挖掘等非农业生产。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的日伪时期,日本为增加作为其后方东北的劳动力鼓励华北移民进入东北,自1936年到1942年有不少于300万移民进入东北,他们多进入城市和工矿区,很少再从事农业。

可见,研究关东文化民族地理学角度的重要,它研究民族和历史上形成的各种人们共同体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和演变的地理背景。影响各民族地理分布有若干因素,其中民族迁徙的因素对理解关东文化的形成、特点不可忽视。

清代关内人口移入东北开始于18世纪。但在此之前1644年至1661年(顺治年间)清朝政府在辽河流域和吉林部分地区修建柳条边,禁止人民越过柳条边打猎,放牧和采人参。1668年(康熙七年)下令又将关外之地列为封禁;1677年(康熙十六年)还将长白山周围划为禁区。但在中原遇有灾害年景时,人民常蜂拥出关以避饥荒,清政府也会变通放民出关。此外。平时也有私自违禁偷入关外者;也有少量移民越过柳条边进到边外禁区。到1878年清政府撤销移民禁令,可以自由移入了。这样,在清代东北(首先是柳条边内)人口持续增长。到清代中期东北地区移民约有130余万。从1923年始东北有移民大规模移入。由于历年移民,使东北人口由19世纪末的200~300万增加到1948年的4000多万。这些移民大多数来自河北、山东的贫苦农民,他们在山区从事采集人参、淘金和伐木,在平原则为农业垦殖。

在清代,黑龙江是中国最重要的黄金开采省份,金矿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玛等地,产量最高时曾占全国黄金产量的60%。为采黄金,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开辟了一条从墨尔根(今嫩江县)到漠河的“黄金之路”,此路地名以数字加“站”命名沿用至今,如十八站、十九站、二十站等。采金是非常艰辛和需要有坚韧精神的行业,从事采金者多有山东等移民。

清朝在267年的统治中,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最后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包括在东北阻止沙俄南侵。期间,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城市得到明显发展,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城镇得到稳定成长,成为各地的政治或经济的中心城市,如东北的辽阳、大连、吉林、浑江、齐齐哈尔等地。东北为满族发祥地,所以清朝政府很重视对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地区的开发。1653(顺治十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致使前来汉人渐多,辽河流域沿交通线一带成为居民密集地区。康熙时清政府在辽河流域广大地区设置了奉天、锦州、辽阳、金州等十余府州县治。在辽河以北,也形成了宁古塔(今宁安),吉林乌拉(今吉林)、齐齐哈尔、墨尔根(今嫩江)、伯都讷(今扶余)、珲春、依兰等“边外七镇”。

清朝晚期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自此准许英国人得中国沿海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得以“贸易通商无碍”。以此为先例,之后除这最早的五口岸之外,又有沿长江和沿海几十处成为口岸;在东北奉天(今沈阳)、安东、辽阳、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瑷珲、珲春等也为口岸。

从以上关于东北地区的历史叙述中,从移民情况的叙述中,从历史地理的演变的叙述中,我们看到至清朝中晚期和民国初期,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已有相当发展,已经形成了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圈,也即今日我们所说的关东文化。

著名的中国文化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学术生涯中致力于从历史上彰显中国文化精神,同时也不忽略中国文化精神与地域的关系,他说:“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般,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自古迄今,山东人比较上最有做中国标准人的资格。”也有学者认为:“从严格的性格学上看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山东人性格的关系”。“这是中国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关东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山东移民带来的齐鲁文化以及与其相关的山东人的粗犷、豪放、刚烈、节俭、好客、勤劳、坦直、忠信、孝义性格,对关东文化都起了积极的重要作用。这又使我们想到著名历史学家、理论家许倬云先生在他的重要历史著作《万古江河》中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许先生此语对我们理解中华文化内在的变迁、发展也极有启发。纵观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东北地区也特别有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对形成有特色的东北“关东文化”有重要意义。但关东文化毕竟不是移民文化,关东文化就是由多民族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在关东大地上演绎出来的关东中华文化。

行文至此,我们不能不说到畅销小说《闯关东》和热播并得奖的电视剧连续《闯关东》。

一位山东胶县1928年东北移民的第二代,在2008年这样记述了父辈到大连的情况:“父母带着子女是乘船渡海来到大连……。当时,大连地区集聚了无数走海路的闯关东者,几乎到处可以听到操山东话的逃荒者,其中不乏胶东口音的家乡人。在大连一带,凭借乡音,没有活路的穷人有时也许遇到活路。获奖电视剧《闯关东》反映了上述历史的背

景,引起‘闯关东者及后人的共鸣,不过,屏幕上难以掩盖的粉脂气,特别是难以再现的历史场景,不会让闯关东者及其后人们认同。”这段话很值得重视,它除了极概括准确的描述了由海路到东北的移民情况。更重要的是指出《闯关东》连续剧只是它所反映的“历史的背景”引起人们的共鸣,也就是说它引起了历史回忆,但人们却不能认同该电视剧的“粉脂气”和“难以再现的历史场景”。从本文前述东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中,以及山东移民的实际移民情况中,电视剧《闯关东》中的人物、情节多不真实。作为一部小说或电视剧,《闯关东》编排了一个系列的很动人的故事,人物也很鲜活,因此作为文艺作品是很成功的,有了读者和收视率。但是,也正因为这种成功,无形之中却使相当多的人也就直接地把当年山东移民的生活理解为就是电视剧或小说里描写的那样了。这样,成功的电视剧和小说却造成了对历史的严重歪曲。这是今天我们讨论关东文化时不能不指出的。若稍加注意或比照历史事实,小说和电视剧中无论是人物,无论是情节,或是事件,或是过程,就发现有许多不真实和“不可能”,其细节在此不赘述了。所以小说《闯关东》只能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小说来读,电视剧《闯关东》也只能作为一种形象艺术来欣赏。当然作者并没有强迫人们把它们作为历史教科书来对待,但是,必须说的是,它们是借助那段真实的历史背景,以历史真实面貌出现的,这才使人们严重地误以为当初的山东移民过程和他们到东北的生活就是那样,这正是症结所在。

此外,关于“闯关东”一词作何解释呢?特别是“闯关东”之“闯”是何意呢?我们已经知道。清朝政府也好,民国政府也好,都没有永久不变的设关卡绝对不准关内移民进入东北(设关口是对移民的一种管理),因此移民无须为出关而去“闯”关卡;关外原居民众也没有排斥或不准关内移民移居东北。如此看来,从东北移民史上考察,所谓“闯”是指关外移民的漫长旅途充满艰辛和危险,到东北之后为了生存和立足仍然充满困难,靠“闯”的精神为自己的生存而“闯”出生存空间。这么说来,“闯关东”一词也不可泛化和不恰当的使用,但“闯关东”已约定俗成,成为习惯用语,我们也就在此意义上使用了,不宜作其他引伸,特别是应该纠正它对讨论和理解关东文化已经产生的误导。

责任编辑:张振华

猜你喜欢

闯关东关东东北地区
我与 《闯关东》
关东汉子
关东找工作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双生茧
“闯关东”的那批干部,有人打虎、有人成虎
泥人再现闯关东的移民生活
闯关东文化与美国西部开发文化差异性研究
双生茧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